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扮美新农村
生产力进步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桐庐在实践这一科学论断的进程中,发生的可喜变化不仅于生产力层面。伴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桐庐农村的人和事也在悄然改变中。
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年轻人多起来了。随着民宿经济和农村电商发展,桐庐农村的产业结构得以有效调整和优化。而与之相适应,不仅农民就业结构开始优化升级,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的创业空间和魅力也空前拓展。
吴国龙说:“农村的经营需要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农产品加工、销售、流通也需要他们发挥聪明才智。”
农村发展空间大了,农村生活环境也趋于现代。伴随乡村旅游发展而来的,不仅有一拨拨天南海北的游客,还有全新理念、科技知识、致富信息和时尚风气等现代文明元素,在冲击碰撞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及乡风民俗,农民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提高。
走进今天的桐庐农村,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的基础上,城市都难以实现的垃圾分类,在这里已随处可见。可以回收卖钱的废铁、烂铜、纸板箱等,农户基本上自己都会收着,剩余的垃圾就分可堆肥与不可堆肥两类,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装。所谓可堆肥就是会烂的垃圾,因“烂”和“蓝”同音,因此,桐庐农民大多知道会烂的垃圾要丢进蓝色的桶。
看似小改变,实则大变化。仅仅垃圾变为有机肥,触发的就是一整条绿色产业链。按照桐庐全县农村居民约11万户测算,实施资源化利用项目,不仅能实现将近50%的垃圾减量,一年还可制成有机肥约7200吨。桐庐县正组织力量对有机肥进行科学配比、试验,谋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其附加值。
环境越来越美,发展越来越顺,回来创业的桐庐本地年轻人深有体会。在环溪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生方苗峰回来后,在村里开起了休闲酒吧,还帮着村里把村民的土货莲子酒、九品香莲等特产搬上网,一斤莲子酒卖到200元还供不应求。说起农村变化,他反问道:“我们这里多数人家都有车有事业,家家户户不乱丢垃圾,你们觉得这还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村吗?”
美丽桐庐,如花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