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信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全面放开网吧审批。这也意味着,在时隔7年之后,网吧审批的口子终于重新放开。
这些年来,网吧行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轨迹。从鼎盛时期网吧内人头攒动、一机难求,到现在历经手机终端、移动互联网冲击,终究难掩其颓败之势。而伴随着网吧行业的发展,从早期几乎不设准入门槛,到2007年年初,文化部等14部委联合颁布了各地不得审批新网吧的通知,再到最新的通知,对网吧行业的治理,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转变。
当然,无论盛衰,对于这一代网民来说,网吧几乎算得上是独特的记忆符号。记得早年在浙江各地采访,宾馆难得提供宽带服务,笔记本电脑更是奢侈之物,每到一地,先找网吧再采访,成了必做的功课。写稿时,身边大多是上网打游戏、视频、聊天的青少年。网吧在那些年间,也成了一个印钞行业,坊间甚至传有“要想发,开网吧”的段子。一个网吧经营权,在黑市上曾经暴炒到数十万元。
事实上,这些年,网吧似乎充满了“原罪”色彩。在很多人印象中,网吧几乎与彻夜不归、上网成瘾相关联。对网吧的打压、批判、指责、抵制,不外乎网吧内发生了斗殴、烧死了人、涉嫌传播违规信息内容、促发青少年沉溺网络等等。不可否认,其中有网吧行业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但也存在着代网络受过、社会舆论一边倒的常年批判有关。
一段时间以来,对网吧行业高压严管,对于规范行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然而,随着这个行业自身走向衰败,可以看出,与网络相关的问题,并未绝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一些与网络相关的黄赌现象,也并未就此绝迹。此外,对网吧审批高压严管,甚至还引来一些权力寻租现象,受到公众非议。解除对网吧审批的禁令,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应该看到的是,对于网吧管理进行有限解禁,体现了相关部门在治理思维上的积极转变。事实上,不管是网吧当年的“藏污纳垢”,还是黑网吧生生不息,毋庸讳言的是,还在于法律约束和政府监管没能及时跟上。
当前,各地正在推行权力清单,实行简政放权。做好简政放权,关键还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权力边界。只有更加明白权力之手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才能化堵为疏,变微观干预到宏观调控。反观网吧治理所走过的轨迹,其实也不难给我们诸多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