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南宋绘画第一人” 画家傅伯星昨天去世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8-24 09:10   

8月23日1时17分,被称为“南宋绘画第一人”的画家傅伯星在杭州去世,享年85岁。

从事南宋史研究和关注南宋文化的,几乎都熟悉傅伯星这个名字。800多年前的南宋临安(今杭州),是柳永笔下自古繁华的“三吴都会”,是《马可·波罗游记》中“世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尽管那段历史已经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如今的杭州人依然愿意通过文物、遗址、史料,甚至民间故事,在追忆中勾勒出南宋临安城的一街一巷、一草一木。傅伯星的画笔,就是这个窗口,甚至有人称他为“南宋绘画第一人”。

杭州市社科院南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吉军研究南宋多年,与傅伯星也有颇多交往。他谈到,傅伯星先生在南宋建筑、衣冠、饮食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对当初杭州城隍阁、岳庙等建筑的复原改建有着重要的贡献。

研究南宋文化的学者李飞如此评价傅伯星先生:“傅老师原来是浙江日报社有名的资深美编,也是享誉连环画坛的老画家,更是杭州著述颇多的南宋史学家。他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老专家,从他身上能看到老一辈学者的风采,他用他的画笔精彩地再现了800年的南宋风情。”

从画家到作家,他用一支笔 为我们还原了南宋临安城的一街一巷

“我本名傅伯星,工作时偶用笔名劳夫、钱湖子等。1939年秋生于湖州市郊的水乡小镇双林。十一岁时奉命父命独身乘船离乡赴杭求学。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1960年毕业,分配至浙江日报社工作,长期担任美术编辑。‘文革’后创办《大众美术报》,任副主编。1989年去职,1990年提前退休。2002年创办伯星园林笔画设计工作室,为各地文博场馆和园林景观设计室陈列画与塑像,至2014年歇业关停。”这是傅伯星在丁酉年(2017年)时对自己人生的自述。

傅伯星最早是浙江日报社的资深美编,也是享誉连环画坛的老画家,更是杭州著述颇多的南宋史学家。从画家到作家,他用一支笔,为我们还原了南宋临安城的一街一巷。

专业画家出身的他,工界画、连环画,又因长在杭州,对宋代历史由喜爱到钻研,由钻研到精通。在工作之余和退休之后,长期从事插画和连环画创作,兼涉南宋史的研习与写作。作为宋史方面卓有建树的专家,成就了一幅幅真实再现南宋文化及杭州历史风貌的画卷。

为了真实再现南宋社会生活,傅伯星研究宋史30多年,迄今已出版介绍南宋及杭州文史的图书10种,其中数种获杭州社会科学著作学术成就奖。他掌握了大量丰富的宋人形象资料,如衣冠服饰、建筑器物,并将此运用于创作,堪称国内唯一专注于宋代题材创作的画家。《西湖春游图》《临安年市图》《夕照满雷峰图》《岳家军将佐图》《货郎戏耍图》等都是傅伯星的代表作。

既是画家又是史家 他十分重视史料的收集和利用 努力做到言必有据

傅伯星在自述中曾说:“我今老矣。然仍觉事犹未竟。唯愿再画宋时衣冠,以圆多年旧梦。”

晚年傅伯星,依然心系研究宋史和画南宋。几年前,他根据《西湖清趣图》,带着自己的9位学生,把西湖全图分解成又独立又有联系的组画,以此来构成一个整体的可视形象:南宋京城的西湖。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底,“在毫无经济收入、也不知未来成败的情况下”,他和学生数易其稿,33幅工笔界画终于全部完成。

宋史专家、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杭州市社科院南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忠礼曾评价傅老:傅伯星既是画家又是史家,他十分重视史料的收集和利用,努力做到言必有据。他非常服膺著名史学家傅斯年的那句名言,寻找史料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决心和毅力。“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傅伯星按傅斯年所说,40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收集有关南宋历史、宋代建筑史、服饰史、宋人生活史和文化史的资料,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大海捞针”“沙中淘金”。无论是典籍或实物,地上或地下,文字或绘画,国内或国外,无一能逃过他的法眼。这些史料,既是他创作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他用以辨别真伪的佐证。

几年前,傅伯星出版《大宋楼台》一书,可以说就是他40年来收集宋史资料的结晶。作为画家,傅伯星先生熟知宋代名画,《大宋楼台》收录140余种宋代界画精品,是傅伯星以数十年之坚持和一以贯之的努力,搜遍宋画和与宋接壤的部分元画所得。书中600余幅插图除用宋画外,还有傅伯星亲手绘制的大量线图,不仅保证了资料的可信性,也大大提高了插图的观赏性。《大宋楼台》内容宏富,资料丰赡,值得一提的是,大量近年来国内外新发现的与两宋建筑有关的画作均收入书中,如日本私人收藏的《唐僧取经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西湖清趣图》等,大大提高了可读性和史料参考价值。

今年5月,长期从事连环画创作的傅伯星又出炉了一套《南宋风云连环画》。这是国内以连环画的形式系统、完整地讲述南宋历史故事的开创性尝试,傅伯星着墨于历史激荡的数个关键节点,展开了一部讲述南宋152年兴亡的画史。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