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一方小院,两道篱笆,三五猫狗,六八雀鸦,一群人围坐,谈天说地。 这是很多都市人向往的闲暇生活,这亦是庞代君每天的日常。 在艺术气息浓郁的西湖区外桐坞村,庞代君经营着两家极具特色的民宿。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她,每天致力于打扮和装饰门店,醉心于园艺和手工,吸引游客前来,还经常聆听不同游人的故事,生活丰富充实,怡然自得。 从设计师到民宿主,再到“美丽乡村”社区营造践行者,庞代君一直深耕民宿行业,她立志要给众多乡村创业的人树立典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推动乡村振兴。 在她看来,“日益兴盛的民宿行业,正是都市人走向小康生活的诗与远方。”一起来听听她奔小康的足音吧—— 投身民宿,脱虚入实“描画”乡村 我从小在浙江天台县的农村长大,心中埋下了深深的乡土情结。7年前,离开工作了13年的设计师行业,转而投身于乡村民宿。 点缀在青山茶园间,村内院舍林立、清雅别致,溪水潺潺,茶绿、花红、竹翠尽收眼底……第一次造访外桐坞村,我就爱上了这里。 经过几次走访调查,我决意和朋友一起在这里打造村子里的第一家民宿“白描”。 这是一栋点缀在青山茶园里的白色房子,共有3层,客房只有5间,仅占整栋房子的三分之一,更大的空间被留作公共空间。当时就想着让客人更多地走出房间,去感受一下外面的大自然。 店内,布置了不少花草绿植,都是我和朋友们去村里、山上捡回来的枯枝和苔藓做成的。屋顶,带有一个大露台,拥有非常好的视野,远眺可以看到一大片开阔的茶园。 甫一亮相的“白描”,成了村子里的网红景点,很多市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后来,我又在村子的另一头,打造了民宿“画·乡院”,主要用于年轻人团建、周末度假。 打造“画·乡院”,我全程亲力亲为。刚刚拿到房子时,它还只是一个杂草丛生的院子,我就和好友一同改了三版的设计稿,才确定下来最终的方案。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自己在工地给师傅当起了小工,和泥浆、搬砖……拿画笔的手硬生生磨出了许多水泡。 一路走过来,我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创业艰辛。记得有一次,因为店里包场活动太忙,我将还在哺乳期的孩子背在背上干活,一忙就是一上午,孩子有时候啼哭也只能先哄着,等到了午后稍微闲暇些才把孩子放下来。 如今的画·乡院,文艺而富有禅意,温暖而平和。 开发“民宿+” 让更多人享受乡土情怀 在返乡创业之前,我所理解的民宿,是一个让人在乡村种种花、种种菜,放松身心的地方,创业后才真正感受到,民宿绝不只是住个一两天,看看风景的地方,它更应该是有着更多体验的公共空间,是乡村对接城市的平台。 我在外桐坞村的两家民宿,都是集住宿、手作、艺术创作、设计师产品、设计创客沙龙为一体,是热爱艺术、设计、文化、生活的“艺术空间”。 后疫情时代,我的画·乡院始终是一个停业不停活的状态,虽然不对外开放,但却成了熟客们的活动聚集基地。通过挖掘本地客源,寻找长租客人,推出团体专用的会议、办公、团建、党建业务版块,为画·乡院的持续发展赋能。生日派对、同学会、公司团建、面包烘烤、蜡染手作、艺术创作沙龙……每到节假日,这里热闹非凡。 开业7年的白描,已显得有些陈旧。今年,我准备对白描进行全面的改造,特别是一些公共空间的布置上,要花更多的心思,活动聚会也将是白描重点的发展方向。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民宿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作为浙江城乡融合发展专委会委员,以及全国多家民宿平台的民宿讲师,我也开始认真思考民宿行业需要如何应对,如何从“危机”中找出“生机”。 为此,我开通了我的抖音号,在线上分享民宿的美景,分享创业的故事,以及试水直播当地的农特产品。我也在努力组建队伍,学习“短视频+社群+互动”的运营方式,同时策划针对性的微旅游、微度假活动方案,比如休闲聚会亲子一日游、春茶采摘体验一日游等,为后续民宿经营蓄力。 以“民宿+”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让更多的人享受乡土情怀和归属感——民宿未来的路很长,我将一直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