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肝移植”的微信,被转发10余万人次;同事助力、同学情深,4天内募集捐款百万元
平时拍照喜欢用OK手势的朱建军。
刚刚为病人完成了手术,朱建军(左)和同事在一起。
这几天,在富阳,许多市民为一名医生的病情而揪心。
他的名字叫朱建军,今年46岁,是富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平时为人豪爽仗义,同事都喜欢叫他老朱。
20年来,老朱用手术刀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20年后,习惯站在手术台边的老朱却第一次躺在了手术台上。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病情竟会让数以万计的人为之牵挂。
1
200多名同事彻夜守候,陪伴老朱共闯“生死关”
老朱入院后,同事许群英为他建起一个名叫“还君明‘朱’”的微信群,200多名同事彻夜守候,陪伴老朱共闯“生死关”。
“老朱,挺住!”
“大师兄,我们想你!”
……
各种讯息以1分钟100条以上的频率在群内刷新着。各种“加油”、“祈祷”、“坚强”的表情在群内铺天盖地。
老朱的肝移植手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一医院院长郑树森亲自主刀。手术从1月9日晚8点多开始。
次日凌晨3:30,一条“手术结束,转监护室!”的微信,让微信群再度沸腾了起来。
“老朱,你一定要闯关成功!”
“老朱,我们等你回来!”
……
肝移植后的老朱,还将面对感染、排异两个生死关口。
“还君明‘朱’”微信群,迅速改名为“闯关‘朱’”,寓意着老朱能闯关成功。
2
粗心待己,壮实的老朱倒下了
时间倒回到几个月前,老朱经常感觉疲惫,手术时间一长,就开始腰酸背痛,人也逐渐消瘦了下来。
“因为平时壮实得像头牛,老朱总以为是累了的缘故,所以也没太在意。”搭档朱顺福医生说。
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老朱的疲惫感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发厉害。
“后来,老朱甚至一台手术都坚持不住了。”朱顺福说。
在同事的“逼迫”下,“老朱”去做了肝功能检查,发现谷丙转氨酶已经达到553,超过了正常值的10倍。此时肝功能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损害。
更不曾想,此后老朱的病情发展出乎预料得快速,谷丙转氨酶一路攀升至600、800、1000。一个星期后出现大量腹水。
去年12月27日起,老朱转至“浙一”,先后进行了两次“人工肝”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病情的急剧恶化,老朱已经出现了肝昏迷的症状。
“我去看老朱,但他已经不认识我了!”一位护士哭着说。“浙一”移植中心专家建议采取肝移植治疗。
3
爱心涌动,4天募集捐款百万元
“就算有肝源,也至少需要80万元的肝移植费用。”朱顺福说。
“老朱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和弟弟都长病在家,没有多少积蓄。80万元对老朱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同事冯侃说。
“老朱平时为人这么好,救了这么多人,我们一定要帮老朱。”一位同事哭着说。
一场为老朱捐款的行动,在老朱的同事和同学之间悄然展开。
1月8日,医院发出了为老朱爱心募捐的倡议。短短27个小时,就为老朱募得善款近50万元。
与此同时,老朱的同学得知老朱要换肝的消息后,也自发行动起来。
一个微信群、一个QQ群,两条渠道建成,获悉消息的老朱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将捐款打入指定爱心账户。老朱的高中同学李伟说,同班同学共捐了32万多元,另有20多万元是同一届的同学捐的,有一半以上的名字他也不熟。
“有的同学毕业后近30年一直没见过面,也都捐了钱,有个在北京打工的同学捐了5000元,还不是我们同班的同学,真是让我感动。”李伟说。
4
老朱用手术刀,救治了无数病人
老朱病情确诊后,一条关于他现状的微信迅速被转发,转发条数高达10万余次,这当中既有他的同学、同事,更有他曾经施救过的病人和病人家属。
行医20年来,老朱用手中的手术刀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有一位老朱看的食道癌患者,多次在老朱病房里住院,直到去世时,还一直念叨朱医师的好。
患者的儿子杨瑞祥在网上得知老朱要肝移植的消息后,立即打电话到富阳市人民医院询问,核实老朱是不是给他爸爸看病的朱医师。当得到确认后,杨瑞祥当即表示,要和母亲一起到“浙一”去看望老朱,并给老朱捐款。
尽管杨瑞祥的父亲已经去世3年了,但全家人一直都记着老朱的好。
还有一位患者是富阳万市镇白石村的低保户,老太太已经86岁高龄,辛苦劳作养育66岁的弱智儿子。
老太太一生坎坷,先后患了直肠癌、卵巢癌、胆石症,先后做过多次手术。其中,两次大手术都是老朱做的,而且手术做得非常漂亮。
得知老朱要肝移植的消息后,老太太痛哭流泪,说一定要去看望老朱。
考虑到老太太已86岁高龄,在老朱同学的劝说下,老太太通过老朱同学的微信视频,向老朱转达了感激之情。
“朱医师,我这条命是你救活的,希望你能早点恢复,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老太太抽泣着说。
5
“老朱,你一定要回来!”
老朱微信群的发起人许群英医生说,手术当晚,有六七名同事跟她一起守在“浙一”的手术室门外,“我相信,不只群里的200多兄弟姐妹当晚跟我们一起守候消息,对于全院1000多职工来说,那也是一个不眠之夜,大家都在等候老朱手术成功的好消息。”
“老朱平时很关照我们年轻医生,手术肯放手,也肯教我们。在老朱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医生郑武俊说。
“老朱一个月要做四五十台手术,占了科室工作量的一半左右。”搭档朱顺福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心疼。
“老朱是一个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人。”同事胡宝雯说,“有一次,科室去万市看银杏,结果我在路上崴了脚,只好一个人沮丧地坐在路边扔石子。老朱看到后,就背着我逛遍了整片银杏林。朱爸爸,你一定要好起来,再背着我欣赏这人间美景。”胡宝雯哭着喊道。
截至记者发稿时,在“浙一”ICU里,老朱生命体征平稳,已拔掉气管插管,能与家属进行交流。
“老朱,你一定要回来!我们想你!”这是全院1000多名职工的呼唤,大家相信老朱一定能再次拿起他心爱的手术刀!
新闻后续
俞阿姨的爱心棉鞋有着落了
“这下好了,爱心棉鞋都送完了。”定安路社区彩虹制作社俞淡珍开心地说。
上周四,本报报道了俞阿姨想送出一批爱心棉鞋的事迹后,很多人通过公布的电话联系上她,短短4天时间,所有棉鞋、运动鞋和袜套全部找到了主人。
一位爱心人士来电反映,杭州聋人学校有一些孩子冬天里比较需要这些棉鞋。彩虹制作社的工作人员马上联系了学校,一共打包了20双棉鞋、30双袜套和10双运动鞋,给孩子们送过去。此外,还有不少空巢老人,来电或是亲自找到彩虹制作社,领到了一双双爱心棉鞋。
眼看着所有棉鞋都送完了,俞阿姨感到十分欣慰。接下来,彩虹制作社将继续努力,把棉鞋做好做精,为需要的人争取再多做几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