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构建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服务体系
1、全面推进终身教育
积极发展岗位培训、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继续教育,推进终身教育网络、公共平台和学习激励机制建设。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终身学习体系。完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村(居)民学校四级网络,全面提升社区教育功能与办学品质。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建立老年教育网络体系。实施“双证制”教育,逐步由城区向农村推进,由业余培训向全日制教育推进,由职业院校向普通高校推进。
2、加强学习型组织和活动载体建设
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基础,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龙头,带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民间组织、学习型社区(村)、学习型家庭创建,推动学习型组织向社会方方面面延伸覆盖。把建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抓手,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五进”活动,继续办好“西湖读书节”,开设品牌特色讲坛,构建社区“学习圈”,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举办传统文化节,办好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及青少年校外专门活动场所建设。
第三节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提升艺术原创能力,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杭州特色,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艺精品。发现、培养和引进一批国内一流的文艺家。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参与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活动,建立群众文化优秀作品的创作、选拔和推广机制。努力打造3~5台(部)达到国家级水平的舞台艺术精品。进一步繁荣影视、动画精品创作,推进制播分离,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提高原创影视动画创作水平。广播电视各有2~3档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专题栏目。完善精品出版和畅销书出版生产营销机制,形成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版门类和出版品牌。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文化资源共享,狠抓文化惠民工程,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推进特色文化广场建设,普及“新杭州人文化家园”,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社会免费开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办好“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西湖国际音乐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
3、推进文化传播工程
加强新闻媒体建设,推进新闻核心业务数字化,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强化广播影视传输能力,构建适应多种新媒体需要的节目集成播控平台,加快电视节目制作高清化进程。基本实现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县级(含)以上城市,全市数字电影银幕比例达到100%。推进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发展数字印刷,加强网络媒体品牌建设。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电视,开拓视频点播、车载电视、数字报纸、手机报纸、电子图书馆等新型传播载体和业务。
4、发展文化产业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强化政策扶持,以文化创意融入为核心,带动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培育、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走出去”。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国有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国有文化企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建立市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和公共参与机制,培养市民表达需求和参与决策的自觉意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研究符合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 发展体育事业
1、大力发展群众体育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系统。鼓励各地发掘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活动,加强群众体育运动品牌建设,健全和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加强国民体质测定和监测,特别注重提高在校学生身体素质。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体育人口逐年增长。
2、提升体育整体水平
深化“强基育苗”工程,壮大我市游泳、射击等传统优势和潜优项目,完善市、区(县)两级业余训练网点布局。积极参与和举办国内外体育大赛,办好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争取申办城运会或承办省级、全国性和国际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提升我市承办国际单项和国内大型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的能力。
3、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杭州奥体博览中心等重点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区级体育设施和组团片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在主城区各街道社区内,加快改造和建设一批示范性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扶持力度,扩大农村健身点覆盖面。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和向社会开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第九章 加强社会建设
将改善社会民生和完善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破七难为民生导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丰富“破七难”的内涵,形成“7+X”新框架,推动经济增长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节 扩大社会就业
1、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
进一步健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以城镇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深入实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行政村、创业型城市和提升劳动者素质”四大行动计划,打造充分就业城市。力争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行政村创建达标率100%。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帮扶力度,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