重机制创新,抓顶层设计
杭州文创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如何?杭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向记者列举了2014年的一组数据: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607.27亿元,同比增长15.9%,占GDP的17.5%;规模以上文创企业单位资产总额4347.5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842.07亿元,利润总额587.32亿元;文创从业人员33.68万,规模以上文创企业3183家,其中民营企业3023家;杭报集团成功借壳上市后,杭州文创上市企业达22家……
杭州文创产生发展抢眼的数字背后,是政府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和践行。
最为业界认可的是杭州市政府有效落实“四个有”,即“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房办事、有章理事”。比如,杭州通过资助、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投资,6年来市级财政资金扶持3100多个文创项目,带动社会投资约630亿元,实现了“有钱办事”。杭州于2008年在全国率先成立当地正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主要功能是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培养人才、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从此避免了多头管理或管而不理的弊端,各区、县(市)相应设立了“文创办”。记者在各园区常听企业主和创客说:有问题就找“娘家”文创办,“有人办事”了。近年来,杭州不断推动文创园区及楼宇建设,成片的老厂房、老仓库、老楼宇、旧街区和农居得以华丽转身——已建成5家国家动画产业(教育)基地、8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4家市级园区、33家市级文创楼宇,“有房办事”让创客们获益。围绕“有章理事”,杭州先后出台的《关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杭州市“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关于统筹财税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举措,清晰具体,扶持给力。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政府对文创产业并非事无巨细、一管到底,而是做好顶层设计。比如,政府全力架构了文创产业投资引导平台、产业集聚平台、投融资平台、人才开发平台、展会平台五大平台,为文创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其中,人才开发平台尤为人称道。杭州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4500万元资金,从人才的选拔、引进、培养、使用和服务等环节,不断壮大创意人才队伍。引进蔡志忠、莫言、麦家、余华、刘恒、赵志刚、赖声川等30多位文化名人的同时,在本土积极实施《杭州影视业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青年设计师人才发现计划》、《杭州文创企业家孵化工程》,推出成长型文创企业高端培训等人才项目,采用PPP(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全面培养人才;同时,每年举办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搭建起“西湖创意市集”“创意力量大讲堂”等载体,为普通创意阶层提供机会,营造了良好的“众创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