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严格执法为重点,在依法行政上走在前列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围绕率先建成法治政府目标,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探索推进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完善取消或调整的权力事项后续监管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清理审批前置环节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并举、权力下放与指导监管并重,确保市级行政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到位,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机制落实到位。加快推进萧山、余杭与主城区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深化推广富阳权力清单制度改革和滨江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
加强重点领域综合执法。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积极推行各行政管理领域内部综合执法。健全公安、环保、市场监管联合执法机制,加大环境保护和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探索建立旅游、公安、质监、文广新闻出版、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提升杭州旅游环境品质。积极推进智慧城管、智慧公安综合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推动综合执法和执法力量下沉,增强基层执法能力。在杭州经济开发区开展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试点,在钱江新城、城东新城开展城市综合管理体制试点。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细化完善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完善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案件主办人制度以及案件审核、质量跟踪评判制度。探索开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试点,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
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加快完善电子政务系统,抓紧出台政务数据共享开放、规范使用规则,推进政府服务信息化、精细化,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绩效化水平。以推进财政预算、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为重点,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健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制定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将行业管理、社会生活服务管理等职能转移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健全后续监管机制和评价体系。
四、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重点,在公正司法上走在前列
规范司法行为。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完善防错纠错“制度链”,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加强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实施意见》,健全涉法涉诉信访执法错误纠正和瑕疵补正机制,完善信访导入司法程序及信访案件依法终结机制。
推进阳光司法。加快建设政法系统信息化平台,推进审判、检务、警务、狱务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动实现跨部门网上执法办案业务协同。落实巡回审判、预约办案、繁简分流和远程立案等便民利民举措。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完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依法公开制度。建立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和信息网络平台,实行涉案财物处理信息公开。完善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群众旁听庭审、司法听证、网络司法拍卖等制度。
强化执法联动。健全民生领域司法执法联席会议机制。争取建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探索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保护等巡回法庭。强化法院与公安、住保房管、国土资源、金融等部门和机构网上“点对点”协助执行查控机制,进一步解决“执行难”问题。健全涉检信访点名约访专家办理机制、预防行业系统职务犯罪“两长论坛”工作机制。深化打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的联动机制,探索行政执法监督和公益诉讼机制。
五、以构建信用杭州体系为重点,在全民守法上走在前列
建设“一平台四体系”诚信机制。加强社会信用管理立法。发挥政府诚信在社会诚信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加强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阿里巴巴集团等第三方网络信用体系的对接共享,不断完善企业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平台和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信用中介服务等四大体系。突破信用信息“孤岛”,拓展信用体系征信范围和应用领域,率先在金融信贷、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建立信用联动机制。建立社会信用评价和保护体系,加快推行信用市场化服务。强化信用监管,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率先形成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研究出台法治为民办实事工作规则,确保每年落实一批法治实事项目。建立市法律服务中心,健全区、县(市)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加快形成覆盖城乡、资源整合、规范便捷、保障有力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律师进社区(村)”,推行“律师进重点项目”。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加强对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行业引导和执业监管,支持法律服务业提升发展,推进法治服务社会化。完善民商事纠纷仲裁机制,探索设立国际仲裁院,做强涉外纠纷处理服务平台。完善法律援助机制,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健全法院、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等相关制度,努力实现“应援尽援优援”。
培育特色法治文化。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制定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推动法治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强化各类媒体普法责任和功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深化“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健全弘扬“最美精神”长效机制,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推进法治文化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创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力作,打造一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培育一批法治文化品牌,着力建设集知识普及、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产业支撑于一体的法治文化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