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泛黄的典籍中看见历史的厚重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2-24 12:14   

“琳琅萃珍——唐宋元明清典籍特展”展出中

工作日的下沙奥莱美术馆,馆内稍显安静,大多数观众凑近玻璃,细细欣赏。“没想到,在杭州一家商场的美术馆里能看到这么多珍贵的古籍宝贝,真是难得。”一位从北京慕名而来的古籍爱好者由衷地说。

这里正在举办“琳琅萃珍——唐宋元明清典籍特展”。展出的近150件典籍,许多是孤本和珍稀善本,“一页宋版一两金”的宋刻本就有32种之多,展品时间跨度从唐宋至明清,近百件展品为首次公开展览。

“这次展览的展品形式多样,涵盖了捺印本、写本、刻本、活字本、绘本、套印本等多种类型。” 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翁连溪介绍,从这一部部珍贵的古籍中,可以窥见中国书籍史从写本时代走向印刷术繁荣的历程。

展厅中,泛黄的古籍和纸张陈列在玻璃柜中,仿佛跨越时空。吐鲁番出土的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写本,这一时期的写本全国罕见,而且多为残本;西夏中后期汉文活字本,可能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实物;北宋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用珍贵香料沉檀龙脑水研墨书写,这样的方式在现存典籍中仅此一例;明清宫廷内府羊脑笺泥金写本,是内府写经中的极品,历久不坏、虫不能蚀。

在一本本珍贵古籍中,也可以看到纸张和装潢形式的演变。这个展览中,西晋的纸张、南北朝的纸张、隋代的纸张、唐代的纸张、宋代的纸张再到明清各种纸张,材质、颜色、薄厚的差异,一目了然。而古籍的装潢形式包括梵夹装、卷轴装、经折装、册页装、线装等,让观众们能直观领略古籍之美。

展览的尾声,精美的姑苏版画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赏。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姑苏版画仅辽宁省博物馆存有一张,近些年从海外回流了少量姑苏版画。本次展出的《游园图》《一团和气》《耕织图》等,都是姑苏版画的经典代表作品。

在不少专家看来,姑苏版画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在清代康雍乾时期发展达到顶峰,姑苏版画在木刻版画套印、填色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铜版画的构图技巧,吸收了焦点透视、明暗造型等技法,以木刻呈现铜版画的效果,画风别具一格。

一眼千年,尽览菁华。“这场展览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翁连溪说,在这些珍贵的典籍文献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说起这场展览,不得不提到古籍收藏家金亮。本次展览的展品大都来自他的收藏。痴迷收藏古籍的他,家藏古籍4万册,在国内的古籍收藏界颇有名气。在金亮看来,收藏古籍不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事业。

这些年,这位收藏家向各大博物馆捐赠了许多珍贵藏品。杭州国家版本馆内,陈列着不少金亮捐赠的珍贵藏品。从《共产党宣言》系列版本1140多册,到五代雕版《陀罗尼经咒》、吴越国时期“雷峰塔经”,再到西夏中后期汉文活字印本等珍贵文物,每当版本馆有需求,金亮总是第一个响应。

金亮深知,这些珍贵的古籍不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民族和国家。如今,金亮正尝试用新的方式,让他收藏的珍贵古籍被更多人看见。“接下来还会不定期策划更多主题展览,吸引更多观众关注珍贵古籍,让传统文化传承延续。”金亮说。

这场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16日,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研讨会和文化活动,为观众提供更多深入了解和学习古籍文化的机会,感受中国典籍的独特魅力。


(原标题:在泛黄的典籍中看见历史的厚重)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姜晓蓉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