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时政要闻   领导重要讲话   新政解读   新政要览   图片新闻   杭网议事厅   区县传真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杭州新政 > 区县传真
 
萧山校长谈后疫情时代美好教育:立足童年,教育何为,未来何往?
2020-05-18 07:26:16 杭州网

经历了疫情的大考,人们的许多教育思想和观点也得到了重塑。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教育是生命的底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对应着我们人生成长的童年。我们应该努力培养怎样的人?美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审视当前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萧山日报《教育周刊》邀请了多位校(园)长,立足童年,对未来教育进行探讨。

后疫情时代

美好教育与人生大课同行

校长简介:

李国芳,杭州萧山高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理事长。系浙派名师名校长、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萧山区功勋教师、萧山区名教师。为全国“面向未来的学校与拥有变革能力的校长”双跨领军校长。

新冠肺炎疫情颠覆了人们的很多概念,展现出最真实的人性。抗疫的过程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教育素材。“新的时代,教育何为?未来何往?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未来,我们怎么走?”这是杭州萧山高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李国芳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的自觉思考。他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应对。

“我们和整个世界主动站在一起”

每个孩子都是未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作为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高桥小学一直信守“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如果我们把整个学校教育内外连接,把所有的社会元素联结在一起,那就是教育的世界。在李国芳校长看来,“我们和整个世界主动站在一起”对当下的教育来说更为贴切。

“和”是纽带,也是和平、和谐、和衷共济。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这才是一个和谐的世界。疫情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和整个世界紧紧地在一起。

“主动站”,就是要有一种态度、一种姿势、一种精神。正如高桥小学学生培育的目标——大气、开放、生动、活泼。我们怎么做事情?就是要有世界胸怀、家国理想。只有这样,我们对世界的思考才是相对独立而不盲从,相对正立而不偏见。这非常重要。

“在一起”,就是要有紧密的纽带,关系着“我们以怎样的眼光看世界”。学校应该倡导平等、友好、善良。李国芳校长说,“校园文化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长和老师之间是平等的。高桥小学名师多,这些优秀的老师们都在教学第一线,与孩子们面对面。我们都有一种责任,要用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平等友善的态度和世界对话。只有这样,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才会理性、完整、清晰。”

所以,他说,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激发学生很多的能力。比如,较强的感受力,能准确感知世界和正确看待问题;敏锐的洞察力,能发现身边闪耀着人性光芒与光辉的一点一滴;丰富的表达力,能通过自己的表达,发现其中巨大的正能量和精彩的世界;积极的行动力,能以自觉、自主、自立的具体行动回应我们对生活的理解。

“人生大课要上好6堂主题课”

后疫情时代的人生大课应该是丰富而完整的。今年,高桥小学教育集团在网上教学期间开设了一系列的微德育课程,包含4大章节,每个章节8节课,将德育的细小部位和整个世界连在一起。开学复课后,他们还准备了6堂主题课。

第一堂课——生命教育。突发的疫情对每个人都是一次生命的暗示和教育,告诉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懂得生命,让生命发光发热。学校要让孩子问自己3个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快乐健康地成长?解决了这3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我们对自我生命成长的叩问。第二堂课——爱国主义教育。疫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整个地球村里,中国和世界不同。中国对疫情的控制、处理,尤其对人的尊重等,体现了组织能力、国力和爱的强大。第三堂课——规则教育。疫情发生后,待在家里,也是遵守社会规则。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人生成长的规范养成。第四堂课——责任感教育。抗疫过程中,许许多多人行动起来,他们敢于担当,知行合一,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第五堂课——爱与奉献的教育。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从逆行者身上、志愿者身上,都可以看到什么是爱和奉献。要让孩子们努力做一个传播爱、奉献爱、充满爱的人。第六堂课——利他教育。我们在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过程中,能不能力所能及地为个人、家庭以外,做一些能做的事情?利他是责任与文明的传承,它可以从平时身边一点一滴的帮助、帮忙、鼓励开始。

李国芳校长认为,人生大课要上好这6堂课,这也是美好教育要努力追寻的学校生态、学校空气,也是学校质量的体现。

于无形中铸品格

于细微处行教育

校长简介:

华钢,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系浙江省优秀教师、杭州市学科带头人、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德育课教师、萧山区名校长、萧山区名教师。

教育,是什么?疫情过后,什么是美好教育?湘师实验小学校长华钢认为,美好教育可以很朴素,以孩子的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助力他们收获更好的自己。

他说,教育不能功利,也不能浮躁,要在无形中,培养孩子“责任与担当”“善良与智慧”“自觉与践行”“自律与自立”等品格;要在细微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打好人生底色。

一点一滴释责任,一言一行见担当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一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拥有责任和担当将成为我们立足社会的基础。

责任和担当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拥有?华钢校长觉得,只需要体现在学习生活的一个又一个细微处即可。责任和担当是发自内心的,是自发、自主、自律的产物,是孩子们在无形中所表现出来的稳重、睿智、文明的生活品质。“举个例子,疫情结束后倡导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告知孩子:保持距离,并不是疏远对方,而是一种社会责任和美德的体现,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处。”

华钢校长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在细节处不断地训练和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合适的年龄担当自己该做的事情,最终,他们将乐观地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当然,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园的细微之处,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与学校共同提炼教育细节,升华教育细节,做到家校同心,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探索“微德育”课堂,做“学生角度”的德育

疫情给每一个人都上了一堂人生大课,如何在“疫”境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了学校的重要课题。

华钢校长分享了他的反思和总结。他认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良好的德育教育将会是社会教育的有效辅助,把社会的德育元素引进学校,开展一系列与社会有关的活动,能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如这场疫情的到来,湘师实验小学全体教师紧紧抓住这本社会教科书,进行了道德教育的引导,把真、善、美悄悄地撒播进学生心里。

在德育熏陶过程中,华钢校长表示,老师们需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孩子的世界,以“学生角度”去呈现,用学生的视角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早在2013年,湘师实验小学就进行了探索——开设“微德育”课程,利用课间、课后等碎片时间,通过孩子们手中的相机去发现身边的美与不文明现象,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同伴的帮助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遵守严谨的行为规范,共同守护美丽的校园。

华钢校长希望,今后学校都能尝试做“学生角度”的德育,就是做“学生视角、学生喜欢、学生受益”的德育,追求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教育需要坚守,也需要“实践和改进”

对未来教育,华钢校长说,小学是为学生一生打基础。基础教育不仅应该“守正”,传递正能量,更应该“坚守”,守住教育的精华,教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能力、获取成功的方法,学会理性思考、友善待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方式。他还说,教育是一项慢活,需要经过时间的历练和沉淀。教学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每一位教育人有平静之心,做平实之事,不跟风,不被市场化的急功近利等思想所影响,踏踏实实,按育人规律,用心地传道授业解惑。

同时,华钢校长还认为,学校要通过教学手段的实践和更新,长久保持教育的生机和活力。老师们要在教育路上,以满腔的热情,以坚定的信念,实时进行自我教育,守望那一道道独特的“教育风景”。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

面向未来的底气

校长简介:

夏志明,萧山区湖滨小学校长,萧山区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杭州市萧山区基层委第四支部主委,中学高级教师。系浙江省优秀教师、杭州市学科带头人、杭州市教坛新秀、萧山区首届功勋教师、萧山区名教师、萧山区首届“轻负高质”教师。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过了一个史上最长的寒假。当城市在疫情面前按下暂停键,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原本的教学模式、学习计划全部颠覆,“世事多变”这个词重重地敲打在每个人心上。

疫情中,许许多多的人,积极参加抗疫阻击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疫贡献力量,表现出义无反顾的担当、临危不惧的勇气、坚韧不屈的品格、守望相助的美德、顾全大局的自觉……湖滨小学校长夏志明认为,这就是中国人面对困难的态度,也是我们的孩子们应该传承的品格和基因。

他说:“教育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做好当下,赢得未来,让孩子们拥有面向未来的底气比知识更重要。”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未来很大、很遥远,是谁也没有去过的地方,但不妨碍我们对未来进行设想。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怎样做才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未来有许许多多的未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改变。那么,为了追寻未来美好的生活,当下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夏志明校长针对未来教育提出了指向不同维度的3个坚持。

坚持锻炼,指向的是生命

“这次疫情再次告诉我们,相比能力、学历,免疫力也很重要。坚持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锤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夏志明校长举例说,湖滨小学这两年以“永不止步”为口号,倡导长跑活动,就是为了鼓励所有的湖滨人坚持锻炼,未来的生活,需要健康的身体做基础。

坚持劳动,指向的是生存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中被淡化或弱化,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或多或少地忽视。夏志明校长说,其实,劳动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劳动不仅能让我们获得工作的技能和生存的本领,更可以让我们通过劳动培养协作意识、创新精神与责任心。

这个学期,湖滨小学增设了一些公共管理岗位,在校园里面向学生招募志愿者,鼓励孩子们参与服务性劳动,以此向孩子们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他建议孩子们,在家时应该每天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劳动,比如整理房间、擦桌洗碗、扫地拖地等。“孩子们现在能做好眼前的日常生活劳动,将来才能适应生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坚持学习,指向的是生活

未来世界最大的不变是变化本身。会学习的人总能找到应对新困难、新环境的办法,发现生活的乐趣,使自己有面对意外和未来的从容。

夏志明校长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疫情是最严肃的课堂,我们从危机中学习,获得新认识、新力量,是智慧的学习之举。“新冠肺炎给治愈者留下的,是对病毒的免疫力,而抗击疫情给学校留下的,是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个体健康意识、公共卫生习惯、疾病科学预防和危机的正确处理等。”

他说:“未来是我们的,更是孩子们的,我们给子孙留下怎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怎样的子孙。未来是由每一段的当下连接而成的,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做好当下,努力赢得未来,这是爱,这更是责任!”

关注真实生活的教育

才是鲜活的教育

园长简介:

於玲琳,萧山区汇宇幼儿园园长。系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教师、萧山区园丁奖获得者。

一场疫情,令教育发生了很多改变。当孩子们长时间宅在家里不能出去的时候,幼教该怎么走?孩子们每天都在关注什么?如何遵循孩子的天性助推孩子的发展?汇宇幼儿园园长於玲琳对幼儿阶段的美好教育发出深刻思考。她说,美好教育对于幼儿来讲,特别质朴,只要是孩子关注的、喜欢的、好玩的、开心的教育,就是美好的。

基于这样一种思考,她认为,后疫情时代,幼儿教育应该回归原点,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所关注到的真实生活出发,捕捉教育素材,加强生命成长教育,培养身心健康、朝气蓬勃,爱生活、会生活、爱学习、会游戏的“大玩家”。正如汇宇幼儿园提出的办学理念——“童年是一场‘汇’玩的旅行”。

要有回归原点的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每个人都应该回归原点认真思考。

於玲琳园长说道:幼儿阶段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分子,更是未来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因此有必要让他们从小学着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未来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经历到的、体验到的,都是最真实的教育素材,是我们教育真正需要引入的教育内容。

疫情发生时,孩子们的生活也跟着防疫形势实时变化。口罩、消毒、隔离、医院、英雄、白衣天使、快递员等关键词,一一进入他们的关注视野。虽然孩子们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但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比如游戏、模仿等等。幼儿教育需要做的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做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育,通过适当的引导,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於玲琳园长强调:“真实”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特别重要,这也是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要有生活化的脉络布景

当我们找到了教育的原点以后,如何把生活中捕捉到的教育素材引入课堂,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呢?於玲琳园长举了个例子。

在汇宇幼儿园,老师们结合疫情期间孩子们的关注点,在每个小班教室里布置了新学期的情景式游戏区域,有模拟发热门诊、隔离区、中药房、快递站等等,并配备了相关的道具。幼儿园开学复课以后,孩子们就能在游戏区开展情景式的游戏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进一步理解和学习,帮助孩子们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於玲琳园长说,这就是生活化的脉络布景,我们把它搬入到我们的游戏、搬入到我们的课堂,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生活化的脉络布景是随着现实生活不断充实和调整的,因此,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和经验,更多的还有情感上的碰撞和能力上的提升。於玲琳园长表示:“生活化的脉络布景,一头连着现实的生活,一头连着教育的课堂,中间还有适合孩子‘玩’的天性的游戏场景创设,是未来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

要有敬畏生命成长的磁场

於玲琳园长说道:“课程是条船,素养是彼岸,教师就是摆渡人。”疫情让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对于幼儿园来说,从小让孩子懂得敬畏生命成长,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教育应该要有敬畏生命成长的磁场。

那么,怎样才能赋予幼儿教育这样的磁场,让孩子们理解和感知生命的成长呢?於玲琳园长说,比如,运用春天这个主题,开展种子成长历程的系列课程。宅家期间,汇宇幼儿园就开展了一项活动,让孩子们在家种下老师寄送的向日葵种子,通过照片的形式来记录自己对向日葵的观察,再请保安叔叔将向日葵种在幼儿园里。老师们则定期将向日葵的生长情况通过网络传递给孩子们。等到重新回到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见到的将是一株株长大了的向日葵。新的学期,他们将和向日葵一起成长,见证向日葵的开花和结籽儿,感受生命的蓬勃与美好。这既是有趣的种植观察活动,也是有意义的生命成长课程。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朱颖华 记者 潘佳佳 实习生 杨旦蕾    编辑:王玥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大政纵览
 

·2020年杭州市两会

·拥江发展正当时 全力建设新城2.0 

·乡村振兴 实践新战略 绘就新画卷


大政图鉴
 
花海
 
文博小学 市心小学 9 ...
 
晚稻机插
 
世界旅游联盟博物馆现雏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