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故乡,永恒的主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2-18 11:06   

山东画报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回望故乡的过程。

我的故乡在雁荡山。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自1074年杭州人沈括写下这句话,近千年过去了,雁荡山走来的那个少年也在杭州住了近二十七年。多少的世变沧桑,风雨如晦,水深浪阔,那个少年早已不再是少年。

《开门见山》是我童年、少年的记忆,我二十岁以前的山中岁月。有人说,山中岁月无古今。在我心中,山中岁月亦古亦今,可古可今。我曾说,雁荡有两个,一个是文言雁荡,一个是白话雁荡。少年赵馨悦写了一篇习作《荡石》,她说“文言是黑的,白话是白的”,“荡来,是文言,荡去,是白话。”我生在一个白话的时代,却也吸收过文言的甘露。

真正滋养我生命的是雁荡山亘古不变的石头,千年万年的“流水帐”和“流水账”(赵馨悦语)。我是石头和石头中间长出来的,我也是一块石头。

在西湖客居数十年,我依然成不了西湖边的杨柳或法国梧桐。我是石头的生命,是数十万年前造山运动中遗留下来的石头。生命是偶然的,故乡不是我们的选择,而是我们身不由己生来就拥有的地方,它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地理上的空间,更是时间和记忆凝结成的。故乡埋藏着我的童年和少年。

捷克作家昆德拉说,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前十年中。我很相信这句话。

作者傅国涌(左)与友人在雁荡山凝碧潭畔

许多人生下来仿佛就是为了离开故乡,然后再来回望故乡。故乡代表了一个人的起点。没有故乡的人是可怜的。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急剧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人都说自己的故乡在沦陷,我也不例外。但我的故乡——也是大雁的故乡、石头的故乡,那些巨大的坚不可摧的石头是不会沦陷的,石头在,故乡就在。何其幸运,我生来就与这些石头为伍。石头是最贱的,石头也是最贵重的,女娲用石头补天,《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以石头开篇,米开朗基罗将大卫从石头中释放出来,大卫手中拿的也是石头……我甚至相信,这个世界本质上是个石头世界。

故乡何所有?山中多石头。

作者傅国涌娘舅、数学家李邦河院士少年时在雁荡中学念书,与同学在灵峰合影

有石头就够了。那是可以建造金字塔的石头,建造万里长城的石头,建造君士坦丁堡的石头。石头可以成就希腊的胜利女神,也可以成就米开朗基罗、罗丹……

《开门见山》忠实地记录了一个石头丛中的少年从坐山观天到坐天观山的过程。这天不是在飞机上看到的天,而是人类精神的天。波兰诗人辛波斯卡说,没有一块石头或一朵石头之上的云是寻常的。我说,没有一块石头或一朵石头之上的云是不寻常的。我是一块寻常的石头,但我是雁荡山中的石头,我欣慰一千五百年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以来,郁达夫、蔡元培、黄宾虹、胡兰成以来,一代一代的诗人、作家、画家、学者的脚步丈量过山中的岁月,他们的目光触及山中的石头,石头便有了新的生命。一座亿万年沉默的山开口向世界说话,一块块无名的石头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命名是人类赋予石头的意义,比如我是一块石头,生下来就被命名为“傅国涌”,于是这块石头就有了自己的生命。

《开门见山》就是记录一块寻常的石头在山中读书、思考,由此接通山中小世界到山外大世界的过程。感谢石头,使我扎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了我在宇宙中的角色,微不足道,却又独一无二。

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故乡给你的胎记,沈从文是湘西人,张爱玲是上海人,汪曾祺是高邮人,鲁迅、周作人是绍兴人,老舍、梁实秋是北京人,茅盾、木心是乌镇人,郁达夫从小喝的是富春江的水,萧红是呼兰河孕育出来的……这些胎记一辈子都褪不掉。有故乡的人是幸运的,无须穷一生之力去寻找故乡,只须时不时地驻足回望。

我感谢上帝,将我作为石头的样子放在雁荡山,又将我带出雁荡山,在西子湖畔读世界。五十岁之后,我还带着童子们去看更大的世界,一切的因缘际会,都是不可思议的安排,也是最美最善的安排。作为一块石头,我实践了“人往低处走”的人生准则,不久前还想到了“好低骛远”这个说法。从低处、近处入手,却从高处、远处着眼,故乡不是我们的限制,而是我们的滋养。人不是活在云端,而是活在地上,踏踏实实。故乡,在我心中,也和那些我从小看着的石头一样踏踏实实,从亘古到永远,坚立如初。

我又一次想起傅天琳的一句诗,“给每一块石头插上羽毛”。那诗就是为我的故乡雁荡山写的。有了羽毛,石头就会飞起来。

2020年12月27日下午14:30—16:30,作者傅国涌将和他的好朋友黄岳杰、刘克敌、张欣、闻中、王小庆在杭州晓风书屋体育场路店闲话故乡这个永恒的主题,蔡朝阳主持。欢迎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及家长参加。届时国语书塾的部分小童子们将集体背诵沈括的《雁荡山》等篇目。

来源:微信号:国语书塾  作者:傅国涌  编辑:郭卫
返回
那诗就是为我的故乡雁荡山写的。但我的故乡——也是大雁的故乡、石头的故乡,那些巨大的坚不可摧的石头是不会沦陷的,石头在,故乡就在。我感谢上帝,将我作为石头的样子放在雁荡山,又将我带出雁荡山,在西子湖畔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