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湖边,遇见常沙娜和她的“大系”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2-05 20:05   

12月5日,杭州西湖区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一位94岁的老人来这里出席自己的新书发布会。

穿过石窟拱门造型的门,扫过满目敦煌主题的文创,又听闻玻璃栈道中,铺陈的是来自敦煌的细沙和骆驼刺、梭梭草,老人笑了。她被搀扶着走上台,缓缓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杭州人常沙娜……没想到啊——特别开心,在西湖边上又看见了‘老家’……”

常沙娜,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也是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著名敦煌学专家常书鸿的女儿。她认为自己有2个家乡:一个是父亲的出生地杭州,另一个是父女俩奉献了几乎一辈子的敦煌。今年适逢常书鸿诞生120周年纪念。将《常沙娜艺术大系——绘画卷(敦煌)》首发式定在了这里,寄托着常沙娜对父亲,和对两个家乡无限深情。

“我的《艺术大系:敦煌》是对我艺术创作工作的重要肯定,感谢杭州对我的大力支持。”常沙娜微笑着说。

历经5年的收集、整理与编纂,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出版的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常沙娜艺术大系》中的第一卷——“绘画卷(敦煌)”通过大量的壁画临摹手稿、文章、照片等珍贵资料,全面完整地展现了常沙娜在1945年至1948年跟随父亲常书鸿入敦煌洞窟学画期间的经历。书中所收录的每一幅临摹作品,既是敦煌壁画早期形态的重要见证,又体现了常沙娜艺术个性的形成过程。

打开书,有风君便被她的少女心击中了——《常沙娜艺术大系——绘画卷(敦煌)》的第一页是一片有着四叶的三叶苜蓿标本照片,下方附着说明:“2004年8月19日,我在莫高窟找到的幸运草。”

是怎样浪漫有趣的人才会在十万株的三叶草中找到单独的一株四叶草呢?显然,永远的敦煌少女也永远怀有澄澈的内心。该书的一位责编透露,在她书桌的玻璃板下,压着好几片“幸运草”标本,“可能是常年绘制花卉和纹样的关系,常老师对这些植物的形态格外敏感,所以她好像特别容易找到‘幸运草’。”

“绘画卷”中收录的作品,有不少都在“花开敦煌”展览中展出过。透过书本,读者可以发现看展时难以注意到的细节:《五百强盗成佛图》是第285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画面情节生动,线条刚劲有力,对西魏时期的人物服饰、战马盔甲和建筑形式等都一一刻画,无论在构图方式还是色彩处理上都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中国艺术要强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不能动摇这一根基。”她相信,“敦煌艺术以生动的形式反映世代民众生活轨迹,留下了各种人人物形象、生活习俗、自然生态及时代风貌,值得专题研究和整理开发。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敦煌艺术元素,更是我们学习研究当代艺术与生活应用的源泉。”

临近中午,图书签售作为首发式的最后一部分正式开始。书友们鱼贯而入,自发地给常沙娜送上鲜花、香薰、书信……工作人员告诉有风君,早上8点多,80个购书预约号已经被一抢而空。他们中,有学画画的大学生,有和画画不相干的“码农”,还有人专门从上海搭最早一班火车赶来的中年人……他们的共同语言是敦煌艺术。

看着敦煌艺术被越来越多人喜爱,常沙娜最开心不过的事情。这一刻,她觉得自己无比年轻,神采奕奕地和大家聊天、合照、签名。她觉得,自己还走得动,提出如果政府支持,愿意在杭州再开设工作室,去参与设计更丰富敦煌文创产品,去培育、带领更多年轻工艺美术设计人走近敦煌……

而《常沙娜艺术大系》也预计将在明年推出绘画卷(花卉)、装饰设计卷(敦煌图案)和装饰设计卷(敦煌服饰)。

发布会前一天,常沙娜还和家人一起在浙江省博物馆内的常书鸿美术馆,看望了阔别半个多世纪的老父亲。

“今天我来了,我看见你了,特别高兴。”一走进美术馆,常沙娜便停留在父亲的雕像前,她伸出双手,做合十状向前微微鞠躬。

记者 董旭明 摄

常沙娜虽未在杭州生活过,但生命中两位重要的引路人——父亲常书鸿与恩师林徽因都生于杭州。父亲带她走进敦煌,学习壁画临摹,铺就了通往艺术生涯的道路;而恩师的指导让她走入了工艺美术领域,打开了艺术生涯的另一扇大门。她曾说,回顾我这辈子的成果,图案教学也好、设计也好,包括20世纪50年代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和敦煌艺术都是分不开的。

常沙娜在搀扶下慢慢走进展厅,走近一幅幅作品,端详着、思索着。“这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她指着《画家家庭》说道,“我妈妈那时候的名字我都不知道,后来我才知道她叫陈芝秀。”

距离《画家家庭》不远,还成列着一幅《沙娜》,是常书鸿在1939年随国立艺专由湖南沅陵迁往云南昆明时,为女儿沙娜所绘的肖像。他以画笔,展现了一位慈祥父亲与女儿的童心对话。望着穿着碎花连衣裙、抱着布娃娃的8岁的自己,常沙娜笑着用手比划在脑门上,告诉我们自己当时的发型是齐刘海。

“我还记得,这是在重庆沙坪坝磁器口”“这是藏族的老乡”“在敦煌莫高窟,看了9层楼的佛像他给画了下来”……二层展厅中,常沙娜望着一幅幅关于敦煌的画作,回忆起自己在敦煌的生活和学习。

记者董旭明 摄

第一次踏上敦煌土地时,她12岁。在物质条件匮乏的莫高窟,常沙娜修炼了自己的“童子功”。14岁中断中学学业后,父亲常书鸿为她量身定制了课程,由董希文和苏莹辉等人辅导中西方美术史,同时和敦煌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起,临摹洞窟壁画。庄严的佛像,圣洁的莲花,飘逸的飞天,都让她沉浸其中,修行着自己艺术人生,度过青春年华。

从浙江省博物馆出来,面前便是白堤。望着西湖边来问的车辆和人群,常沙娜感叹,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建筑盖起来了很多、人也变得很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很大。随之话锋一转,她说,虽然这个历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很多关于文化的东西不能动。

她喃喃地说着,过了会儿,轻声唱起那首母亲教授的法国歌谣——“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来跳舞;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旋转着跳舞……”冬日轻劲的风吹拂起她银白的发丝,西湖将自己的女儿拥入了怀抱。

(原标题:在西湖边,遇见常沙娜和她的“大系”)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林婧 严粒粒  编辑:高明桢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