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个高频词。好多年前,有人就喊出“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意识。每到年关,随着外出就业大军的“钟摆”晃回故乡,总有人在抱怨与怀旧中感慨乡愁无可寄托。而如今,乡愁更是进入了国家叙事,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情感指标。
今年春节期间,有媒体发表了一名上海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又一次引起乡愁的骚动。从行文看,作者仍未摆脱对家乡的惯性怀旧与对现实的批评。从交通到亲情到传统习俗混搭批了一通后,作者更多感到的是一种“知识的无力感”。当作者说自己“无法用理性来言说、表达”这种乡愁的时候,这位博士生在故乡面前的身份也不过是一个游子和过客。这种爱怨交织的疏离感,和多数出门在外的人,并无多少区别。
当然,我本意不在于批评这篇文章。在感性层面,多数人的乡愁何其相似,只不过地名换了,还有家乡的土特产和传统美食不一样而已。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的裹挟下,许多人家乡的变迁其实有着一样的内在逻辑。土地被征用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亲情淡漠了、亲友变势利了、新生代都不认识了……这些问题菜单,总有几样让一个乡愁患者夜半难眠,在陌生的故土碎碎念。
在这些问题上,我也没少吐槽。远的不说,今年春节回家,开着租来的车子往家里赶,明明知道离家只有三两公里了,愣是被新架设的高架和刚开通的地下通道给搞糊涂了。到了村口,居然差点找不到进村的路。抬眼一看,村马路对面新盖了不少高楼,什么城市综合体、高级住宅区,全来了。半夜站在楼顶阳台,望着被霓虹灯照耀得亮闪闪的村庄,忍不住兴起“此乡非吾乡”之感。
但这难道就是乡愁的全部内涵吗?其实不是。乡愁固然是一种怀旧,但怀旧并不是为了回到过去。你瞧,原来我坐在屋顶,一眼望去是一大片稻田,脑海里还能想起初中女同学骑着自行车从村口马路经过的画面;而如今,却只能看到遮挡住天际线的高楼,以及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工地。但这时候我还在想,村子什么时候拆迁,以及拆迁后这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过去已经回不去了,人在怀旧的同时,难免不自觉地想到未来的路。
就此而言,乡愁还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许多人的记忆中,以往乡村虽然有贫穷落后,却不乏美好一面。比如碧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温暖的乡情以及带着历史记忆的乡俗、文物。而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这些美好事物被破坏了,连带充满温情的人生记忆也被连根拔起。乡愁不仅是因为人们怀念过去,而且更多是因为不满现实。人总是这样,一旦对现状有所不满,就会把过去想得无比完美,甚至自动抹除一些苦难的记忆。
许多人反对的其实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对“破坏性建设”的反思与批判,期望不要对乡村进行简单的大拆大建、过度开发,从而能够留住原先那些美好的东西,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只有看到乡愁背后的这种期待,对故乡才有更加宽阔的视野。也只有如此,乡愁才不会无可寄托,停留于无病呻吟的感伤,或者居高临下的审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