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晨报 从一间房到一幢大厦,从草棚平房到大楼林立,从泥泞小路到景观大道,从“脏乱差”到美丽乡村,从贫困生活到颐养天年……95岁的董鸿洲老人见证了余杭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亲历了余杭发展每一个历史巨变。
一间房到一幢大厦。“透过历史帷幕回望,忆从前我感慨万千。”董鸿洲,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临平新丰绸布经销店经理、余杭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余杭县商业局副局长、工商联主委、会长,1956年任当时余杭县第一届政协副主席,一直到1998年,连任了六届政协副主席。“当时政协办公是一块牌子、一套班子、一张桌子。”董鸿洲说,现在区政协有了自己的办公大楼,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余杭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力量。而董鸿洲曾任职的区工商联(总商会)也是一样,1986年恢复时,其办公地点就设在当时县政府车库上的一间房里,作为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区工商联(总商会)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现如今牵头建设了余杭商会大厦,而商会大厦的落成正反映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实力和活力,彰显了余杭民营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余杭民营经济发展又一全新平台。 草棚平房到大楼林立,泥泞小路变景观大道。“当时的临平大都是平房,还有草棚,最像样的街道是一条丁字街,石板路,人走在上面七上八下的,碰到下雨天水还会溅上来。”董鸿洲说,当时商店不多,大大小小总共120多家,工厂也只有翟恒泰酿造厂、碾米厂等一些小作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40年里,临平的商业氛围渐渐浓厚起来,北大街有了利群购物中心、大红鹰超市,再后来,余之城、理想银泰城等城市综合体相继开业,给临平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格局。40年间,临平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逐步演变成繁华街道,原来的矮房子被一幢幢现代化楼宇取代,临平大道、迎宾路、东湖路,条条都是景观大道,“三路一环”的建成更让临平与主城区实现了无缝对接。“这样繁华的临平新城,发展前景无限。”董鸿洲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脏乱差”到美丽乡村。见证了城市翻天覆地变化的董鸿洲老人同样也目睹了余杭农村的蓬勃发展。时任政协副主席之后,他工作分管的是现在的运河街道,那时,他走遍了运河街道的每一个村社,当时那儿有很多的茅草房和平房,工商业不发达,路况也不好。作为政协副主席的他积极参政议政,特别在发展经济上,他积极向政府建议,加大财税政策向农业、实体经济倾斜,鼓励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等政策。“在政策方面要‘放水养鱼’,在贷款、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现在看来当时这样做对经济发展还是起到积极作用的。”董鸿洲对记者说。此后,运河街道的黑鱼、甲鱼养殖业快速发展,还延伸到黑鱼加工、销售,形成了数亿元产值的产业链,运河街道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两鱼”之乡。除此之外,他还建议沿运河建设特色生态乡村公路。退休后,他常到运河街道走走看看,如今街道的“颜值”和“内涵”正在不断提升,一个以绿化布置展现环境变化,以景观节点凸显集镇文化内涵的小城镇正在散发着独特的江南韵味。“每个村我都走了一遍,大变样了,可以说是真正的美丽乡村了。”董鸿洲高兴地说。 贫困生活到颐养天年。1926年,董鸿洲出生于乔司一个贫苦家庭,是乔司大屠杀(戊寅惨案)的幸存者,当时他和母亲兄弟逃难到塘栖投靠叔叔。新中国成立后,他从一个学徒工成长为一名优秀干部,他心怀感恩,努力工作,被评为省工商联系统先进工作者,1956年2月还出席了全国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现在,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四世同堂,生活越来越好。我虽年事已高,但仍愿为余杭建设发挥余热,祝余杭各项事业再创辉煌。”董鸿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