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转型专注民生项目
细数杭州的社区工作,2015年,我们可以发现诸多旨在“职能人员加码、老百姓受惠”的促进民生举措。
2008年7月进入长庆街道十五家园社区工作的傅甄珍,如今是一位老社工了。今年3月,参加完社工转型的选拔后,她转型成为当地“童梦奇圆”项目的负责人。
“从岗位社工到转型做项目,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傅甄珍说,“童梦奇圆”这个项目主要服务长庆地区困难、残疾、外来务工等家庭7-14岁的小朋友。
在拥有3000户规模的王马社区,原本10余名社工除了要承担窗口业务外,人均还要分片负责近300户居民的走访工作。社区对138项事务办理类项目进行梳理后,使社工有更多的时间走近百姓的生活。通过给社工进行再培训,增强社工的综合事务能力,促成“一站式集约到一口式”后,长庆街道的社工们,本身的能力和能量,都得到了更大的释放。
目前,该区已有16位社工离开了窗口,转型做项目,优先承接了20多项社区公共服务、培育了92个特色品牌工作室。专业小组的社工,在独居长者家中,他们是排忧的“知心人”;在精神障碍者面前,他们是能解困的“聆听者”;在戒毒者、矫治者面前,他们又是不可或缺的“治疗师”……
这样的组团化服务,既能使社区的服务向项目化方向发展,让助人的活动得到持续性发展,又能让社工用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去分析社区居民的需求,让家庭服务朝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政策扶持孵化公益组织
看得见的民生,就是实实在在解决百姓的困难,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释放社工的活力,走近基层是一种方法。但如果通过政策扶持、孵化公益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民生建设中来,那么就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这方面,就不得不提江干区的“凯益荟”了。
对于小学生的家长来说,最操心的莫过于家长的下班时间迟于孩子的放学时间。离开校园,孩子没人管可怎么办?在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设在社区服务中心二楼图书馆的“四点半课堂”,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天,退休老教师孟老师都会去南肖埠小学门口接孩子,举着“快乐四点半”的牌子,等孩子到齐了就一起走到社区去。“走路过来5分钟,都在社区里,不用过马路的。”
这个“真空”时间,老师们会管住孩子的安全,督促孩子把作业做完。等家长一来,就可以接回家吃饭,做课余的娱乐、学习安排了。
在日渐多元化的时代里,有些事还是市场不愿承担,政府无法给予很好解决的。但如“四点半课堂”这样的社会组织,就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
而在民生需求与公益组织之间,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信息对称,又或者政策支持。而促成“四点半课堂” 运行的“凯益荟”,就是这么一个“中间人”。
凯益荟,顾名思义,就是凯旋街道公益组织荟萃的地方。这相当于一处“公益组织孵化园”,办公地点位于凯旋街道337号。目前,已经聚集了老钱红线工作室、民商法律调节服务中心、何钧心理咨询工作室等11家优秀的社会组织。
凯益荟主任陆玫告诉记者,凯益荟承载着街道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等职能,目前已为辖区200多家社会组织提供备案登记、能力建设、学习交流等一站式便捷化服务。
五星级中心提供更优服务
关于养老的话题,最近几年一直被谈论得火热。仅看建设数据,就能看出杭州民政对养老工作的重视程度——预计到年底,全市新建床位5100张、新建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00家,发放智慧养老呼叫终端2.05万个。
家住杭州市大关南五苑的吴大爷今年80多岁了,每周一到周五的早上,他都乐滋滋地步行10多分钟,到位于南八苑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跟五六个老伙伴聊天、听志愿者讲课。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有360平方米,分休息区、餐厨区、理发区、血压测量区、棋牌室等。房子原来是社区用房,去年改成了专为在家养老的老年人服务的照料中心,老人可以在里面就餐、娱乐、学习。
“我一般午饭在这里解决,晚饭再回家吃。”吴大爷说,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还有床可供大家午睡。因为有了固定场所和生活上的照顾,吴大爷的子女也不用担心他的日常起居。
像大关这样的“托老所”,到今年年底就要在杭州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每个社区都有一个。而在农村,照料中心则要实现2/3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