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潮队员上岗了
近日,浙江省十支杰出平安志愿者服务队评比揭晓,南星街道残疾人志愿者喊潮服务队榜上有名。荣誉的取得缘自无私的奉献,从2003年组队至今,七年的风风雨雨,让这支身残志坚的“特殊”队伍从最初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61人。七年中他们散发了10多万份宣传单,行程达数千公里,共挽救了9条生命。
从被人指指点点 到纷纷称赞
南星街道地处杭州“外滩”,与钱塘江比邻而居。钱江潮水名扬天下,每年的七、八、九月——钱塘江潮汛期间,潮水“吃”人的悲剧屡屡发生。这一切被残疾人邵李根、李根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两人一商量,“为何不凭着从小对钱江潮水的了解,来个残疾人集体喊潮?”这个想法在两人脑中孕育而生,而他们也成为发起钱塘江边喊潮的“第一人”。
台风“麦莎”,至今让喊潮队队员们记忆犹新。不仅是因为它的来势汹汹,更因为这次是队员们第一次执行任务。当这群身穿红色马夹、骑着残疾车的志愿者出现在钱塘江边时,大家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不时还有人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着什么。“刚开始,队员们还有点犹豫,怕游人不听劝,怕被人说多管闲事,但后来大家也渐渐放开了,只想着让游人快点离开这危险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邵李根仍历历在目。也就是凭着这股“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喊潮队在日常服务中尽心尽责,默默奉献。每当汛期到来之时,居民们总能在钱塘江边见到“残疾人志愿服务队”的身影。他们顶烈日、冒酷暑,提醒江边的人注意涨潮,并向他们讲解潮水危险性。这一干,就是七个年头!
从生拉硬拽 到晓之以理
2006年夏天,四名外来人员从沿江的工地里出来,到钱塘江里游泳、戏水。此时,在江堤巡逻的志愿者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驾起残疾车飞奔到那里,用喊话器连连向他们喊。就在四人上岸后不到一分钟,汹涌的潮水就盖过了刚才四人待过的地方,那一刻,四个人惊呆了!正是喊潮志愿者的及时发现、提醒,挽回了他们鲜活的生命。
2007年,有一对小青年在四桥边的江堤下乘凉,全然不知危险正向他们靠近。此时,巡逻的队员发现了险情,在用喊话器朝他们喊话同时,一名队员飞快地下到江堤,把他们拉了上来。在离潮水到达还有十分钟时,一名队员主动留下来陪着他们看潮水,同时递上了文明观潮的劝导书。潮水的轰鸣声拍打着堤岸猛烈向前推进,留下的队员一边讲解着潮水的威力,一边让他们寻找自己刚才待过的地方。一声声真情的讲解,一阵阵江浪的拍打,此时,两个人都流下感激的泪水……
从仅凭经验到“理论+经验”双管齐下
在开始喊潮服务之初,队员们只是凭着个人经验大致估算涨潮时间,但这一简单的方法在实践中出了不少“岔子”,很多时候推算时间与实际涨潮时间出入较大。为此,大家专门商量对策,希望能找到精确计算潮水时间的方法。“这可是我们的宝贝!”队员李根虎将一本写着“喊潮服务队工作笔记”的厚本子拿到记者面前。仔细翻看,上面详细记录着2009年以来每天的潮水情况,从钱江四桥潮前低潮位深度到潮高时高潮位实测数,各种数据一目了然。“这已经是第七本了,我们每年一本,365天记录钱江潮讯数据。”李根虎不无骄傲地说。
据他介绍,每天负责值班喊潮的队员,都会按时把喊潮情况及具体数据记录在册,并在电脑上绘制参数表、分析图。同时,为精确预测钱塘江潮水变化,每次上岗前,值班队员都会查找作为潮汛风向标的乍浦潮汐表,进行当日钱塘江高潮时及潮差数据的预判,推算出潮汛“高峰”时段。以此为依据,加强该时段的巡查、劝导等工作力度,严防意外的发生。
从缺乏自信 到找回自我价值
喊潮队队员小许几年前患有忧郁症。 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小许失去了自己的左腿,而这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每当我出门时,总觉得背后很多双眼睛在看,所以自己也变得不敢与人接触,怕受到伤害。”但这一切,却在2005年小许加入残疾人志愿者喊潮队后有了改变。“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不仅感受到了队员们的友爱和团结,更让我走出了困境,找到了自我价值所在!”正像小许所说,残疾人群因为比正常人多了一份生命的历练,也更为懂得生命的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