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马背上”的城市较劲,杭州如何跑出重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9 06:38   

杭州日报讯 由于要在亚运文明驿站担任志愿者,桐庐人汪建兴去年错过了家门口的亚运会马术比赛。上周末,老汪带上微单相机和手持设备,一头“扎”进了杭州马术中心。“我很喜欢摄影,难得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多拍点留念。”

老汪说的“机会”,指的就是刚刚闭幕的2024第二届杭州(桐庐)国际马术公开赛。为期三天的比赛中,超过500对人马组合陆续登场,为8个冠军奖项展开争夺。最终,独得五冠的知名骑手姜志祥成为最大赢家。

伴随着赛场上铿锵有力的马蹄声,全国“马圈”的目光又一次聚焦杭州:赛事首日,2024中国·桐庐马产业发展推介会隆重召开,一大批马产业新项目花落桐庐,让桐庐“马术+”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杭州加快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提供新动能。

不产马、不养马,没有祖传马基因的桐庐,近年来如何做到“马力全开”?马产业的异军突起,又能为杭州在城市竞争中塑造哪些“马上”优势?

亚运机遇+产业转型 桐庐“一马当先”

从杭州市区前往杭州马术中心,“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的标志不时出现在路旁;接近桐庐县城高速入口,一座名为《跃·桐庐》的骏马雕塑闯入视线,全面对外展现桐庐“策马前行”的决心。

桐庐的“马术史”并不悠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部杭州第19届亚运会马术项目的筹备史:2015年9月16日,杭州获得第19届亚运会举办权;翌年,桐庐正式启动亚运会马术项目申办工作。

之后的两三年间,围绕“项目选址、无疫区条件、方案可行性研究”等多方面的比选论证,2018年12月,杭州亚运会马术项目最终确定落户桐庐。同年,桐庐马术项目正式启动筹建。至今,桐庐与马结缘刚近十载。

作为全程参与者之一,桐庐县马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综合协调组组长、瑶琳镇镇长邹建华在近年间快速成长为“马圈”专家。

“发展马术,桐庐有其独特优势。”邹建华谈到,拥有世界级山水空间的桐庐,仿佛一个天然运动场,非常适合马术比赛的开展。去年的亚运会,随着中国队在桐庐实现41年金牌“零的突破”,“潇洒桐庐郡”在“马圈”的名头也一炮打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把马术作为一个特色,将它融入桐庐的文化、体育、旅游、农业休闲等产业领域中,丰富产业内涵。”邹建华补充道。

发展马产业,也是桐庐着眼长远、加速转型的一记新招。

作为“世界笔城”和“针织之乡”,桐庐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制笔、针织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当前,杭州市委赋予桐庐“努力成为杭州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新定位新使命。

重任在肩,桐庐要如何挖掘更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马术+经济”的发展思路提供了一种转型“新解法”。

链条长、涉及行业多、产业带动能力强,这是业内对马产业的普遍认知。2020年,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这也是我国首次就马产业提出的发展规划,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我国将力争初步形成现代马产业发展的框架和体系,实现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提升。

抓“风口”,考验的是决策者的全局视野。在马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桐庐先行一步。

做深三篇文章 围绕“马术+”桐庐“马力全开”

从属相来看,1968年出生的李赞应该算属猴。

为什么说“应该算”?因为朋友总是调侃他:“肯定是晚生了两年,你应该属马。”

从乌兹别克斯坦的深山到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赛马场,这些年来李赞跑遍了中亚各国,只为找到心中的那匹“神驹”:阿哈尔捷金马。

这种马又称汗血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

在土库曼斯坦,汗血马是国宝,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大熊猫,想直接买到名马非常难。李赞另辟蹊径:买母马。

2013年12月,汗血马“虎皮”怀胎11个月后,诞下一子,浑身珍珠白,名“玉龙驹”。

“玉龙驹”光临桐庐。

上周,“玉龙驹”和其他9匹汗血马来到桐庐。在赛前的2024中国·桐庐马产业发展推介会上,李赞介绍,目前他的盛世图腾马文化有限公司已经培育了142匹汗血马。“接下来我们将和杭州马术中心达成合作,将汗血马基地落户桐庐。”

除了汗血马基地,桐庐开元森泊旅游度假区目前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用6年时间分三期开发,融合‘乐园+酒店+马术运动’三大主题,串联整个瑶琳仙境旅游片区。”开元文旅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赛事、文旅、特色产业,这正是桐庐在“后亚运”时代做深“马术+”的三篇文章:

赛事方面,桐庐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把杭州(桐庐)国际马术公开赛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文旅方面,作为中国最美县和长三角最佳短途旅居目的地,桐庐正以杭州马术中心为核心,在瑶琳镇打造一个中心、两大板块、八个布点的马术空间;特色产业方面,桐庐与香港赛马会和德国奥运马术冠军家族莎夫霍夫集团合作持续深化、达成首轮两个批次的境外马匹交易业务……

三条“战线”全面开花的同时,桐庐还严格遵循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创新推出了关于支持马术赛事引育、投资项目落地、专业人才成长等6条产业政策,向全国“千里马”抛出“橄榄枝”。

“以马为主线,桐庐已串联起繁育、赛事、交易、培训、文旅等马产业发展的业态版图。”中国马业协会秘书长岳高峰认为,桐庐这一轮产业政策落地,将向市场主体发出更加明确的信号,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来到桐庐,续写“马上精彩”的后半篇文章。

“马背上”较劲 杭州手握哪些王牌?

第二届杭州(桐庐)国际马术公开赛已经画上句号,但国内围绕马产业的城市较劲早已展开:

北京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便大力发展马产业,北京马术协会成立已超30年,北京马术大师赛去年也在“鸟巢”重磅归来;

上海从2014年起举办环球马术冠军赛,投用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广州以2010年亚运会马术比赛举办地从化马场为中心,大力推动大湾区马产业发展,去年从化马场马匹存栏数首次突破500匹,创历史新高;

除了一线城市,诸多“二三线”城市也把马产业发展提上日程:

2020年,呼伦贝尔市制定《呼伦贝尔市现代马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八项重点建设任务;安徽砀山、石家庄无极县,也都在马产业上各自布局、差异化发力。

这一轮城市“跑马”中,杭州又手握哪些王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杭州刺史白居易在西湖边体验“Cityride”的场景;马市街、马塍路都是杭城有名气的古巷,随着南宋在杭州定都,养马、用马之风在杭州流行,马市街一带,就是杭州最大的一处马市;杭州的十大城门中,凤山门,明代民间多称正阳门,明清时有“正阳门外跑马儿”之谚。

除了悠久的“历史渊源”外,不断腾飞的经济也让杭州近年来吸引了一大波“马圈大事”落地:2018年,国际马产业峰会在杭州召开,21个全球马业发达国家的代表齐聚西子湖畔;2019年,黄龙体育中心承办浙江省马术总决赛暨全国马术公开赛,这也是黄龙体育中心20年来首次举办马术赛事。

目光转到民间,创立于2009年的杭州市青少年马术夏令营今年进入第16年,这也是国内历时最久的马术夏令营之一……

事实上,作为为数不多的贯通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现代马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生长”的产业。去年,杭州GDP突破2万亿,城区人口突破1000万,跻身国内超大城市阵营,这些都为杭州“跑马”提供了加速度。

国内唯一长期报道马产业的报纸《新世纪体育报》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马产业的发展水平确实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杭州的经济基础雄厚,不过到底能吸引来多少人投入马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还要靠政府的相关措施来引导。”

对此,杭州也早早开始行动。

年初,杭港马匹体育运动发展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成功举行,会议提出,杭港两地要充分释放杭州亚运会红利,深度开拓合作领域,杭州将与香港赛马会保持密切合作,促进马匹体育运动在杭州长远发展;

此外,杭州出台了《关于放大亚运效应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打造系列龙头赛事和品牌赛会,同时杭州市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也于今年正式成立,这些都为杭州发展马产业及其他体育产业注入了“强心剂”。

体育产业的比拼,也是城市竞争力较量的缩影。就在昨天,杭州又“官宣”了一项重磅赛事:9月17日至9月24日,杭州ATP250网球赛将在杭州奥体中心举行。毫无疑问,这一赛事的落地,又将为杭州在全国城市竞争中增添一枚有力砝码。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史俊杰 陶元 桐庐微融圈 彭想 雷燕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