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晚宴上,精彩的二胡演奏让中外友人印象深刻。
希腊人类学教授Christina
西班牙教育家Francisca
与杭州家庭一见如故 缘分跨越山海妙不可言
窗外是西湖夜雨,窗内一曲越剧《白蛇传》选段《西湖山水还依旧》拉开了欢迎晚宴的序幕。5组杭州家庭与1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seeker共聚西湖边,吃着地道杭帮菜,兴奋地聊着即将开启的杭州探索之旅。
杭州国际传播中心征募到的5组杭州国际交流家庭,有热爱户外越野的“老杭州”夫妇,有支持女儿音乐创作的杭州“土著”家庭,有家有萌娃的幸福三口之家,有儿女双全的高学历家庭,还有年轻中外夫妇与她的闺蜜合伙人。
欢迎晚宴时,5组家庭与10位国际友人初次见面,彼此便相谈甚欢,结下了深刻的缘分。思诺从小生长在杭州,这次拉着她的父母一起报名,就是为了想把杭州的美介绍给更多的国际友人,无论是季节性风光,还是隐藏款景点,他们都有自己特别的攻略。
思诺与来自加拿大的自媒体博主Angelina一见如故,两人都特别热爱音乐。思诺擅长声乐、写歌、绘画,也曾经组建少儿乐队,目前已发行了数首原创单曲。金先生的女儿“小珍珠”更是将她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珍珠胸针,送给了希腊人类学教授Christina 和土耳其资深媒体人Tunç Akkoç。“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学做珍珠饰品,对这次家庭日活动特别上心,老早就开始准备了。”金先生介绍说。
“我发现每一位嘉宾好像都和杭州有着一些联系,缘分妙不可言。”杭州国际传播中心负责人、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姜贤正在致辞中说,“我们深知,文明的魅力不在于同一性,而在于多样性;不在于独白,而在于对话。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愿我们带着彼此的启发,成为各自国家文化对话的‘使者’。”
这正是杭州国际传播中心举办这次“5000年中国看杭州”文明互鉴之旅的初心所在。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并行的今天,地理的界线日益模糊,但文化的误解与隔阂依然存在。我们希望会聚从世界各地前来的10位友人,在杭州这片“文化共生的沃土”,以人为纽带,用城市探索、家庭体验、自由对话等形式实现真诚联结,生动诠释文明互鉴的核心价值。
【记者手记】
欢迎你共同记录文明互鉴之旅的难忘瞬间
记者 王矫
杭州从不把5000年文明锁进玻璃展柜。这次“5000年中国看杭州”文明互鉴之旅,我们敞开怀抱,舀起西湖水酿成迎客酒,让运河的波浪在世界各国友人的镜头里继续奔流。
今天,我们的文明之旅正式启程,我们将与10位seeker同行,深入了解杭州的历史与文明,同时也将邀请10位来自杭州各个领域的嘉宾与他们深度对话。
正如一位杭州人在seeker推荐语中给我们的留言所写:“在杭州,我不用寻找历史——我就站在历史继续生长的地方。”如果你在良渚、西湖或运河边恰好与这一群Seeker偶遇,欢迎发送你的照片、视频和留言到都市快报或Hangzhoufeel微信公众号,我们的每一次擦肩而过和友好交流,都会成为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