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日常生活娱乐的网络短剧进击千亿市场,上头的短剧如何上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8-23 07:48   

8月的浙江,空气中卷出层层热浪。同样热的,还有短剧。

杭州临平、余杭投入重金,横店下沉整活,南浔盘活资源,上虞抱团求新……从上游的生产到下游的发行,浙江多地正尝试。

诸如“8天狂卷8亿”的财富故事成为最直接、生猛的原动力,自2020年“呱呱坠地”以来,短剧一路狂飙,市场规模暴增至373.9亿元,逼近国内电影总票房的七成。

资本催生集聚,随着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传统影视头部企业奔赴进场,互联网大厂纷纷加入赛道,电商借势……聚合效应下,短剧迈入新阶段。

玩家多了

新手老将悉数入场

顶着持续高温,制片人六边(花名)刚结束三部“夺命”短剧的拍摄,“跑了三个地方、一周干完上百集”。见证短剧赛道从起势到爆火的他,称这“还不是最疯的”。

各家能手都在寻找机会。除了业内各家企业,浙江的不少地方政府携着极大的热情,抢先入局。

今年年初,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7套国有闲置别墅被请来的专业布景师改成5种现代风格,按需供应:短剧拍摄所需的霸总卧室、小人物逆袭小屋,宴会厅、会客室……足够容纳各式爱恨情仇。

这个习惯慢悠悠的江南小镇,因此变得“速度与激情”起来。

其间一套别墅,据一旁居民透露:“这一周,白天黑夜都在拍,压根没停过。”

而此剧组,由经典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柳青(花名)带队,成员多是老带新。记者所在片场,便是“铁打”的导演、摄像;“流水”的演员,由导演今胜昔(花名)全权掌控节奏、把握镜头——

以60秒情感戏为例,新人演技青涩,这位在影视圈沉浮近30年的老牌导演,便将同样内容,远景、中景、特写,各拍一次;走位、力度、表情,各有侧重。熟悉各种套路的他,一秒不多拍、一镜不多给。从8时到23时,戏换戏、演员接演员,轮轴转,套拍完6个本子、42个分镜。

但这热闹,却来自无心插柳柳成荫。

用南浔区影视产业发展专班成员胡世明的话来说,根据《南浔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规划(2023-2025)》、《南浔区扶持影视产业发展十六条政策意见》,他们主要为服务“大戏”、打造“全域片场”。但盘活的1006个点位“空着也是空着”。正好去年短剧火爆,当地顺势吸纳短剧剧组近80个。

对此,胡世明算了一笔账:截至目前,南浔共兑现237万元财政补助,带动剧组在本地消费近亿元,“平均用1元财政撬动60元消费”。同时,好评追好评,也让南浔在影视圈打出了名气。看着满墙“专班动态”,“在此剧组,数量多得都贴不下了。”他喜笑颜开。

无独有偶,杭州临平推出“3个亿扶持”政策,成立全省首家区直属“影视协拍中心”,搭建微短剧拍摄基地“临影厂”;杭州余杭设立两亿元基金,加速建设网络微短剧审查分中心,全链路支持微短剧创作;绍兴的上虞e游小镇,也是直接推出政策,实现来虞人才首年“零元入住”……不少地方都拿出真金白银,推动短剧产业发展。

杭州临平“临影厂”短剧拍摄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除了政府,更多业内大拿高调入场:传统影视行业龙头企业如华策影视、柠萌影业,陆续开拍短剧;大牌如周星驰、王晶,直接下场。更有上游腾讯系阅文集团等,手握大量爽文版权,官宣下海;下游快手等大流量平台,带着破亿“老铁”用户,强势加盟……给本来就大火的短剧市场,再添一把火。

作为全国闻名的影视重镇,“去金华、进横店”成为不少短剧剧组首选——无数成熟制片、导演扎根于此,从适合的景、人到转场等,大小资源应有尽有,享受“一站式”服务。

老人带新人入圈,新剧促老剧更迭。

今年上半年,随着400余个短剧剧组的涌入,争分夺秒抢“人”抢“景”,横店影视城在加时——24小时运转不停歇的同时,也不断下沉加码——专门为短剧搭建拍摄场地。

下午三四点起床、晚上八九点谈事、凌晨三四点收工的“生物钟”已然不再。这个夏天,即便是烈日当头的正午,也常能碰见身着繁复古装的短剧演员,一手举着小型风扇,一手提着衣摆,小跑而过。

在片场上,横店更是一掷“千金”,现代片场青芒果、新天地,以及融汇古今的华夏文化园微短剧场景改造,也相继落了地。

“热门片场依旧抢手,需要提前几天预定协调。”横店影视剧组服务有限公司基地运营相关负责人周丰来不由感慨,短剧风口依旧,引无数人心驰神往。

玩法进阶

行行皆是“短剧+”

“与其说一分钟的短剧是剧,不如称之为信息流广告。”浙江秀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怿帆2020年入驻绍兴市上虞区e游小镇,从院线影片转型短剧的他,如此总结道,“这么短的时间内,故事的来龙去脉,都说不明白。”

有人说,流量的尽头,是带货。

2024年以来,短剧作为广告的一面,被众人相中。

华为推出“短剧大全”APP,在华为会员中心开启众测;小米发布招聘,以30万年薪找寻短剧编剧;今年定下涨粉目标1000万的“红衣教主”、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更是毫不避讳对短剧的欣赏,称企业卖的已不是产品,是瓜、是戏,“谁能留住用户谁便是赢家”。

“营销短剧”,浙江正当时。

见此热度,众多浙江直播电商,带着既能触达品牌方、又有庞大用户基础,还不乏现成主播作为演员“预备役”的优势,闻风而至。

“直播也曾鱼龙混杂,但历经阵痛期后,如今已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业内领军企业杭州无忧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雷彬艺直言,短剧的发展路径与直播相似,“短剧带货,将会是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在他看来,杭州作为“电商之都”,更要抢抓机遇,用好“短直共振”这一新手段。

浙江老牌家居家纺品牌“洁丽雅”三代、“毛巾少爷”石展承,这位头顶接班人光环、自带流量的网红,再叠玩法,交出首份亮眼答卷——

“我是一名出生于1999年的企三代,家里三代经商……按照小说剧情,我得和弟弟妹妹争夺家产……就当我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我二叔从英国回来了……”直播间里,他通过沉浸式带货,将自家品牌巧妙融入短剧,称自己业绩不突出、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功能是起到“强烈的对比作用”,节奏轻快、几经翻转。5万余名观众,在一片“好颠”“好爽”的欢声笑语中,让GMV(成交总额)超500万元,直接冲上当晚抖音带货榜第一、种草榜第二。

“这堪称当今传统品牌投放策略优化的典型。”业内人士坦言,如此鲜活讨喜、噱头拉满打造的IP,相比传统由logo和slogan组成的品牌形象,显然,前者更受消费者喜欢。

热钱,总是涌入最赚钱的行业。“游戏短剧”成为另一个争夺焦点。

但浙江天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郑超坦言,相比直接改编网文,互动影游门槛大有提高,“短剧游戏”,业内还在摸索。但这,在集游戏、动漫、影视于一体的e游小镇,“让大家找到了新的发力点”。

眼下,“短剧+”就好似曾经的“互联网+”,玩法繁多、遍地开花。“但文化,是其中捍不动的东西,最具竞争优势。”从业者无不表示,“文旅短剧”是趋势。

从《去有风的地方》到《繁花》再到《我的阿勒泰》,在剧集收获高口碑的同时,也为云南大理、上海黄河路、新疆阿勒泰带去大量的线下流量。影视剧与文旅似乎天然存在结合空间。

以金华武义为背景的文旅短剧《带你去个好地方》为例,为了让剧情特色更加明显,剧组从新闻热点、民生时事等资源中搜寻出50多个子话题植入剧情,苦辣酸甜又不失幽默的村民故事,让观众在笑与泪中认识了武义。

文旅短剧信息量丰沛,沉浸感强,在主线剧情外,有机会点燃隐秘的爆点,正如云南的民宿、东北的洗浴文化……不乏用低成本短剧成功复制长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盛况。

温州瑞安市曹村镇,作为荣获第33届浙江电视“牡丹奖”最佳网络微短剧奖《飞扬的青春》的拍摄地,春节期间镇域内的5家民宿集体爆单,进士宴等餐饮成了顾客点名的打卡消费项目,曹村镇全域游客接待比去年同期增长超30%。

搭上政策快车——今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后,各地广电行业、文旅部门批量行动,更是为短剧再添几分热度。

但无论何种“短剧+”,其中玩家不约而同拒绝了直接“切蛋糕”,而是选择用口碑和持续优质内容“做大蛋糕”。从业者无不表示:“不仅要当下有钱赚,更要赚长久的钱。”

热钱难赚

“吃肉者”少 “挨打的”多

盛况之下,短剧恍若跑通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新型商业模式。浙江资深圈内人士王刃转行短剧一年半,爆了不知多少部,最近一部《裁员裁到大动脉》,霸榜一周,日票房最高达1079万元。“但这,拍的300多部里只出了这一两部爆款。”他直言,这个行业90%都在亏钱,“大家只看到少数‘吃肉者’,没看见‘挨打的’才是多数。”

首先,爆才能赚钱。而如今,爆款越来越难,已成行业不争的事实。

嘉兴九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每月上新50部至60部短剧,其中20%左右会爆。“若无此番持续的内容供给,爆品无从谈起。”从业者坦言,但这仿佛又是悖论,当短剧大规模产出,爆款率必然会降。

浙江超元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杜雪江对此深有体会。从化工行业转行而来的他,交了不少“学费”。但花大价钱摸出来的规律——复刻爆款剧情、聘请爆款演员,蹭热点夺流量、靠数量搏概率,已然不那么管用。

“现在,先不说正当红的演员薪酬3万元一天,轮到演员的空档期,半年过去了……”杜雪江颇有些无奈,除了初期“赚了点小钱”,公司自制短剧业务尚处投入状态。“只能硬着头皮转型”,据他透露,下一步,公司将带上化工产业背景、揉进上虞当地特色,打差异牌试水。

短剧赛道,竞争日益白热化。如今,能不能爆的关键,在于花多少钱买多少流量。

“一般会先投1万元进行测试。”从业者说,通过前期投流、快速起量,若ROI(投资回报率)大于1.15,就继续投,因为投流带来了大于其金额的充值。如此循环,基数大了,利润就高了。直至ROI小于1.1停止。

如此投流成本,仿佛“无底洞”,从爆款短剧《无双》中可见一斑——这部生产成本不到50万元的短剧,上线48小时后,总投流便高达5500万元。

曾有公开报道指出,短剧行业分版权方、承制方、出品方、投流方四部分。目前,除去买流量的钱,整个短剧行业的毛利率基本稳定在17%。简而言之,如果一部短剧赚了100元,大约将83元给流量平台后,其余四方再分剩下的17元。

为进一步压缩成本,“以小博大”,做短剧,势必要比速度、抢时间。而此代价,是连轴转的工作。

“今天是最后一天,不能再拖了。”在横店华夏文化园,聚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一脸疲惫。摄制千余部竖屏短剧的他们,信心满满从湖北武汉远道而来,却因首次拍古装、吊威亚的经验不足,进度一延再延。为尽量按期收工,团队两天两夜几乎没合过眼。

为了吸引越来越挑剔的观众,短剧剧组借了院线级别的拍摄设备、租了繁复精美的服装道具,精细化后,成本从十几万元到五六十万元,甚至破百万元。

而与之相对的,越来越高的成本,并未带动用户付费意愿的提升。去年,还时常有“尝鲜”观众为短剧激情消费成百上千。一年过去,更多的是成百上千商家,用“跳楼价”打包售卖同质化、低流量的短剧。

但短剧毕竟周期短、反馈快,从业者称这是“花小钱、抓大势”——毕竟,根据艾媒咨询:预计到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其间一片蓝海。但显然,行业也还需要找到更多增长支点,也需要更清醒地入场搏击。

【名词解释】

短剧

2020年12月8日,广电总局在出台的《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给出“微短剧”的定义:网络影视剧中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剧集作品。业内人士多简称“短剧”。

早期的短剧,主要是爱优腾等平台推出的10至15分钟网络剧,只是时长变短,依旧靠版权加分账变现。后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涌现了时长3分钟的短剧,并在2023年,小程序短剧以单集1分钟更爽、更快的方式脱颖而出,靠广告投放,或观众直接订购、充值赚钱。

【记者手记】

“电子榨菜”不简单

还说短剧“又土又俗”?4年发展,短剧这一“电子榨菜”,早已不那么简单。

先说身边,天道好轮回,小时候偷偷用家中座机点播动画片的我们这一代,如今开始苦口婆心劝爸妈别再花钱充短剧:一部短剧需支付68元、128元乃至更高,堪比一张高配置院线电影票。现在的短剧已不只是离婚、退婚类的爱情狗血剧,更埋下寻亲向、中老年人婚姻向的新“钩子”,牢牢钩住这一代父母的腰包。

再说数据,根据知名移动互联网商业智能服务商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短视频平台短剧内容用户渗透率超六成,其中近三成用户为深度观看用户。其中,女性和中等消费能力群体显著增长。此外,各大平台纷纷扶持短剧版块,“短剧带货”成了各方争夺焦点。

短剧在今天,已渗透更多人群、融入更多行业,逐渐成了我们日常生活娱乐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经历快速更迭,如今的短剧也不能再被统称为“时间杀手”。

短剧的戏路,已不再局限于“霸总”,目前已加入文化的内涵,出现如《逃出大英博物馆》等精品,让观众在一声声“家国永安”的呼唤中,潸然泪下。

此外,短剧从最开始的低成本、被诟病,卷到现在,已进入制作费暴涨、各方“大神”入局的阶段,头部公司也开始卷起了服化道和画面质感。

虽然短剧,尤其是竖屏短剧,一分钟左右的时长,再怎么花心思拍摄、剪辑,设定起承转合,还是难以有媲美长剧的细腻故事情节。但经历打磨后的短剧,更像是一个被按了加速键的世界。观众通过精挑细选的精华镜头、精彩瞬间,感受其中或温暖或悲伤的情绪,在最短时间内充盈精神世界、释放精神压力。

但如此习惯,讲究短、频、快,颇有种“娱乐至死”之味。

这不禁让人想起尼尔·波斯曼在《技术垄断》中的一段话:“在手握榔头者的眼里,一切都仿佛是钉子;对使用计算机的人来说,一切都像是数据。”

剧场,一直是好内容的重要出口、现金流的主阵地。短剧亦如是。但如此大流量加持、大玩家入局的短剧,其中更大妙用,或许还在我们看不见的未来。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谢丹颖 杨振华 徐坊 苗丽娜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