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打击网络谣言维护企业权益的建议》。他说,去年有人炮制“科学实验”,称娃哈哈营养快线产品烘干形成凝胶“能当避孕套”,事实上这是正常的蛋白质凝结现象,但娃哈哈因为这个谣言,销售少了50多亿元。
杭州拥有一批知名的大公司,娃哈哈集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企业因为网络谣言遭受经济损失,这既是对正常经济秩序的伤害,也是对法规制度的挑衅。近年来,甚至有的企业为压垮对手而发动网络舆论攻势,恶意诋毁、抹黑竞争对手。面对这些现象,一方面应从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入手,遏制侵害企业正当利益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维护自身名誉和公众信任度。
一些企业在高速发展时,往往危机公关能力却难以与其发展速度同步。在互联网时代,一旦知名企业被曝光出负面信息,将会在网络上被迅速传播并放大。假若企业缺乏舆论敏感性,没有及时应对处理危机,片面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企业的诚信和形象难免会受到损害。
企业危机处理能力,既体现在应对针对企业的谣言和虚假信息等方面,也体现在回应因产品质量等问题而产生的舆论质疑。如果是企业自身存在问题,必须及时向公众作出道歉,不惜代价下架和召回问题产品。如去年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福喜集团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谢尔顿·拉文公开发表声明,向中国所有的顾客道歉,承诺对此次的过失将承担全部责任,并公布了详细的事件调查进展情况和整改方案。只有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和调查进展,告知公众事件的真实情况,才能避免事件扩大化。
与之相反,当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当奶粉问题被曝光后,面对公共舆论的追问,有的企业仍然采取隐瞒、推诿等应对方式,导致国产奶粉整体形象严重受挫,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重拾公众信心。在负面信息出现之后,企业首先要快速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面回应,面对现实,不逃避,不推诿,以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面对公众,才能化危机为转机。
随着网络社会兴起,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和舆论生态日趋复杂。对此,企业不能固守传统管理方式,而有必要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危机管理预警系统,只要应对及时、处理得当,危机也可以变成企业成长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