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德的大地上,分布着16个乡镇(街道),这16个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签,更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今天,带你一起走进建德地名故事。
以地处新安江畔而得名。又因新安江畔古有白沙洲、白沙渡(官书中所见最晚不迟于《严州图经》所载),故在1992年以前,也称白沙。1960年8月,建德县治从梅城迁移至此,遂成为全县(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更楼集镇,相传旧时因兵乱盗盛,人们为了防备兵盗,筑一大土墩,墩上建一高楼,楼中设有钟、鼓,既报警,也报时,人称更楼。居民集居其下,故其地称更楼底或更楼下,简称更楼。街道名以此而来。
街道以原驻地洋溪而得名,据民国《建德县志》载:“杨溪,为宋宁宗杨皇后兄杨次山子孙居地。”以地处新安江畔,又因“杨”与“洋”同音,日久便将杨溪称为洋溪。
旧为浙西古镇、重镇。梅城旧时筑有城垣,其临江一段城堞状如半朵梅花。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为便于民众躲避日机轰炸时疏散撤离,依民国政府之令撤除城墙。为志纪念,是年,正式称梅城。
自三国吴黄武四年始设新昌县,西晋武帝太康元年改新昌县为寿昌县,寿昌自此得名,后人意会为“延年益寿,国盛民昌”。
镇以政府驻地而得名,寿昌江成源后东流而来,至此与西北流来的劳村溪汇合,其势始大。按《说文解字》释义,“同,会合也”,遂名溪大同,地以溪名。
镇以原驻地而得名,旧时,村庄位于胥溪汇入富春江的入江口段。胥溪水流在北岸狮子岩下由东北向转弯东南向而去,在此形成一水潭,大旱之年即干涸见底,人称乾(gān,亦写作亁,用作干旱之意时,今简化为“干”字)潭。因忧患遭旱,祈愿此潭万世不竭。“乾”又读qián,《释名》“乾(qián),进亦,行不息亦。”取“川流不息”之意,称潭为乾(qián)潭。
镇以政府驻地而得名,因原为东晋宋兴食邑,宋兴死后归葬此地,后子孙繁衍而得名宋公村,以乡音讹变称翁(读音ōng)村街。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建德县划为21个都,此地为第三都的区域中心,日久,习称为三都。
元初,杨姓人自建德县西乡杨(洋)溪迁来现杨村桥集镇之地建村,名曰杨村。里人在村东派溪上建有一石桥,名为杨村桥。因其为官家大道上的桥,遂以地名指向明确,又因与县南大洋之杨村有别,改称村名为杨村桥。此为镇政府原驻地得名由来,也为镇名由来。
镇以政府驻地而得名。新安江东流至下涯埠,为平山所阻,折向南流。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此为来往船只的主要停泊地之一。以其位于新安江畔、平山之下,取《玉篇》“涯,水际也”之义,称埠头为下涯。
五代后唐时,叶屏由寿昌县东乡厚堂迁居红裙岩下赤姑坪时,在赤姑岭西五里坞口摩崖之上(即大慈岩主峰山体)已是乡民礼奉大慈观音佛的去处。明万历《寿昌县志》载:“大慈岩,在县南二十里,岩缝穹窿,有石笋从地涌出。元大德间,临安人莫子渊弃家学道,求佳山水以栖。寻至此山,见其岩之奇秀,遂止焉。乃琢石笋为石佛,首号大慈岩。”镇以山岳得名。
镇以政府驻地而得名。岘岭山、元山、金牛山山体走向大致成一个“川”字横卧在大地;又因寿昌江与乌龙溪来水相会后,使溪流深、江面阔,足以航船,故称航川。处于航川渡埠头之村落也因以称名航头。
镇以政府驻地而得名。唐代诗人李频后裔聚居此地,故名。
镇以驻地得名。以地处水域浩瀚的兰江两岸而得名,其为兰江上重要停泊点,民国二十一年,始有“大洋”行政区划专名。
镇名以境内莲花山得名。民国二十一年,始有“莲花”行政区划专名。
乡以政府驻地得名。元代初年,吴奂之在此建造住宅,其父吴潜曾封魏国公,住宅建成后,皇帝赐名“纯爱堂”。因系钦赐堂名,遂称钦堂。
资料来源:建德市民政局、《建德市地名志》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