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瓜棱腹双系盖罐与果核
秘色瓷,一度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在漫长的历史中,蒙上过一层神秘的面纱。
据说有幸见过贡品秘色瓷的徐夤,曾于1000多年前写下了对秘色瓷的惊叹:“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又有晚唐诗人陆龟蒙为后世埋下了关于“秘色瓷”的谜题:“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秘色瓷的美,非同一般,有着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高级。哪怕穿越回唐朝,问一问茶圣陆羽,当时主流的白瓷和秘色瓷相比如何?陆羽也会给秘色瓷一个五星好评,原因有三:“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只是,“如冰似玉、无水似水”的秘色瓷,作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是晚唐五代至北宋专为官方烧制的瓷器,多用于王室使用和纳贡,此后一般人就难得见到了。何为秘色瓷?曾经众说纷纭。直到1987年法门寺地宫的开启,揭开秘色瓷种种谜团,人们才知道:原来世间真有秘色瓷,所谓“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的高级美,亲眼所见原来是这样的!
一炉火红换秘色,美如湖山艳众生。繁盛于吴越国的秘色瓷对后世的宋代官窑汝窑、耀州窑、龙泉窑乃至高丽青瓷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考古显示,秘色瓷多出于皇家、王室及高等级贵族墓中,其类冰似玉、温润平和的特质,就像这个对杭州影响深远的家族一样,建都杭州的吴越国,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稳稳操舵,经历三世五王,一路保境安民,大力发展经济,成为“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的桃花源。
吴越文化博物馆有62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这在国内非遗址类的专题博物馆中规模蔚为可观。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一级调研员卓军说:“吴越文化博物馆是国内目前拥有秘色瓷精品数量最多、最全面的博物馆。”
这三件“镇馆之宝” 是不可错过的宝藏文物
在吴越文化博物馆二楼拥有独立房间“高规格”待遇的,是一级文物中的最高等级——国宝级文物,也被称为是“镇馆之宝”。
这三件国宝级文物都是出自五代吴越国王钱镠之母水丘氏墓。走进展厅,第一感觉就是大气。要知道秘色瓷一般是用瓷质匣钵装盛、在微生烧条件下烧成的,尽管在生产环节存在着追求釉润、色美的取向,但是,龙窑的烧成气氛和温度控制非常复杂,即使在最好的窑位,采用瓷质匣钵刷釉密封的烧成工艺,也未必一定能烧出理想的“秘色瓷”。
比如这件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通高66厘米,口径40.3厘米,底径41厘米,器型如此之大,匣钵烧制难度就更大了,但还是能看到它胎色灰白,胎质细腻、坚致,器盖釉色青翠、滋润,工艺集镂空与釉下彩绘于一体,精细至美,以荷莲与如意云纹为主题,构思精妙,宏伟的气度和典雅的造型,堪称唐代越窑青瓷工艺的巅峰之作。
另外两件秘色瓷褐彩云纹盖罂和秘色瓷褐彩云纹油灯,猜测是钱镠为母亲水丘氏烧制的陪葬器,作为“赤脚背母”的大孝子,将如此难能可贵的精品秘色瓷作为母亲的陪葬器也可以看出钱镠的孝心。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三件宝物器型如此之大,却依旧保存完整呢?一是临安从地理位置上说不属于地震带,没有遭受过很大的战役和自然的破坏,二是因为这个墓葬是属于砖质结构,砖会渗水,再加上原本里面的油灯熄灭了之后,其实是一个无氧环境,文物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就保存得比较好。
于是,千年之后,当这件秘色瓷褐彩云纹油灯重新出土的时候,器内仍装满未燃尽的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