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杭州(国际)未来生活探索日邀请了三位青年艺术家 带来三件脑洞大开的作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0-09 13:18   

一把特殊的手电筒就可以让汉画像石里的人物动起来?

每年的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都是青年艺术家们疯狂展现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机会。他们从家乡和传统里广泛地汲取灵感,再通过多年的所见所学,用现代且艺术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这次,在2024杭州(国际)未来生活探索日,你将见到它们中的代表:《妖间何事》《纸鸢漫游》《英歌潮舞》,三件作品都是央美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工作室的优秀毕业作品。

透过它们可以看到,人文与科技在山顶交汇后发出的耀眼光芒。

史远和《妖间何事》 用手电筒穿越回汉代喜宴现场

《妖间何事》是中央美术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创作(设计)一等奖作品,作者史远,2001年出生,央美视觉传达专业研究生在读,这是她本科毕业的艺术设计。

使用手电筒在屏幕上探照,光线所到之处,古朴厚重的画像石就会被照亮并动起来,呈现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妖界”。

画面中人物的视觉雏形来自汉画像石,汉画像石是汉代一种大型建筑用砖。作品准备初期查询资料时,史远无意间在一本书里发现了“羽人”的形象,“汉画像石中有很多古灵精怪的小人物、小妖怪、小神仙的形象,它们有着尖尖的小耳朵,非常生动有趣,我就想着把它们重新创作演绎。”

汉画像石通常出现在墓室中,很多人觉得它代表的是死亡,但通过调研,史远却发现,多数汉画像石描绘的是一些欢乐的场景,是人们对来世乐观、积极的想象。根据这种精神,她又重新绘制了一场汉画像石中的小人们在汉代大酒楼进行喜宴的大型场景。

酒楼中的四层分别对应画像石的四大门类,人物形象提取自神农图、羽人戏龙图、宴饮百戏图、庖厨图等。

在创作过程中,朋友们给史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帮助,于是她把朋友们也画进了作品中,有的悄悄拿着一个手机,有的正在打瞌睡,几乎每个小人都有朋友们的影子。

整幅作品主要的色调也是中国人喜欢的红色。“红色饱含着一种力量,还有一种庄严感,我把这个红色稍微调浅了一点,就显得更可爱、更生活化了。”史远说。

手电筒前端附了一个二维码,移动手电筒时通过屏幕前的摄像头就捕捉到了二维码,从而实现识别。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史远经过了近1个多月的摸索。

“最开始想尝试在汉画像砖上‘吹灰’的形式来进行互动,后来发现实现起来有点困难。有一天忽然想到,考古学家进入墓穴时也是采用手电筒探照的方式,这才有了用手电筒去照明的灵感,观众使用手电筒去探寻故事就有了参与的过程,也会让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海蓝和《纸鸢漫游》 一个不受空间和天气限制的赛博风筝

《纸鸢漫游》的作者海蓝来自“中国风筝之乡”阳江,2002年出生,《纸鸢漫游》为她的本科毕业作品。

最初在构思时,她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家乡的风筝,“风筝承载着我童年很多美好的记忆,我一直想做一个能不受空间和天气等限制,把风筝这个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手段做结合的交互设计作品。”

两块屏幕中间,一根细细的风筝线穿过,观众通过拉动风筝线,收放线绳,屏幕上的风筝就会随之翩翩飞舞。

为了达到更真实的拉扯感和状态,海蓝并不是简单地做了风筝上下移动的动画,还应用了空气动力学等相关知识。比如在风筝线拉扯的过程中,增加了重力设计,拉动风筝线时能感受到拉力,更真实地还原放风筝的状态。

海蓝还在作品中加入了些隐藏的小惊喜,每次风筝落下再拉上来时,就会出现另一个不同纹样的风筝。她一共设计了12种风筝的纹样,像扎燕、金鱼、灵芝等,都是经典的风筝图案。

在创作初期,海蓝曾在“怎么放风筝”这个体验上设想了许多互动方式,还想过干脆做个完全的机械风筝装置,但考虑时间和成本最后只能放弃。在技术老师的指导下,她最终摸索到“虚拟放风筝”这一方式,从构思到最终呈现花了整整5个多月时间,甚至到开展前10天,还在调整呈现方式。

最终,《纸鸢漫游》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主题创作奖;2024年第二届中央美术学院数字影像艺术节优秀作品奖,同时也收到了很多展览的邀约,如北京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北京城市图书馆“启航——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邀请展”等。

(原标题:2024杭州(国际)未来生活探索日邀请了三位青年艺术家 带来三件脑洞大开的作品)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熊文媛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