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为旅游旺季,人潮涌动的旅游城市,热门景区(景点)、博物馆门票供不应求成为常态。有数据显示,7月1日至31日,贵州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38.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从全国各地抵黔旅客超过1000万人次,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同样是热门旅游打卡地的重庆洪崖洞,暑期日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
北京故宫、上海迪士尼、西安大唐不夜城、重庆洪崖洞、长沙黄兴广场、云南大理洱海、甘肃敦煌、湖南张家界以及贵州的一些景点,被网友称为是今年暑假“最堵人”景点。
随着大批游客的到来,城市的脉搏在炎炎夏日里加速跳动,热潮之下,一系列潜在问题浮出水面。热门景点前排起的长队,是城市的另一道“风景线”,它不仅考验着游客的耐心,也挑战着当地旅游管理、服务质量乃至应急能力。
这些问题,像一面镜子,映射出地方旅游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中,未能及时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在无声中诉说着旅游公共服务中被忽视的角落。
就在8月5日,由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利用3到5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完备、标准健全、运行顺畅、优质高效,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意见》指出了15项主要任务,涵盖优化旅游信息服务、完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强化旅游应急救援服务、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等五个方面。
旅游景区风光再好,“内核”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客流高峰期,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也可能因服务能力不足,让旅游目的地遭遇口碑滑铁卢。
优化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不仅仅是旅游体验,还有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杭州文旅依托“景区舒适度查询系统”,对重点景区客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对最佳出行时间给出动态建议;在停车问题上,系统对西湖景区热门景点周边的停车场车位实行动态监测,并进行停车场引导。
杭州正积极通过旅游公共服务“智”理迭代的推进与探索,缓解高峰期景区的客流压力,为游客带来错峰出行新方案,减少排队、等候、拥堵的时间。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