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史诗——读梁平波藏族题材国画长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8-04 06:35   

杭州日报讯 青藏高原。

那里闪烁着世界上最为丰富和耀眼的阳光,蕴藏着地球人类多少逝去的隐秘和对未来的畅想。这片古远和神奇的土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多少艺术家将生命的渴望、创造的向往投向那里。

1995年,梁平波随中央慰问团赴西藏,这是他首次踏上雪域高原。2001年,他再度随中央代表团赴藏。那时,他是一位领导干部,也是一位艺术家。

20世纪60年代初梁平波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世纪70年代初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强调扎实的写实基本功;中国美术学院强调中西融合的思想,强调形神与笔墨兼备的艺术追求,这两所中国艺术教育学府的一些基本教育思想,共同塑造了他的基本艺术气质。尤其是以中国美院国画系为代表的“浙派人物画”的风格追求,更是成为他的基本艺术精神。

梁平波毕业后,从事过美术编辑工作、宣传画创作工作,也从事过宣传部门的领导工作,他坚信文艺对人民、对民族、对国家的意义。

站在雪域高原的西藏大地上,梁平波更感到了天地之间的一股浩然正气,一种被阳光照亮着不凡的精神境界,一片如史诗般扩展开去的宽广视域,以及随着这种视域奔涌开来的创作激情。

他要画,将这宽广的草原、这悠远的民族、这浩瀚的生活和文化,绘成史诗般的画卷。

从西藏回来的梁平波按捺不住胸中的激情,从2001年7月份开始,在工作之余,利用清晨和夜晚的时间,一头扎进画室,他要用笔画出那些深深地感动着他的生息在世界屋脊的藏族同胞们。

藏族同胞深深感动梁平波的是他们的坚韧、纯朴、热情和豪放,而不是一味地沧桑。他要把他对藏族同胞的印象鲜明地表达出来,他要赋予藏族同胞一种深沉而又豪迈的形象,像高原一样辽阔,像雪山一样纯洁,像阳光一样炽烈。不论是高举转经筒的老人,还是怀抱婴儿的妇女;不论是马背上剽悍的骑士,还是喇嘛,梁平波都一丝不苟地从收集的素材、资料中找到模特,然后倾注热情,刻画下来。全画众多的人物,形象生动,自然而丰满。他琢磨这些人物,与这些人物“谈心”,然后把自己的乐观和激情融化在这些人物的形象上,表现出来。

为了达到这种浓厚而又深沉的效果,梁平波大胆使用了多层而又强烈的笔墨手法。他把墨色一层层地往上叠,像刻画山石一样刻画着这些人物。尤其在手、脸的处理上,下了很多功夫。高原人群风吹日晒所特有的皱纹,那坚韧而挺拔的骨架,那沉稳而自信的神态,格外吸引着梁平波。他醉心于这些形象的刻画,用不同的皴法,不拘一格地塑造着这些个饱经风霜的面庞,镌刻这些个不同的性格形象。另一个主要表现方法是利用光。画家把他在青藏高原上的“光感”——那种强烈而又富含紫外线照射时的感觉,既照射着画卷中运动的人群,也照射着画卷外阅读的我们。有时,他甚至用逆光来强化形象的分量,从而赋予他们一种生活强者的形象。他笔下的人物饱经沧桑,却没有痛苦状;充满岁月的斧凿痕迹,却没有夸张的悲怆感;诉说由衷的祈求,却洋溢着生活的热望。

史诗般的生活,史诗般的画卷,这是反复激励着梁平波的念头。雪山草原的独特风光,壮丽而又奇特的宫阙、庙宇,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他原先的计划是画两幅丈二匹的长画,但是,当笔从这纸面上铺陈开去,当眼光和激情随着藏族同胞在雪山草地活动起来,就一发不可收了。在强烈的创作冲动之下,他夜以继日地画了9幅,连缀而成32.4米长、1.4米高,187个人物的巨幅长卷。

整个长卷铺陈开来,让人有一种置身其中的强烈感觉。长卷的构图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是前排和全身的特写人物,有庄严仪仗,有载歌载舞的欢乐人群,有围坐火塘烧酥油茶的妇女,有专心致志镌刻经文的石匠,有剽悍的草原雄鹰。这个层次的人群横向地蜿蜒伸展,构成长卷的主旋律,组成了雪域的藏族同胞真实而动人的代表。他们或站成一排,或围坐一圈,或凝视画外,或回望群山,形成了有张有弛、有紧有松的基本大节奏。梁平波很注意将之融合成大的墨块结构,突出不同的构图韵律。

在这一层次的后边,是远处的人群、奔走的牛羊、飞驰的骏马和苍莽的雪域群山。由这些内容组成的第二层次,穿梭在第一层次的节律转合之处,真实地再现了雪山草原的情景和那浓浓的藏族生活风情,并将长卷的空间从我们的脚下,推向画面深处,推向雪域高原。

第三层次是金色的藏文经文。这祈求幸福和祥瑞的经文在空中穿行,散布出一种特殊的文化气息,和这山川、人群、牛羊一道,传达出藏民族独特、丰富的精神世界。这金灿灿的经文有如闪烁的光斑,强化了现实精神界域希望和阳光的主题。

望着这幅长卷,我感到了梁平波所倾注的心血,所倾注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很多同类的题材不同,这幅长卷充满着乐观的生命信息,生机勃勃的壮阔生活场面,生动地体现出梁平波忠诚地实践党的文艺思想,以蓬勃向上的精神激励人,以生命强者的意志鼓舞人,以民族团结的道理教育人,以丰满生动的艺术形象感动人的追求,在展现藏族人民当代精神风貌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幅长卷不仅是他艺术道路上的一件代表之作,也是近几年浙江人物画中热情讴歌时代生活、展示史诗般画卷方面不多见的力作。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