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浙江建德,从一个一度偏安浙西的小城,如今向“公铁水航”内外连通的浙西综合交通枢纽迈进,今日之建德,在加快新崛起的路上砥砺前行。 正因如此,建德更加重才、爱才、惜才。今年以来,建德紧扣浙江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决策部署,加快融入杭州“人才生态圈”,只争朝夕抢机遇、引项目、聚人才,积极推进重大人才平台建设和项目引进,坚持走人才个性化发展之路。 今年1月至11月,建德市累计引进培育一流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10名,新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1名,1名外籍专家获2020“钱江友谊使者”称号;新认定杭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83名,新培育高技能人才971名。 引聚携技术、项目、资金的优质人才团队,打造人才“蓄水池”,建德正描绘人才强市蓝图! 市镇联动引育特色人才 “高精尖”“青创客”纷至沓来 一头是正在腾飞的通航产业,另一头是广袤乡村所带来的特色农业,与此同时,建德向来引以为傲的传统实业,也在以“数”为核、以“智”为先,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组合拳”出击,新安江畔产业百花竞放,也促使建德市镇联动,各类特色人才纷至沓来。 “环境好、专业契合、政策到位是基本条件。”今年2月,德翼高科带着航天复合材料研发制造项目,正式落地建德航空小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直言,选择建德,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政府部门对通航制造的求贤若渴。 人才所带来的技术、资源、资金等一系列宝贵财富的快速引流,给建德的未来带来无限可能。目前,航空小镇对接合作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10名,引进航空项目高层次人才30余名,将建德通航产业的发展带入新高度。 不仅仅是通航产业,借项目引才,建德围绕产业链布局项目链,打通人才链打造创新链,打好招商牌、乡情牌、服务牌。在建德市委人才办的牵头下,商务、科技、人社等多部门联动,先后40余次赴北京、上海、苏州、南京、重庆等地招引人才项目,逐步实现了项目带动人才、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领航发展的良好生态循环。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合成专业博士金富强,在建德生物化工产业上开疆辟土;国际知名科技大学毕业生潘建,成为建德市环保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杭州“土著”沈卫立,在建德航头镇钻研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精尖”人才纷至沓来,成为新建德人。 与此同时,建德广袤的土地给予“青创客”“农创客”无限灵感,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生力军。 “有了他们,我们家一亩地每年能多挣3000块钱!”这是建德市大同镇村民徐孝福对回乡“农创客”最直观的认识。近年以来,建德市大同镇依托万亩生态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吸引了150余名青年人返乡创业。 类似的“青创客”,在建德乡镇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全市返乡创业青年达1200余人,成熟的农创客团队200余个,年产值超2亿元,青年农创人才已成为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吸引这些年轻人回乡的,除了梦想,还有政策的支持与保障。近年来,建德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引凤还巢”工程,推出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意见30条,农业产业优势明显的乡镇还出台更优厚的政策。硬件配套同步跟上,大同镇等4家农创客中心,为农创人才孵化、培育、集聚提供便利场所。 多点发力搭建服务平台 “筑巢引凤”加快产业转优提质 精准发力,不仅包括引流冲在产业前沿的特色人才,更重要的是做好其背后的服务工作。在建德,“政府服务也是生产力”早成共识,并由此不遗余力多维度搭建平台,让企业和人才走得更近,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早在2017年,建德市委主要领导挂帅,将华明集团、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请到建德,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对于我们来说,是打通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建德来说,传统的碳酸钙产业有了更核心的技术和更长远的发展空间。”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龚彬说。 有了龚彬等专家团队的加持,建德碳酸钙企业能享受到“家门口”的培训,目前,已有11家企业与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利润大增。 人才和技术所带来的“井喷式”经济效应,让建德信心满满,围绕产业实际需求多点发力,筑巢引凤。 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与合作,在创新创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今年8月,新安硅谷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由建德市高铁新区管委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与杭州师范大学三方共建的校级科研机构,重点围绕有机硅及其相关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将实现在“精尖高”终端领域的突破。 采用飞地经济的服务策略,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渠道。今年10月,建德首个集“孵化、创业、投融资”为一体的在杭科技飞地孵化园——“建德智立方”开园,采用产业链招商模式,广泛集聚以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智慧产业。紧随其后,建德已把目标对准上海,启动上海飞地孵化器建设,着力实现“人才汇聚在沪杭、技术转化在建德”。 近悦远来,还有更多的特色平台在构建、运行。杭州首个万洋科技众创城落地建德,浙江省通用航空运行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建德航空小镇揭牌,“建德市山里红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建德技术转移中心成立……创新机构、创新团队正在加快集聚,使创新大平台真正成为科技和人才要素的汇流地、引力场。 多措并举优化人才生态 全球目光汇聚建德 政府搭平台,不仅是一个个的研究院、实验室,更有瞄准各层次人才的赛会,将全球目光汇聚建德。 就在不久前,首届中国·建德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通航专场赛,迎来了拥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海内外高校背景的12个创始人团队,他们带来了通用航空、智能制造领域的多个前沿创业项目,精准对接建德产业发展需求。 “以赛促创,以赛促发展。”建德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以赛会为载体,是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挖掘高端人才增量,激发科技创新动能,吸引杰出英才汇聚建德。 如今在建德,既有长三角远程医疗网络建设高峰论坛这样引聚高端人才的专业研讨大会,也有建德学子家乡行、“家燕启航 难忘乡情”之类深入年轻人需求的主题论坛活动。据统计,仅今年,这些赛会就吸引了10余名院士、100余名行业专家走进建德。 平台搭好了,人才来了,如何留得住人才?建德这座城市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建德的答案是,留人重在“留心”;打好服务“暖心牌”,才能把人“留下来”。 清华大学教授徐建鸿是2018年度“科学中国人”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微化工过程和多相微流控技术方面的研究。如今,他与建德化工企业合作,用自身所学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化工企业这么多,我为什么选择离北京这么远的建德?”徐建鸿告诉笔者,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建德人,更因为建德市委、市政府对技术和人才的关切。“每次回到建德,都有人来问我,是否有难题需要协调解决,是否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建德市环保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潘建。籍贯温州的他,把妻子、孩子以及岳父母都带到了建德,做出这样的决定,除了工作的需要,更多的是看到建德这座城市的前景,也看到了建德对人才招引的决心:“杭黄高铁开通了,去哪儿都方便。父母、自己和孩子都可以享受不断完善的人才政策……” 回望这些年,建德始终在抢抓机遇向“高精尖”求突破,对科创、人才投入力度都越来越大,出台了许多从未有过的人才补贴政策。此次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就推出了最高资助“双600万”的激励政策;疫情防控期间,还推出深化人才服务“暖心七条”,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资金5000余万元。 正是这些用心的服务,潘建、金富强……这一个个自带光环的名字,成为了建德人才形象代言人,向更多人诉说他们与建德的创业故事。 建德人求贤若渴的心态从未止息,把目光投向新安江畔,创业创新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众人携手,同行在加快建德新崛起的路上。 (本版图片由中共建德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