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种子开花结果
《黑神话:悟空》游戏的成功,根植于游戏开发者对中华传统美学的深度理解,以及坚实的审美基础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中国美术学院一直以来的“金字招牌”。
从游戏《黑神话:悟空》到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大量幕后工作者,近年来国产游戏、动画的崛起过程中,一直有着国美的身影。
这并非偶然。游戏产业所需的人才是全方面的,其岗位分工十分细化。我国游戏产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基本制作加工,逐渐转向原创。转型中急需一批经过持续实操磨练、艺术与技术素养兼备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早在数字艺术发展伊始,中国美院就已前瞻性地设置了涵盖传统绘画与数字艺术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为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作为全国最早开设游戏专业的院校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始创于2002年的动画系,2010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体现了学科的持续发展。
多年来,学校始终致力于动画与游戏等新兴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与杭州市西湖区政府共建“中国美术学院科技园:转塘之江文化创意园”。作为全国首个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这里后来吸引了游戏科学公司落户。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表示,目前环美院文化创意产业带已形成规模集群效应,支持了一大批以游戏科学公司为代表的年轻优秀企业,构建了“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闭环,为艺科融合注入了新动力。
20年前,时任院长许江提出“将文人画写意精神注入数字媒体教学”“让丹青和梨园在动画中相会”,动画系的课程设置以此为出发点,突破了“技术工具论”的局限,强调“动画即综合艺术”。20年来,杭州动漫产业加速与科技融合,一批科技企业崭露头角,一批优质作品获得较高人气,产业链慢慢形成,产业生态逐渐完善。
如今,“让丹青和梨园在动画中相会”的想法,如汩汩之细流已汇聚成动漫巨制的汪洋。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的超高人气,正印证着多年来播下的艺术种子已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