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师者竺可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3-07 11:29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有的授我们以业,有的传我们以德。但有这么一批“大先生”,也许我们未曾在三尺讲台下聆听过他们的谆谆教诲,但我们借着文字与他们相遇,阅读他们的故事,钦佩他们的学问,感怀他们的精神,因而成为他们的学生。

2024年2月7日是竺可桢逝世5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大先生”——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永远的浙大校长竺可桢。

1910年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在北京合影(立者第1排左5为竺可桢)

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户小商人家庭,敏而好学的他在刚入学读书时,就在床头贴了一张写有“醒来即起”的纸条,以此来勉励自己。

竺可桢在美国波士顿(摄于1918年)

1910年,二十岁的竺可桢考取第二批庚款留学美国的资格。在美八年,终成一剑,以优异成绩获得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邀请,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就一头扎进气象事业,创办起中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广设测候所。1930年,气象研究所成功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开始发布天气和台风预报,中国人拥有了自主开展天气预报的能力,旁落多年的天气预报“主权”正式得以收回。

如果说科学是这个古老民族摆脱近代屈辱泥潭得以振兴的第一动力,那么启迪民智、培养栋梁的教育事业一定是推动这一宏大命题又一关键所在。

1920年初,竺可桢与张侠魂女士在上海结婚。

1936年,蒋介石邀请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这令这位科学家有些犹豫。他的妻子张侠魂曾对几位同学说起过:“你们的老师说现在政治混乱,书生气的人,校长不易做得好。而我说正因为当今教育情况不好,好人更应出来,才有改进希望。”

出于公心,竺可桢临危受命。在日记里,他曾提到因为有“振兴浙江省文化教育事业”的考虑。在提出“财政须源源接济”“时间以半年为限”等条件后,他郑重作出决定。这一刻,竺可桢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向“师者”的身份。

在一次新生谈话会上,他说:“我们国家到这步田地,完全靠头脑清醒的人才有救。”饱含深情的字句落进了每位教员和学子的心中。随着抗战爆发,为保学生平安、文脉不绝,他带领浙大师生西迁办学。

4次迁徙,2600多公里。茫茫岁月中,是竺可桢妻儿离世、近乎家破人亡的悲痛。可就在苦难中,竺可桢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文军长征”,并把浙江大学办成了令国内外都刮目相看的“东方剑桥”。

浙大百年校庆时,苏步青回顾西迁历史时曾感慨:当年“师生们住古庙破祠,吃红薯干,点桐油灯,百结鹑衣。但为爱国而教,为救国而学,弦歌不绝,其精神、气节,远远超过‘贤者回也’!古人云:‘多难兴邦’。多难不仅兴邦,多难也兴学育才。

《竺可桢日记》手稿节选(竺可桢亲属捐赠) 图源: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晴转多云,气温最低-7℃,最高-1℃,东风1-2级,局报。”

这是竺可桢留下的最后一篇日记。彼时的他已不能再如往常一样出门观察和记录,只能通过收音机用颤抖的双手记录下当天播报的天气,认真谨慎的他,为此特别标注“局报”。

竺可桢的日记,充分显示了其作为科学家所特有的严谨与认真,从1913年起,61年几乎从未间断。

观其日记,可见其为人。

他是开拓进取的科学家。作为近代中国“问天”第一人,他时时以唯实求真为念,为近现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经他之手,近代地理学进入高等学校课堂,揭开了我国自然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凭借深厚的国学功底,他实现了气象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融合。《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更是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气象学新视角,引发世界关注。

他是孜孜以求的教育家。竺可桢接手浙大时,本想着“能将学校安定过去,半年以后就回复我的现在生活”,可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3年。在他的努力下,浙大成为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人才。

西迁办学时,竺可桢以同乡先贤王阳明为典范,将艰苦流离视为“蹑着先生的遗踪而来”的致知之旅,将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与西方科学精神凝练为大学“求是”之精神、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之气概。这成为浙江大学在艰难困厄中崛起的精神力量,并长久地播撒入每一个学子的心中。

他是实干兴邦的爱国者。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是竺可桢一生所追求的。青年时代,他为改变旧中国贫穷之面貌而毫不犹豫地选择农学。归国之后,也会因气象管理被外国“代谋”,而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投身自然灾害防治,为生态治理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时光送走了风起云涌的历史,却黯淡不了师者的初心。人的生命有限,教育事业却能绵延千年,一代一代接力传递,绽放出绚烂芳华。

竺可桢题写的“求是精神”

敌机鸣啸、千里流离的峥嵘岁月离我们远去,绿草如茵的校园、窗明几净的教室成为现如今的标配。这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先生”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当代教育工作者好好学习、用心传承呢?

首先是坚守言传身教的使命责任。三尺讲台,一声老师,需知责任如磐。教师的双肩,担着学生的学业,担着民族的未来。从竺可桢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其精通专业知识成为学术典范的“经师”形象,更看到了涵养德性、润己泽人的“人师”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份责任前人担得起,今人也应担起。

其次是践行天下为重的育人理念。教书育人,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一份需要情怀去支撑的事业。竺可桢所坚信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也正是在他的理念影响下,一大批浙大人走上了科技强国的舞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的育人育才理念,也为当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诸多启示。

最后是坚持真理至上的治学态度。在当下科研领域,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曝光,这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正是学风浮躁、科学精神缺失。时至今日,竺可桢那句“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为何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正是因其始终坚持以真理为依归,恪守“无心同异,惟求其是”的信念,秉承对待问题敢于质疑、对待未知勇于探索的执着态度。

师者,传真理之道,授立功之业,解所遇之惑。在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上,有一段多年不变的内容,是竺可桢提出的两个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来自师者竺可桢的这洪钟大吕般的两个问号,叩问的不仅是学生,而是每一个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来自哪个学校,无论是即将佩剑入江湖,还是已经栉风沐雨路在途,做什么?做什么样的人?都值得一生去求索。

▼延伸阅读▼

竺可桢:《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

来源:浙江宣传  作者:绍轩  编辑:郭卫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