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程】
产业提质,改革创新,新城共建
产业提质工程
培育主导产业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工业自动化和智能控制、医疗器械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科技服务产业。到2016年,30个投资1千万元以上、10个投资1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基本建成投产。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10家,其中100亿以上企业1家,50至100亿企业2家。
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推进“四换三名”工程。培育6家以上企业进入国内同行前五位的知名企业,培育12家企业进入杭州市级成长性企业,创建国家级品牌3个,省级品牌6个以上。实施“机器换人”项目50个,争创省装备电子(软件)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园区,促进5家以上企业实施机联网工程。
产研同频共振 开展院所对接企业活动10次以上,推动50个以上科研成果优先在临安或科技城实现产业化。推进实施十大重点科技项目,三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30亿元以上,到2016年研发投入占销售产值比重达到3%。
改革创新工程
科技创新 以争创国家高新区为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融合发展。到2016年,建成投用省科技孵化及综合服务基地、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以及浙江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青山湖分中心、技术咨询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十大创新载体建设,新认定省级以上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资本运作 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种子资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金融风险池基金管理办法,形成较为完备的“1+X”政策体系。引进或设立科技银行、科技担保机构,探索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引导鼓励科技型企业进行技术融资、创业板上市,积极争创省级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力争到2016年底,在科技城运作的风险投资资金达10亿元。
审批提速 实施权责交接、再造审批流程、深化代办服务,通过建立联席审批会议制度、专设审批协调服务管理机构等措施,探索建立投资项目审批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审批制度。
新城共建工程
推进安居就业 加大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力度,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加快保障房建设,促进多种形式就业,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到2016年,“五水共治”项目完成投入达12亿元,青山污水处理二期、泉口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建成投用。建成安置房、人才公寓30万平方米。累计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加大惠民投入 统筹做好失地农民社保医保一体化工作,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中小学布点,青山中心小学三期建成投用,积极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探索公助民办模式。全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公交一体化,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培育新城文化 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服务文化、廉政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新城文化。鼓励企业加大职工文化设施投入,探索管委会、院所、企业文化共建,推进园区党、工、团等共建共享,打造“青山湖创新论坛”、“新城学堂”等文化活动品牌,经常性开展各类文体、沙龙活动。
【三年攻坚】
一线指挥,一线攻坚,一线作战
科技城于2009年11月30日奠基以来,已累计引进大院名所、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45家,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40家、国家级中心5家,建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15个,培育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64家,科技城已成为全省科技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基本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科技城装备制造业占比达74%,规模高新技术销售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74.2%。
今年以来,通过科技城上下的不懈努力,入驻院所中已有6个实施内部装修,5个主体结顶,4个项目正加快建设。杭电信息工程学院完成方案设计,将在11月动建。产业项目有5个投产在即,3个正加紧建设,另有3个动建在即。
在招商引资方面,科技城今年推出了区市产业发展战略协作机制,已上门对接杭州城西楼宇企业80多家、滨江高新技术企业500余家。截至目前,累计签约项目7个,其中大好高项目3个;引进“四带”高层次人才5人,上报申请“省千”计划人才6人。
基础配套方面,今年以来又有2条道路竣工通车,5条道路正加快建设。科创大楼和创新服务中心即将完成内部装修,创业广场正加紧设计,大学生创意园开工建设。滨河公园、核心区共享走廊等景观绿化工程全面建设,狮山公园正加紧设计。横畈平台建设强势推进,青山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动工建设。
此外,科技城还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总载体,扎实推进“访企解难题、服务零距离”活动,目前共征集企业(院所)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100余条,解决39项,交办50项。按照“临改十条”要求,科技城还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理顺、创新体系建设、审批提速三项重点改革,着力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成绩已属过往,随着新战鼓的擂动,为确保“三大行动三大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科技城将建立“一线指挥、一线攻坚、一线作战”机制,实行领导牵头包保、协调推进、部门领办,建立完善督查考评制度,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强化土地保障,有序推进科技城平台建设;通过强化资金保障,科学经营城市,实现工业和商住综合用地有序出让,积极探索基础设施和公建项目市场化运作模式,使政府主导力、市场主体力、社会推动力“三力合一”,共绘“科技新城,品质新区“新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