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杭州宣言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2-04 12:24   

杭州,集山川河流之毓秀,得宋韵文化之风韵,《马可·波罗游记》称之为“世界上既高贵又美丽的城市”。

中新社浙江分社和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编撰的《行在·杭州》一书,以杭州遗址文化为切入点,以其最具影响力的人文资源为纲要,以最具代表性的杭州风物为基点,从杭城的历史遗迹、古今对话、舌尖美食、乡村乡愁、时尚未来等多个方面展开,呈现了丰富、深厚的杭州韵味。

这是一本解码杭州历史人文的文旅图书,邀请知名作家、专家学者、流量博主为杭州润笔,以文学性的语言、丰富精美的图片,展现杭州各个历史阶段的名胜古迹及其文化底蕴,通过介绍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故事,呈现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魅力,用笔尖编织出一张杭州历史文化的导览图。

《杭州宣言》是余秋雨先生为《行在·杭州》撰写的开篇,详细解说了他认为的杭州之美是怎么被创造、被守护的,被赋予了他对杭州的诸多情感表述。


《马可•波罗游记》曾极力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既高贵又美丽的城市。杭州之外,中国还有很多别的美丽。

于是,很多航海家把这本游记放在自己的驾驶台上,向大海进发。由此开始,欧洲完成了地理大发现。

航海家们没有抵达杭州,但杭州一直隐隐约约地晃动在他们的心理罗盘之上。

马可•波罗的话,为什么这样值得信赖?

因为,他来自欧洲人心目中最美丽的城市威尼斯,对于城市美量有足够的评判眼光。

其实,马可•波罗来杭州时,这座城市已经承受过一次不小的破坏。在他到达的十几年前,杭州作为南宋的首都沦陷于元军之手。一场持续了很多年的攻守之战终于结束,其间的放纵、发泄可想而知。尽管后来的十几年有所恢复,但与极盛时的国都相比毕竟不可同日而语。就这样,仍然既高贵又美丽,那就不难想象未被破坏时的情景了。


杭州的美丽,已经被历代文人倾注了太多的描写词汇。这是世间一切大美必然遇到的悲剧。人们总以为大美也可以被描写,因此总让它们沉陷在一大堆词汇之间。而这些词汇,同样可以描写小美、中美、平庸之美、勉强之美、夸饰之美。这情景,就像一位世界级的歌唱家被无数嘈杂的歌喉包围。

为此,这篇文章要做一个试验,放弃描写,只说杭州之美是怎么被创造、被守护的。

杭州这地方,本来并没有像黄山、九寨沟、长白山天池、张家界那样鬼斧神工般的天然美景。一个浅浅的小海湾,被潮汐和长江带来的泥沙淤塞,时间长了就不再与外海流通,形成了一个咸水湖。在这种咸水湖中,水生植物会越长越多,而水则会渐渐蒸发减少,湖慢慢就会变成沼泽地,然后再变成盐碱地。这是被反复证实了的自然规律。

因此,杭州后来能变得这样美丽,完全是靠人力创造。

首先,人们为那个咸水湖没通了淡水河(武林水)的水源,使它渐渐变成淡水湖,这便是西湖;然后,建筑防海大塘,抵御海潮肆虐,这便是钱塘。

7世纪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通达杭州,使杭州一下子成了一个重要的城市。由于居民增多,这个城市的用水必须取用西湖的淡水,李泌便在8世纪挖通了连接西湖水源的“六井”,使杭州这座城市与西湖更加相依为命。

9世纪20 年代,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但他不是光来写诗,而是来做事的。他遇到的问题是,西湖边上有很多农田等待湖水灌溉,而西湖中间已出现大片苇草地,蓄水量已经大为减少。于是,他认真地研究了“蓄”和“泄”之间的关系,先是挖深湖底,修筑一道高于原来湖面的堤坝,大大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然后,再根据灌溉的需要定量泄水。此外,他还把民用的“六井”疏浚了一下。

白居易在这里展现的,完全是一名水利学家和城建专家的风姿。这时候,他已年过半百,早就完成《长恨歌》《新乐府》《秦中吟 》《琵琶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但他丝毫没有在这种文化身份里傲慢,而是成天忙忙碌碌地指挥湖中的工程。

大诗人在这里用泥土和石块写诗,把笔墨吟诵交给小诗人。他自己的诗句,只是躲在水草间、石缝里掩口而笑,绝不出声,以防小诗人们听到了颓然废笔。


真正把杭州当作永恒的家,以天然大当家的身份把这座城市系统整治了的,是10世纪的吴越王钱镠。这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名字,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必有的城市建筑大师。他名字中的这个 “镠” 字,很多人会念错,那就有点儿对不起他。镠,读音和意义都与 “鎏”相同,指成色很好的金子,记住了。

这块“金子”并不是一开始就供奉在深宫锦盒里的。他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贩过私盐,喜好拳射,略懂卜问,在唐朝后期担任过地方军职,渐成割据势力。唐朝覆灭后,中国进人五代十国时期,钱镠创立吴越国,为十国之一。这是一个东南小国,北及苏州,南及福州,领士以现在的浙江省为主,中心就是杭州。

钱镠治国,从治水开始。他首先以最大的力量来修筑杭州外围的海堤。原先的石板海堤早已挡不住汹涌的海潮,他便下令编造很长的竹笼装填巨石,横以为塘,又以九重巨木为柱,打下六层木桩,以此为基础再筑捍海塘,效果很好。此外,他又在钱塘江沿口筑闸,防止海水倒灌。这一来,杭州最大的生态威胁被降伏了,人们称他“海龙王”。

海管住了,再对湖动手。他早就发现,西湖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葑草壅塞、藻荇蔓延,此刻便以一个军事指挥官的风格设置了大批撩湖兵,又称“撩浅军”“撩清卒”。几种称呼都离不开一个“撩” 字,因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撩,撩除葑草藻荇,顺便清理淤泥。这些人员都是军事编制,可见钱镠把这件事情完全是当作一场大仗在打了,一场捍卫西湖的大仗。

除了西湖,苏州边上的太湖当时大部分也属于吴越国。太湖大,因此他又向太湖派出了 7000 多个撩湖兵。太湖直到今天还在蔓延的同类生态灾难,钱镠在 1000 多年前就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防治。除了太湖,他还疏浚了南湖和鉴湖。

总之,他与水“摽”上了,成了海水、湖水、江水的 〝冤家”,最终又成了它们的“亲家”。

治水是为了建城。钱镠对杭州的建设贡献巨大。筑子城、腰鼓城,对城内的街道、房屋、河渠进行了整体规划和修建,又开发了周围的山,尤其是开通慈云岭,在钱塘江和西湖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此外还建塔修寺,弘扬佛教,又对城内和湖边的各种建筑提出了美化要求。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钱镠还非常注意属地的安全,避开各种政治灾难,以“保境安民” 为宗旨。他本有一股顽泼的做气,但是不与强权开战,故意看小自己、看大别人,一路乘承着“以小事大”的方针,并把这个方针作为遗嘱。到了他的孙子钱俶,北方的宋朝已气势如虹,行将统一中原,钱俶也就同意把吴越国纳入宋朝版图。这种方略,既体现了一个小国的智慧,又保全了一个大国的完整。

而且,也正因为这样,安静、富足、美丽的杭州后来也就有可能被选为南宋国都,成为当时中国的首席大城市。

钱镠这个人的存在,让我们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产生了一些疑问。他,不是抗敌名将、华夏英烈,不是乱世枭雄、盛世栋梁,不是文坛泰斗、学界贤哲,因此很难成为历史的焦点、百世的楷模。他所关注的,是民众的福祉、一方的平安、海潮的涨落、湖水的浊清。为此,他甚至不惜放低政治上的名号、军事上的意气。

当中国历史主要着眼于朝廷荣显的时候,他没有什么地位;而当中国历史终于把着眼点更多地转向民生和环境的时候,他的形象就一下子凸显出来。因此,前些年我听说杭州市郑重地为他修建了一座钱王祠,就觉得十分欣慰,因为这也是历史良知的一项修复工程。


杭州实在是太幸运了,居然在这座城市成为南宋国都之前,还迎来过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苏东坡。

苏东坡两度为官杭州。第一次是30多岁时任杭州通判,第二次是50多岁时任杭州知州。与白居易一样,他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也没有显出旷世诗人的模样,而是变成了一位彻彻底底的水利工程师——甚至,比白居易还彻底。

他不想在杭州结诗社、开笔会、建创作基地、办文学评奖。他甚至不想在杭州写诗,偶尔写了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睛方好”),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寻常的比喻,算不得成功之作。他仅仅是随口吟过,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他那忧郁的眼神,捕捉到了西湖的重大危机。如果一定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这位美女已经病入膏肓,来日无多。

诗人或许会描写美女将死时的凄艳,而苏东坡则想救她。因此,他宁肯不做诗人,也要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他发现,第一次来杭州做通判时,西湖已经被葑草藻荇堙塞了十分之三;而第二次来做知州时,西湖已经被堙塞了一半;从趋势看,再过20年,西湖将全然枯竭,不复存在。

没有了西湖,杭州也将不复存在。这是因为,如果湖水枯竭,西湖与运河的水资源平衡将会失去,咸潮必将顺着钱塘江倒灌,咸潮带来的泥沙将会淤塞运河,而供给城市用水的“六井”也必将归于无用,市民受不了咸水之苦又必将逃散......那么,杭州也就成了一座废城。

不仅杭州将成为一座废城,杭州周围农田也将无从灌溉,而淡水养殖业、酿酒业、手工业等也都将一一沦丧。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地也就会随之消失。

面对这么恐怖的前景,再潇洒的苏东坡也潇洒不起来了。他上奏朝廷,多方筹集工程款项,制订周密的行动方案,开始了大规模的抢救工程。他的方案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湖中堙塞之处已被人围垦成田的,下令全部废田还湖;

第二,深挖西湖湖底,规定中心部位不准养殖菱藕,以免湖底淤积;

第三,用挖出的大量葑泥筑一道跨湖长堤,堤中建造六座石桥使湖水流通,这就是现在的“苏堤”;

第四,在西湖和运河之间建造堰闸,做到潮不入湖;

第五,征用千名民工疏浚运河,保证漕运畅通;

第六,把连通西湖和 “六井”的输水竹管更换成石槽瓦筒结构,使输水系统长久不坏,并新建二井。

这些事情,仅仅做一件就已经兴师动众,现在要把它们加在一起同时推进,简直把整个杭州城忙翻了。

杭州人都知道,这位总指挥叫苏东坡;但大家可能都忘了,这个苏东坡就是那个以诗文惊世的苏东坡!

宋代虽然边患重重,但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却是中国古代的高峰,文化、科技、商业、民生,都让人叹为观止。这一切,都浓浓稠稠地集中在杭州了,杭州怎能不精彩?

然而,这种精彩也容易给人造成误会,以为这一切都是天造地设,本来就应该这样。很少有人想到,全部精彩都维系在一条十分脆弱的生态茎脉上,就像一条摇摆于污泥间的荷枝,支撑着田田的荷叶、灿烂的荷花。为了救护这条时时有可能折断的生态茎脉,曾经有多少人赤脚苦斗在污泥塘里。


先有生态而后有文化,这个道理,一直被杭州雄辩地演绎着。雄辩到什么程度?那就是:连最伟大的诗人来到这里也无心写诗,而是立即成了生态救护者。

杭州当然也有密集的文化,但我早就发现,什么文化一到杭州就立即变成了一种景观化、生态化的存在。且不说灵隐寺、六和塔、葛岭、孤山如何把深奥的佛教、道教转化成了山水美景,更让我欢喜的是,连一些民间故事也被杭州铺陈为动人的景观。

最惊人的当然是《白蛇传》里的白娘娘。杭州居然用一池清清亮亮的湖水、用一座宜雨宜雪的断桥、用一座坍而又建的雷峰塔来侍奉她。

她并不包含太多我们平常所说的那种“文化”。她甚至连人也不是,却愿意认认真真做一个人。她是妖,也是仙,因此什么事情都难不着她。但当她只想做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时,那就难了。

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诘难。中国历史,历来“两多一少":一是多妖,以及与此近似的魔、鬼、奸、逆;二是多仙,以及与此近似的神、圣、忠、贤。这两个群落看似界限森严却时时可以转换。少的是人,与妖与仙都不同的人。因此,白娘娘要站在人和非人的边缘郑重告诉世间的人:人是什么。民间故事的这个构想,惊心动魄。

杭州似乎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民间故事的伟大,愿意为它创制一个巨大的实景舞台。这个实景舞台永远不会被拆卸,年年月月提醒人们:为什么人间这么值得留恋。

像《白蛇传》的故事一样,杭州的要义是追求人间之美。人间之美的基础,是生态之美,尤其是自然生态之美。

在杭州,如果离开了自然生态之美,什么文化都不成气象。

这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主旨,有很大差别。


我到杭州的最大享受之一,是找一个微雨的黄昏,最好是晚春时节,在苏堤上独自行走。堤边既没有碑文、对联,也没有匾额、题跋,也就是没有文字污染,没有文本形态对于自然生态的侵凌和傲慢,只让一个人充分地领略水光山色、阴晴寒暑。这是苏东坡安排下的,筑一道长堤让人们有机会摆脱两岸的一切,走一走朝拜自然生态之路。我觉得杭州的后人大致理解了他的这个意图,一直没有把苏堤做坏。

相比之下,现在中国很多地方有点儿做坏了:总是在古代文化中寻找自己这个地方可以傲视别的地方的点点滴滴理由。哪里出过几个进士,便大张旗鼓地筑屋刻石;如果出了一个作家,则干脆把家乡的山水全都当作了他作品的插图。大家全然忘了,不管是进士还是作家,他们作为文化人也只是故乡的儿子。在自然生态面前,他们与所有的乡亲一样谦卑和渺小。

近年来杭州的建设者秉承这座城市的传统,不找遥远的古代理由,不提空洞的文化口号,只是埋头疏浚西湖水源,一次次挖淤清污,把西湖的面积重新扩大到马可•波罗见到时的规模。重修完杨公堤,打理好新西湖,又开发了一片大大的西溪湿地,表达出杭州人在生态环境上的痴迷。

这一来,杭州就呈现出了一个贯通千年的人文宣言。这个宣言,曾经由钱镠主导,由白居易、苏东坡参加起草,由白娘娘从旁润饰,更由今天的建设者们接笔续写

宣言的内容很复杂,又很简单: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

我对杭州,现在只剩下一个最小的建议了:找一个合适的角落,建一座马可•波罗的雕像。雕像边上立一块碑,把他最早向世界报告的那些有关杭州的句子,用中文、意大利文和英文镌刻出来,而且,一定要注明年代

因为,这些句子悄悄地推动过那些远航船队,因此也推动了世界。

▼相关阅读▼

细数苏杭“天堂”古谚源流

文化大师余秋雨对语西溪 解读人居文化

余秋雨为杭州撰写祈福祷文

来源: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作者:余秋雨  编辑:郭卫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