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举着火把接春纳福。渔影记 摄
在热闹的欢庆队伍中,到处可以看到乡村干部服务的身影。十兄 摄
村民们用手机加入拍摄阵容。方立贵 摄
不眠的山村夜晚。 十兄 摄
贡品要在午夜过后才会送来,即农历正月初六。零点之前,61岁的村民朱洪福沿着村巷敲了第一遍锣,告诉大家可以出门送猪头了。朱洪福和朱百全是今晚的守夜人。他俩和另外六个族人按族谱辈分轮回,是今年祭祖仪式的操办人和主持人。朱百全讲,这个八人小组在二十五六年前,就已经承办过一次新年的“猪头祭祖”仪式。
今年的猪头,很快摆满了几十张长桌,直到晚上一点半,还有老人沿着漆黑的山路挑担过来。朱洪福喝了口沱牌大曲,又喝了口冰糖雪梨汁。说:“还是甜的好喝。”靠这两瓶饮料提神,他和其他的人,天亮后还要继续主持猪头大赛。
凌晨三点,聚集在祠堂中的几百个摄影师逐渐散去,外面又开始下雨。几乎全村人的家中,都接纳了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地的摄影师。他们睡在早就布置好的客房中,暖和,有新被褥,有些甚至是住在主人的卧室里,半夜还有热水可以泡方便面吃。
不过,离天亮没多长时间了。很快,摄影师们就有更新鲜的东西要拍。早晨九点,在竹马、舞狮,点火、焚香等一系列的仪式后,由朱洪福、朱百全等人开始抬秤称猪头,他们穿梭在供桌中间,用一根横木,挑起一杆大秤。农家讲究实称,分量当然第一位,但今天谁家的猪头打扮得漂亮也很重要,比如扎花、彩带之类。
祠堂中有给摄影师们安排的高台,类似于时装秀场的摄影席。从那个角度拍下去,整间大屋里的热闹一览无遗。自多年前有摄影师来到这个山谷,乡里乡亲就在想方设法给那些人提供点方便。原则上既不破坏祖训、族规,又能让相机给这些古老的时辰,古老的建筑,古老的风情,留下点弥足珍贵的影像。
马年春节,摄影师们拍下了春天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