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扎染工艺如何演绎时尚艺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0-23 06:24   

杭州日报讯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染色工艺,也称“染缬”,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德清县雷甸镇(莫干山高新区临杭产业新区),来自杭州的扎染手工艺人宋立建立了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自主研发团队,致力于将传统扎染工艺演绎为时尚艺术。

用洋葱皮、板蓝根等天然植物印染的潮流服饰,24米长、2.8米宽的巨幅蜡缬作品《八十七神仙卷》,还有工艺繁复精细、费时费眼的“奢侈品”鱼子缬……在宋立的“集彩艺术”工坊展厅内,1000多件用传统扎染工艺设计而成的时尚艺术作品,让到访者连连惊叹。

让带有手工温度的技艺传承下去

在繁复的扎染工艺体系中,鱼子缬(也称“绞缬”)是其中最精细、最复杂、最耗时的一种。唐代时期,鱼子缬工艺发展推陈出新,花样繁多,并传至日本,在日本广为流传、至今沿用。然而,在国内,这项古老技艺因其繁复的手工,曾经一度被大众所遗忘。

鱼子缬,细密如鱼子,由面积0.2平方厘米至0.4平方厘米的点状纹样组成,制作时使用专门的钩针钩起需要防染的部分,并环绕打多道圈结,再进行染色。因其防染部位极小,故鱼子缬对工艺的要求极高,鱼子缬捆扎后的面料效果也非常有弹性和肌理感,呈现精致、高贵、奢华的样貌。

宋立是国内少数几位掌握鱼子缬工艺的手工艺人。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他尝试改良和创新这项千年染艺。在鱼子缬的染色视觉和技艺上,除了传统的浸染,他还用刷染、套染等多种着色工艺,使鱼子缬更具时尚表现力;在鱼子缬的制作上,他尝试复原和研制工具,改良使用的面料,从而达到更丰富的视觉效果,使其能吻合当代时尚审美和规模化制衣的需求。

“这样带有手工温度的技艺,才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奢侈品’。”宋立对记者说,“一条长12米、宽0.4米的鱼子缬织物,市场价超万元,一名熟练的工人一天只能做几十厘米长。”因为制作费时费力费眼睛,国内熟练掌握鱼子缬工艺的手艺人已经屈指可数。今年55岁的宋立由于长期制作鱼子缬,双手的指甲变成了“鹰嘴型”,已经不适合继续制作鱼子缬织物了。

让宋立欣喜的是,国内有大量服装设计行业的大学生也在积极学习和传承鱼子缬技艺。“我最早开始尝试做鱼子缬时,经常跑到日本学习。如今我们中国学生的创意作品去日本参展,已经有逐渐超越的势头了。”

让传统技艺融入时尚艺术表达

“当下国潮风和文化自信不断深入人心,传统防染印花工艺被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青睐。特别是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的穿搭,服装设计从统一标准走向单一定制,给很多像我们这样的手艺人带来了机遇。”宋立说。

目前,“集彩艺术”工坊生产的产品品类涵盖围巾、雨伞、文创、摆件等1000余种,并与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进行合作。

在工坊里,年轻姑娘马娜是专门从杭州赶来学习的。“我每周都来,已经小半年了。我来这里学习扎染技艺,还有一些植物染的染剂搭配等,收获颇丰。”马娜在杭州良渚经营着一家扎染工作室,供游客进行非遗手工体验。但她发现,自己工作室的扎染颜色和样式都比较单一,并没有达到宣传非遗的效果,于是她慕名找到了宋立,跟随他学习更多的扎染技艺。

“已经有数百名大学生来工作室进行研学。”宋立说,“集彩艺术”工坊自2023年底成立以来,就经常有北京服装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院校的学生前来学习,还有相关行业的手艺传承人前来探讨交流。如今,该工坊成了一个集生产、教育、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化工坊。

“我觉得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工艺,是我们手工艺人的社会责任。”宋立说,他从不担心别人学会了他的技术,分走该领域的市场份额。“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扎染行业才能形成势头,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2023年之前,宋立长期在深圳发展,之所以与德清结缘,是因为结识了雷甸镇百德时尚产业园的董事长许志伟。当时许志伟几乎“三顾茅庐”,邀请宋立到百德时尚产业园设立工作室。

宋立说,这段时间,他和许志伟还将这一传统技艺与商业融合,设计出能够批量出售的含有扎染工艺的产品。

“这件非常轻薄的运动体恤用100%美利奴羊毛制成,你看上面层林尽染的色彩就是用树叶进行扎染后所呈现的效果,这与运动亲近自然的主题非常契合。”许志伟向记者介绍企业刚刚研发成功的植物染可水洗羊毛运动T恤。他认为,把中国的传统技艺结合到服装上,是实现商业价值和传统技艺传承双赢的良好途径。

(原标题:千年扎染工艺如何演绎时尚艺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沈晓颜 首席记者 郑超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