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时政要闻   领导重要讲话   新政解读   新政要览   图片新闻   杭网议事厅   区县传真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杭州新政 > 区县传真
 
偏远乡村里走出4位女劳模
2019-06-06 06:41:37 杭州网

杭州日报 记者 徐炯 通讯员 张晓庆

位于富阳区最南端的湖源乡,是仅有15000余人的偏远小乡村。从1957年到2019年,乡里共涌现出了3位省级女劳模、1位区级女劳模,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跨越六十多年的这4位劳模,以及她们身上所代表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村民增产致富的道路上,映照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锄头底下能生金

潘玉娟至今还有每天读报的习惯。

“那个时候呀,国家处于解放初期,啥都没有,粮食也不够吃。为了多打粮,我和我们村的4个姐妹主动要求,种起了1亩左右的石沙田。别人田里能打500斤粮,我们田里一年一季麦两季稻,能产出1000多斤哩!”已经85岁高龄的潘玉娟回忆起评选上省级劳模这件事,眼神里流露出的坚毅将她带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山抱水围别有天”的湖源乡,山势峻峭、深沟邃谷,耕田种地有不少难度。当年,5个20岁上下的年轻姑娘,居然能吃得了田间苦,还取得这么好的收成,一下子引起了上级部门的关注。为了表彰她们的突出贡献,1957年,富阳县委、人民委员会授予其中3人为“劳动女英雄”,奖励一人一件粉色外套。“那时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奖品了,从没穿过那么漂亮的衣服。”潘玉娟从箱子里拿出珍藏了62年的外套,拉了拉泛黄的衣角,把它整齐地铺在一尘不染的桌子上,“县里还奖了集体500元作为再生产资金,用来购买种子农具。”

1958年,潘玉娟作为富阳唯一的女性青年代表,赴北京参加表彰会,周恩来、朱德亲切地接见了她。“作为富阳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能去北京见到周总理,我老激动了!总理说的鼓励青年发挥作用建设好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容,我听得非常认真。”潘玉娟回想起来,爽朗地笑着。

李菊仙也是当年的“5朵金花”之一。在那个人人吃糠咽菜的年代,她一心只想多打粮,带上家人过上好日子。那时村里一共有11个生产队,百庄的那块石沙田因为贫瘠,没人愿意种,就荒在了那里。李菊仙跟着潘玉娟说干就干。大家将田里的砂石挖掉一层,5个人再跑去大队畜牧场一担一担挑猪粪。“当时臧小凤、俞荷仙两个还是10多岁的小姑娘,却很能吃苦,没有嫌脏嫌累,也没打退堂鼓。那几年我都会先赶牛下田耕地,耕完再带着她们几个插秧。”李菊仙说。

82岁的臧逸仙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最开始我在富阳兽医站工作,结婚生子后要照顾家里,就离城回了家”,臧逸仙感慨,“每天都忙上忙下,不过那时候也年轻,吃点苦不怕,扛得牢,所以就拼了命地干,一门心思想着种好田,从没有想过放弃,真的像头老黄牛一样。”

“都说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汗水能生金,只有勤快能吃苦,才有好收成。”臧逸仙说。

80后的新劳模:

俯身家乡从头起

工作中的洪婷华(中)。

在今年4月28日召开的富阳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活动现场,湖源乡妇联副主席(兼)、新一村党支部书记洪婷华荣获全区首届劳模称号。她也是本届获此殊荣的38名劳模中年纪最轻的女劳模。

“当时想法很简单,农村大有可为,就回到老家从基层干起,实现人生价值。”生在湖源乡新一村、长在新一村、嫁在新一村的80后洪婷华,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村子当起了村官。“她呀,每天住在村里,我们遇到啥事儿随叫随到,全天候服务。”村民们聊起洪婷华,总是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这些年来,只要能给村民带来便利、给集体带来收益的,她都以身作则、干在一线。“村干部没有‘大小眼’,老百姓也没有‘大小眼’。真心实意地干,真心对待他们,百姓都看在眼里。”慢慢地,洪婷华在群众心中树起了威信、赢得了信任,一干就是十余载。

在去年开展的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二三十年未曾改变的老村迎来了它的又一春。洪婷华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遇,从房屋拆迁与环境整治两个方面做好村容村貌建设,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我们冒着高温不停地干,大家一起整治、一起美化。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虽然辛苦,却很有成就感。”洪婷华带着50多名村民和党员干部凭着一股子韧劲,共清理垃圾上万吨,拆除房屋面积逾7000平方米,最终拿到了省级样板。

村容村貌有改善,但洪婷华没有骄傲自满。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总目标,她又钻研起了如何让村集体增收的问题——依托湖源乡集镇的特色区位优势,洪婷华带领村民积极挖掘资源、盘活村集体土地,建起了集镇新区,并引进了农商银行、华数、电信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服务。

“她们硬是凭着勤劳干出了一番天地。”在湖源乡,4位女劳模的苦干精神深深烙在村民们的心里。“她们身上闪耀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种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执着,让我们感受到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和战斗力。我们相信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劳模精神将在历史发展的大潮中薪火相传、精神永续。”村党总支书记曹海峰感慨。

今天的湖源乡,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环山水泥路纵横交错、干净平坦,村民的一栋栋新房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村庄正以脱胎换骨的清秀破茧化蝶,随处可见的和谐,把湖源渲染得更绿、更美、更富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徐炯 通讯员 张晓庆    编辑:汪浩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大政纵览
image.png
 

·2019杭州市两会

·拥江发展正当时 全力建设新城2.0 

·乡村振兴 实践新战略 绘就新画卷


大政图鉴
 
采摘体验游
 
浦阳江治理三期推进
 
粽叶飘香
 
忆峥嵘岁月 寻红色印记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