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峰电视会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0-08 16:53   

45年前,浙江广电人曾在杭州北高峰巅,发起一场为期5个月的电视大会战。这既是属于那一代浙江广电人的创业传奇,也给接续奋进的浙江广电留下极其丰厚的精神财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前,浙江广电正处在破圈突围、转型发展的复杂窗口期、攻坚期。特殊时期呼唤新一代广电人要有新的作为,文化先行需要广电人融合重塑、实干争先,以传播力先行推进高质量发展。挺进新战场,弘扬老作风。过去的这种精神不能忘,曾经的这种激情不能凉,因为有一种使命始终在路上。

长篇通讯《北高峰电视会战》,全景展现45年前发生在杭州北高峰上那场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电视大会战。

……《浙江广电》编者按

天目山脉向东延伸,遇西湖而分成南北二山,北山就是被列为杭州老西湖十景“双峰插云”之一的北高峰。北高峰临浙江以北脊,钟灵毓秀。登临山巅,俯瞰西湖,轻舟点点,波光粼粼;远眺钱江,海天接遥,气象万千。

1955年,毛泽东主席第三次登临北高峰,写下著名诗篇《五律·看山》。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专程登山视察浙江广电北高峰发射台。

45年前,浙江广电人曾在这座北高峰巅,发起一场为期5个月的电视大会战,迈出了浙江电视覆盖走向全国前列的第一步。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发生在北高峰山巅的那场会战,已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地走过了45年,不算太近,也不遥远。它既是属于那一代浙江广电人的创业传奇,更给接续前进的浙江广电留下了极其丰厚的精神宝藏。

↑图自微信号“格物致知”

为了探寻浙江广电人艰苦创业的初心,笔者一行数人冒着纷飞细雨,再次走进那条已近荒芜的“会战小道”。这条小道,从灵隐白乐桥直通北高峰顶,浓荫遮蔽,落叶满地。在没有开通游览索道和修建游步道之前,这条崎岖坎坷的小路上,曾浸透过多少浙江广电人艰难攀行的汗水!登上山顶,弥望烟雨蒸腾,仰观铁塔巍峨,轻轻抚触那4座布满年轮沧桑的混泥土塔基,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1977年的春天如约而至,万物复苏,草木蔓发。此时的浙江广电人,早已抑制不住内心翻滚的建设热情,迫不及待地想干一番更大事业,但现实却又非常“骨感”。当时浙江电视台的技术硬件不如人意,台址刚迁入杭州众安桥独立办公不久,1970年建造的发射机房,设在北高峰巅的华光庙里,场地上仅有一根17米高的桅杆,形单影只的立杆上,安装了两层蝙蝠翼天线,发射机的功率只有1000瓦,用2频道播出浙江电视台节目,不定期转播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的特别节目,信号只能覆盖杭州部分市区,且无法实时传送到全省各地。技术水准与国内同期起步的上海、山东等电视台相比,相差较远。

虽然,那时电视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还只是一种奢望,普及率还很低,但人们想通过电视看到外面世界的愿望十分强烈。广电系统的干部员工,对浙江电视的发展更是心急如焚。

曾几何时,浙江电视台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级电视台之一,1958年开始筹建电视台,1959年组建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电视科,1960年10月正式对外试验性播出黑白电视节目,1970年12月正式独立成台,1972年春开始上马彩色电视设备,1973年成功转播中央电视台彩色电视节目。老一代浙江广电人竹杖芒鞋、筚路蓝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倾尽自己的智慧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从无到有、赤手创业的奋斗者之歌。然而,到了70年代中后期,由于各种原因,浙江电视台的整体技术水平却落在了队伍后面。

千帆争渡,奋楫者先。涛头弄潮的浙江人,岂甘落后,更没有向困难低头的习惯。时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局长厉德馨敏锐地意识到,解决电视无线覆盖问题,是改变浙江电视落后面貌的重要关键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根据中央和省委提出的“今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要求,省局专门就开展“北高峰电视会战”向省革委打报告,并自我加压提出确保当年国庆节前播出的目标。报告很快得到时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铁瑛的批示同意,浙革〔1977〕21号文件正式批复报告。

为了尽快启动会战工程,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商景才和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宋宏随即召开由省里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北高峰电视会战协作会议。商景才部长在会上指出:电视是形象化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力武器。我们一定要全力打赢北高峰电视会战,改变我省电视建设的后进面貌。宋宏主任强调:大家必须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把北高峰电视会战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参加会议的所有单位纷纷表示全力支持,主动请缨承担会战任务。

从会场出来的厉德馨局长满脸春色、意气风发。回到局里,立即着手展开会战筹备工作。专门成立了北高峰电视会战领导小组,由年富力强、技术精湛的任燕棠同志担任组长,兼现场执行总指挥,由科班出身、协调力强的董国权同志担任副组长,配合项目的整体筹划和上下内外的协调工作,下设发射机组、天馈线组、基建组、后勤组4个组。制定了周密的会战实施方案,明确进度,倒排工期,把每项任务落实到组到人。

在誓师动员大会上,厉德馨局长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这次会战的重要意义,必须在当年国庆节前完成整体工程并实现开播。他号召全局上下,学习大庆王进喜的“铁人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用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把铁塔如期建造起来;要做到全局上下一盘棋,无论哪一个部门,都要把电视会战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分内事。台上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台下群情激奋、摩拳擦掌。很多同志表态:宁可身上掉去几斤肉,也要把这项工程搞上去。

说来容易做来难呵。在海拔313.7米的北高峰上建设铁塔,所面临的难度要远远超出原来的预期和想象。材料如何搬运上山?岩石上如何开凿基坑?铁塔如何搭建?包括人员的上下、生活的保障等等,无不困难重重。

当时的北高峰,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索道,也没有什么石板游步道,有的只是几条穿山越林的羊肠小径。如何将多达200多吨的建筑材料及建塔器材搬运上山,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有人建议能否赶紧开出一条直通山顶的盘山公路,这样器材便可直接由汽车运送上山。但考虑到5个月的时限根本不允许,而且开山造路还会对北高峰甚至整个西湖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这个办法不可行。无法修路更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发动干部员工和广大群众打一场“人海战争”。

↑图自微信号“格物致知”

搬运物资的任务落到浙建一处、杭州市运公司和灵隐大队。而要确保在5天时间内将200多吨的建筑材料和建塔器材搬上北高峰,任务相当艰巨。关键时刻,“硬骨头六连”所在部队的官兵来了,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师生们来了,广电系统的干部子女们来了……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会战所需物资器材就这样肩挑背扛、蚂蚁搬家式地抢运到了山顶。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材料上山了,而塔基构筑又成为横亘在基建组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北高峰海拔高,铁塔所承受的风力远比山脚大,对塔基的稳固性要求必须更高。基建组冯家铮同志主动联系省设计院和地质勘测队,对北高峰顶的地质状况进行勘测。

勘测发现,北高峰顶上的岩石层是石英岩,硬度和密度都有利于铁塔构建,但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就是传统的放炮破岩作业方式不能用,因为爆破容易震松岩石层,影响铁塔的后期安全,只能采取人工开凿的最原始手段。而建造发射铁塔的塔基,需要挖出4个三米见方的基础坑。要在坚硬如铁的石英岩上用钢钎凿出这么大的4个坑,着实是一个高难度挑战。没有金刚钻,也要揽下瓷器活。基建组从浙江省人防103工地借调来4名技术员和3位石匠师傅,不分昼夜,连续作战,顺利完成开石挖基的工作。

基础坑凿好后,后续工序是浇注。在大型搅拌机无法上山的情况下,要用手工完成100多立方米混凝土的一次性搅拌和浇捣,同样绝非易事。浙建一处的施工人员,会合各方来援的同志,在山顶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场地,按配比倒上所需的黄沙、石子和水泥,每人一把铁锹,不停地翻转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再倒上水,进行第二次搅拌。号令不停,搅拌不止。连续十多个小时,所有人几乎全身湿透,终于将所需混凝土全部搅拌均匀并完成浇注,4个地脚螺丝位置的误差准确控制在0.5厘米以内,标准远高于设计误差。

由于新建铁塔的位置与原先的17米老桅杆天线距离太近,容易影响后期的架塔、馈线连接和天线调试,基建组决定把原先的天线搬到华光庙后山上去。但电视天线又正处在正常使用状态,只能等到晚上电视节目播完后才能拆卸移位,且须在第二天电视节目开播前把天线重新安装调试好。当时电视播出的时间是晚上18:00时至20:30时,也就是说,留给拆装调试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两次播出之间的21.5小时。另外,17米高的钢质桅杆重达两吨,又长又重,还是夜间作业,通往后山的道路又非常狭窄,一侧是岩石峭壁。这怎整?

困难吓不倒浙江广电人。基建组的同志们白天做足准备,电视一停播就立即动手。谁知一入夜,老天不帮忙,既刮风又下雨,给搬迁工作带来很大麻烦。特别是由于年久失修,固定天线的螺丝锈迹斑斑,用板手根本拧不动,只好用钢锯一个一个锯断,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才把天线完整拆卸下来,然后大家齐心协力冒雨把它抬到后山。

待重新竖起天线开机试验时,又发现天线出了问题。天馈线组负责人高澄清同志不顾尾椎骨破裂恢复期行动不便,自己爬上天线探寻原因,及时排除了电缆头积水的故障,此时已是第二天的17:00时,离电视播出仅剩一个小时。好险!大家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图自微信号“格物致知”

老发射架迁离了,接下来就是架设新发射塔。中央广播局派来的天线队与浙江的天馈线组一起,开始在塔基上紧张地工作。此时正值7月中旬,杭州的酷暑季节,白天气温达到三十八九度,铁塔构件在太阳的直射下,摸起来滚烫滚烫的,特别是人在铁塔上工作时间一长,很容易发生中暑。对于从北京来的施工队,在这样的高温烈日下架塔,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时间不等人。在北高峰峰顶那块不大的工地上,十几名天线工人分成几波,轮番作业,更多的人七手八脚,接力传递架塔用的各种器材,都恨不得自己能有三头六臂。每天天蒙蒙亮就上山,晚上用大功率“小太阳”照明接着干。为了保证架塔工作人身安全,会战领导小组专门协调浙医二院派出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在北高峰山脚下随时待命。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75米高的大铁塔,仅用10天时间就奇迹般地矗立了起来。只有10天!这就是北高峰的速度!这就是45年前浙江广电人的速度!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铁塔竣工了,看似工程完成了一大半,实际上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首先,是馈管上山。馈管是电视发射机与发射天线连接的纽带,虽然外面有厚厚的塑料保护层,但里面两层薄铜管相对脆弱,搬动时不能出现折弯变形,要保持最小转弯半径,也不能有大的磕碰,否则极易损坏馈管。从北京广播器材厂采购来的时候,馈管是盘在直径3.5米、厚2米的大木盘上。因体积过大,只能摆在露天,时间一长,外面的木盘开始霉烂,一使力气木条包装就会散架。

天线组的同志想用千斤顶把木盘顶起来,用叉车将其装上平板车,搞了整整一天也没有成功。任燕棠同志召集大家商量对策,最后决定采纳冯家铮同志提出来的用龙门架和神仙葫芦吊装的办法,齐心协力把这个庞然大物装上平板车,再从市区运到灵隐白乐桥。

平地运送尚有难度,而要把它送上山顶更是难上加难。馈管盘在一起近1吨重,而且体积庞大,必须在展开后尽量直线地将其抬扛上山。问题是,上山没有一条直路,更缺的则是人手。厉德馨局长发动全局机关的同志,加上灵隐大队生产队员、北高峰山上的施工人员,共300多人,从灵隐白乐桥上山口直至北高峰顶,大家排成一字长蛇阵,愣用肩膀扛着400多米长的馈管,喊着劳动号子,一步三滑地穿过层层密林,沿着近乎垂直的小路上山,终于将困难征服在自己的脚下。上山的路很陡,很多时候,扛在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人的脚后跟。拉开一点距离看,既像是几百个人扛着“板龙灯”逶迤前行,又像是几百人在叠罗汉,是名副其实的“负重上山”。

接着,就是安装阻抗变换器。阻抗变换器是匹配两段不同特性阻抗的关键部件,要求使用一〇六铜管(外径为106毫米),不直度在千分之一以内,而从上海第一铜管厂采购来的铜管不直度在千分之六左右。

不符合要求,也不能两手一摊坐等,那就自己改装。于是,阻抗变换器的精加工任务就落实在了杭州汽轮机厂和杭州制氧机厂身上。这两个企业当时都是中央部属企业,自身计划内的生产任务也很重。为发射台加工阻抗变换器必须作计划外的“插队”安排。天馈线组的同志反复向厂领导和车间负责人做工作,向他们讲明这次电视会战的意义,又跑到加工车间,给工人师傅们细致地讲解加工部件的技术要求。为了确保一次性成功,还专门派出技术人员跟班劳动、督导工序,采取边加工边测试的方式,几经反复,终于把铜管的不直度校正到合乎标准。

为提高导电性能,连接阻抗变换器需要电阻率最小的金属银焊接,这道工序由杭州制氧机厂负责。杭氧派出的是一名女焊工。由于天气炎热,她索性脱去工作服,只穿着衬衣,焊接过程中四溅的火星把衣服烧了不少洞,她根本顾不上,为赶时间,每天焊接七八个小时,确保了工期。

调试阻抗变换器也是难度很高的一个步骤。为切实提升调试准确度,高澄清同志自己钻进用于吊装铁塔构件的铁笼里,让塔上的同志把他拉上去。站在50多米高的工作平台上,没有爬高经验的高澄清,虽然腿脚发软,但还是咬着牙,顶着恐高的强烈反应,把阻抗变换器认真调试好。

这次安装的发射机,是70年代初期购置到货的,一直堆在仓库里,有的技术设计已经落伍,个别部件甚至还有损坏。在安装前,技术人员对照图纸,对每一个部件都进行认真检查,可当时的图纸基本上是手绘加油印,几经转手变得有些模糊不清。发射机组负责人沈景良同志,带着周永安、岑有法、罗丹鹏等同志,在光线昏暗的华光庙机房里,精细连接单元,精密组织调试,还对损坏的部件和原先技术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作了改进和拓展,使黑白发射机能够传送彩色电视节目。

北峰之上,云海茫茫,铁塔尖尖。1977年9月20日,浙江电视台北高峰发射台正式试播,发射功率较原来增强了20倍,直接收看范围扩大到4倍以上,而且抗干扰能力、电视画面和声音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并同时向宁波、金华、嘉兴的电视转播台传输4频道的信号,标志着全省第一个广播电视发射的高山枢纽台正式落成。

北高峰电视大会战,正处在思想刚刚放开、物资还十分匮乏的年代,电视信号传输在当时属于一种前沿技术,很多工作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需用冲天的拼劲和严谨的态度弥补其他缺项。

天馈线组的岑有法同志,为了搞清楚天馈线的调试方法和结构要点,专程赶赴上海电视台学习取经,坚持要上到140米高的天线上去查看。上海台的天线,下面100米有电梯可乘,顶上的40米则需人工攀爬。这样的高度,身体好的人也会头晕目眩,况且岑有法患有不宜爬高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当爬到一半时,他呕吐了,现场的同志都劝他不要上去了,他却说:为了第一手资料,我一定要上去。

高澄清同志是局里重要的技术骨干,当时患有尾椎骨破裂,正在卧床养病,当听说局里要组织北高峰会战,主动请缨参战。筹备期间,为了不影响他卧床休养,大家就到他家里办公议事。会战即将打响之际,他再也躺不住了,不顾医生和同事们再三劝阻,一瘸一拐地来到办公室,与同志们一起边整理材料边修改图纸。身体稍好一些,就执意要爬上北高峰,参与2频道桅杆天线的搬移和新铁塔天馈线的安装调试工作。因为经常要加班加点,山上又夜黑风高,为了让家属安心,高澄清用手电筒划圈的方式,约好时间向山下报平安。

在中学时代就参加过1970年北高峰机房建设物资搬运的沈国钧同志,中学毕业后分配到北高峰发射台值班,因工作表现出色1975年被推荐到北京广播学院学习。当得知北高峰要组织电视大会战,他主动向学校申请,带领班上发送专业的10名同学,一起到北高峰发射台实习锻炼,助力北高峰会战。

当时的北高峰,不是今天的网红打卡点,山上除了一座孤零零的华光庙,基本上啥也没有。机房在庙里,吃住在庙里。因为会战,要住宿的人大量增加,没有地方住,大家就在寺庙的西面临时搭建了一个木棚子,晴天漏风,雨天漏水,夏季太阳一烤像个火炉。时常还有蛇、蜈蚣、山鼠、香烟虫等“不速之客”光临。施工人员只能用“六六粉”在周边撒上一圈作防护。对于这些,大家都一笑而过,因为所有人心中想的,只有怎样尽快完成任务。

山上原来有供值班人员吃饭的小食堂,可以供应十几个人同时就餐。会战期间,最多时有200多人吃饭,因日夜施工,有时一天要做六顿饭。刚从部队转业的裘康茂同志主动提出加入后勤组,挑起烧饭做菜这副担子。他像在部队一样,支起野战炉灶,就地取用柴火,当起“伙头军”。当时的北高峰上没有自来水,山上虽有4口井,但那都是用来接雨水的,没有泉源,不仅容量小,时间一长还会生蛆。于是,他就主动到半山腰的韬光寺去挑水。吃的米和菜,则由大家上山的时候带上来。久而久之,大家都练就了一副铁脚板。一直在山上值班的裘正说,有时他一天要上下山两三趟,最快的一次上山只花了14分钟,活脱脱一个“神行太保”!

↑杭州北高峰(李航摄)

岁月是来不及破碎的光,斑驳了脚下的路。青山厚重,铁塔无声。北高峰上的那场会战,已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走过了45年的光阴,不算太近,也不遥远。

45年前那场战天斗地的北高峰电视会战,是属于那一代浙江广电人的创业传奇,也给接续前进的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有如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将时代催发的使命、奋斗、协作、奉献等精神元素深深融入浙江广电队伍的血脉,化为代代相承的基因,成为昭示我们初心使命的有形载体,激励我们在新赛道新征程上,一如既往,一往无前,续写浙江广电事业融合重塑、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荣光。往事并不如烟,征程接续奋进。

那么,45年前的那场“北高峰会战”,它的内涵与实质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是党媒姓党、初心永续的使命意识。45年前,老一代浙江广电人以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意识发起北高峰电视会战,出发点就是响应党的号召,提高电视的无线覆盖率,更好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直接直观地传达到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主动作为,拼搏奋进,努力增强主流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这既是老一代浙江广电人的信仰坚守,也是新时代浙江广电人的使命所归。

是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奋斗意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同困难作斗争,与挑战作比拼,既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面对310多米的高山,面对锣齐鼓不齐的器材短缺,面对尚未娴熟驾驭的技术领域,老一代广电人没有怯弱自馁,而是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把征服困难作为事业更上层楼的新台阶,战天斗地不言苦,掉皮掉肉不掉队,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勇毅笃行、使命必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是上下同欲、众志成城的协作意识。会战北高峰,没有一个团队是单兵独进的孤勇者,而是一场各方协力、万众齐心的整体战。筹备前期,规划部门、园文部门、空军部队倾力支持、一路“绿灯”;会战期间,广电干部、中学师生、部队官兵、村民群众自告奋勇、积极参战;设备调试,国有央企、省市企业无不召之即来、战之必胜;会战全过程,各级领导与普通员工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凝聚起坚不可摧的会战合力。

是忠于事业、忘我无私的奉献意识。会战过程中,有的员工家属被抽调参加下乡工作队孩子无法顾及,但没有退缩;有的员工索性把孩子架在脖子上爬山下山,一扛就是几个月;有的身体受伤、家人生病,从不吭声,毫不退缩,轻伤不下火线。老一代广电人不讲条件、不计报偿,甘于寂寞、奋战山巅,牺牲小我、成就事业,义无反顾、无怨无悔,集中体现了浙江广电队伍秉忠职守、甘于奉献的事业情怀、高洁品格。

成功从来坐等不来。回望浙江广电事业70多年的奋进历程,它就是一曲壮怀激烈的奋斗之歌、时代之歌。从1949年5月3日发出“杭州解放了”第一声、创建浙江新华广播电台,到开办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浙江电视台,再到2000年“三台合并”改革(浙江电视台、浙江有线台、浙江教育台)、2001年浙江广电集团成立;从发射功率只有40瓦,只能覆盖杭州市区局部,到“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张网”,再到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只能转播央视的录制节目,到1980年开办电视口播新闻、跨越式实现专业化特色化频道系统布局、“中国蓝”品牌崛地而起,再到主动适应新媒体变局、拥抱数字文明变革,全面部署“台网端微屏”全渠道全终端。浙江广电人坚定信念、锐意拼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弦歌不辍、一路奔跑,挺身全国省级媒体头部阵营。贯穿事业发展全程的,正是这种矢志不渝党媒姓党、初心永续的使命意识,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奋斗意识,上下同欲、众志成城的协作意识,忠于事业、忘我无私的奉献意识。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闪光的思想意识、精神作风归纳提炼成一种精神,那就称其为“北高峰精神”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历史是我们的共同记忆,更是我们不断向上、继续前进的台阶。只有铭记历史、不忘初心、面向未来、直面挑战,我们才能真正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奋斗、要到哪里去,也才能真正走好接下来错综复杂的每一步。

天地转,光阴迫。当前,浙江广电事业发展转型期、窗口期再次来临。当好与“两个先行”相适应的宣传战线的排头兵,需要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谋新篇;呼唤我们融合重塑、实干争先,坚定以传播力先行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具有重大影响力、鲜明辨识度的新型主流媒体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融媒样本”。雄关漫道真如铁。新一代浙江广电人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打响的正是新时代的又一场“北高峰会战”。

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我们相信,老一代浙江广电人用使命责任、心血智慧锻造出来的这种“北高峰精神”,必将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我们的共同价值观,为集团奔跑新赛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不竭的精神滋养、强劲的精神动能。

来源:浙江广电(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信息发布)  作者:浙江广电  编辑:郭卫
返回
45年前那场战天斗地的北高峰电视会战,是属于那一代浙江广电人的创业传奇,也给接续前进的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厚的精神财富。45年前,浙江广电人曾在杭州北高峰巅,发起一场为期5个月的电视大会战。45年前,浙江广电人曾在这座北高峰巅,发起一场为期5个月的电视大会战,迈出了浙江电视覆盖走向全国前列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