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车站,二十七年别来无恙?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8-24 11:00   

那天夜里我做了个梦,梦到小时候养的那只猫。于是第二天,我就决定回曾经住过的地方去看一看。

在一公园坐上4路车——那是我整个小学时代每天必坐的公共汽车。搬家二十七年了,4路一度被取消,后来又恢复。如今线路走向跟我小时候差不多,只是起点站名由“延安路”改成了“龙翔桥”,个别站点有所变化,终点站也由九溪延伸到了方家畈。

小时候我住在九溪,家门口就是4路车站。如今我离开那里已经二十七年了,这二十七年里,城市变化翻天覆地,有太多东西都不一样了,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带着风雨棚的九溪车站,却一点都没有改变。

《九溪车站》 手绘作者:施施然
《九溪车站》 手绘作者:施施然

1985年,我读小学了,学校离家很远,在体育场路宝善桥附近,每天单程就要一个半小时,我也由此开始了长达六年的“通勤”生活。

每天早上,爸妈都要带着我倒三趟公交车才能到学校。

九溪车站是城郊接合部的一个换乘中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劳动力刚刚开始出动,每天,成千上万的打工者从富阳、中村、袁浦、周浦、转塘这些地方坐着14路、18路、34路车过来,在九溪车站换上4路车继续前往市区,奔赴市中心的一个个建筑工地,运沙、搬砖。

晚上,成千上万的打工者又做起相反的运动,从市中心涌回郊区的家。

九溪附近的钱江岸边 摄影:大头
九溪附近的钱江岸边 摄影:大头

而我,也成了这成千上万乘客中的一员。那种场面真是壮观啊,以我的语言能力,根本无法将它还原出来。

我只这么来说吧——因为有了那六年挤车的历练,如今我看很多人抱怨公交车、地铁拥挤,我都会想:跟我当年比起来,这真的不叫事儿。

如果没有在汽车启动后扒着关上的车门跟司机僵持半站地的血泪史;

没有从始发站跑出500米到下客站央求司机看在我是小学生的份上让我提前上车的经历;

还有,好不容易挤上车后,车一启动,“咣”地一下,车轮好像碾过了什么东西,车下的人大喊轧到人了,然后所有的人全都下车涌向后面那辆,等晚上回家才知道,早上被拥挤的人群推搡到车底下的那个人,竟然是我的同学……

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故事,那也能算是“挤车”吗?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者和妈妈在九溪车站前留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者和妈妈在九溪车站前留影
九溪车站,是童年里的重要记忆
九溪车站,是童年里的重要记忆

小学毕业那年,我们搬了家,那条路上的风景也离开了我们的生活。

当时已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了,九溪车站上的人流已经有所减少,4路取消,改成了转塘开往延安路的308路。

再后来,城市不断扩张,城郊接合部变成了市区,而从郊区涌进城里的打工者也越来越少了。九溪车站也渐渐落寞了下去,最终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站。

曾经那些波澜壮阔的场景,和我的童年一道,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有人说,当年最早出来打工的那批农民,后来都发了财,家家户户盖起了小别墅,当起了老板,早就不去工地上搬砖了。

二十七年后的今天,不知道当年与我同行的人们,都去了哪里?

来源:手绘杭州(SSR1975)  作者:大头  编辑:郭卫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