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主演的《玫瑰的故事》热播 亦舒笔下的原著,故事比电视剧更炸裂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6 07:36   

告别了清新治愈的阿勒泰,迎来了明艳灿烂的黄玫瑰,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热度不减。

《玫瑰的故事》最近热播,刘亦菲主演的黄亦玫出身书香门第,天生丽质、众星捧月,一出场无论男女都会为之倾倒。这是一个关于女性独立和成长的故事,女主角美丽、独立、自信、带刺,正如玫瑰花一般娇艳,她与四位不同风格男性的感情羁绊,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

这部电视剧的原著是亦舒的《玫瑰的故事》。和电视剧相比,小说中的黄玫瑰(电视剧改为黄亦玫)的感情经历更为炸裂。

原著中的玫瑰:四段爱恋,两次婚姻

《玫瑰的故事》首次出版于1981年,讲述横跨20年的女性成长史。书中的女主角黄玫瑰拥有倾城的容貌和聪慧的头脑,先后有九个男人爱上了她。“遇上方知有,斯人若彩虹”,原著从玫瑰的大哥黄振华、追求者溥家敏、女婿周棠华、继子罗震中四个男性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串联起了黄玫瑰和多个男人的感情纠葛。

黄玫瑰的一生,是爱与被爱的交织。但《玫瑰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选择与成长的故事。亦舒擅长以简练文笔书写动人故事,开启了现代女性独立爱情观与价值观,影响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城市女性。她倡导人生是一种体面,要以自爱自立为本。读亦舒,活得通透,想得明白。作者通过塑造玫瑰这一形象否定传统的从一而终的观念,强调女性在爱情中应有精神空间,并且独立自主和满足自我。

黄玫瑰出身富贵之家,因貌美而追求者不断,同时也给她带来诸多烦恼。她17岁时爱上有未婚妻的庄国栋,选择当好男人的庄国栋把两人的爱情当作一场邂逅,仍与未婚妻结了婚。玫瑰伤心欲绝,她的哥哥黄振华决定将她送到美国。在美国长大的玫瑰拒绝回香港,母亲为她的改变而高兴,为了母亲,玫瑰选择嫁给一个平庸的美籍华人方协文,还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儿。直到母亲去世,玫瑰与丈夫离婚,返回香港。

溥家敏是黄振华的得意门生,负责为玫瑰重修老屋。他一见玫瑰便爱上了她,当即决定放弃未婚妻追求玫瑰。玫瑰自然知道溥家敏的心思,她却泰然自若只拿他当弟弟疼爱。一次偶然,她为了装修之事去找溥家敏,却听到了溥家敏哥哥溥家明的提琴声,她爱上了这个男人。溥家敏看到哥哥和玫瑰幸福的样子,只得退出,和未婚妻咪咪结婚。溥家明身患绝症,玫瑰要和他结婚,溥家明不肯答应,她便不顾一切陪着溥家明度过生命的最后三个月。经历了多段感情纠葛后,玫瑰最终认定,与她白头偕老的伴侣是罗德庆爵士。

原著作者亦舒: 香港才女,倪匡妹妹

写出《玫瑰的故事》的亦舒,从少女时代就开始写作,一直笔耕不辍。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9月25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20世纪50年代来到香港。

亦舒在家中排行第六,上面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是她的四哥。1962年,倪匡帮亦舒的三哥找了一份在杂志社撰写学生日记的工作,稿费不菲。无奈三哥对写作毫无兴致,十几岁的亦舒毛遂自荐:我来写。她的第一篇小说《暑假过去了》刊登在《西点》杂志上,被编辑冒充家长追到学校约稿。确定用文字能够养活自己后,她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进入报社当记者。每天在跑现场和写新闻的工作中忙忙碌碌,空余时间写小说、散文、杂文、报纸专栏。

出道以来,亦舒出版作品300余部,代表作有《玫瑰的故事》《喜宝》《圆舞》《我的前半生》《朝花夕拾》《天若有情》等。其中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如《我的前半生》《承欢记》《流金岁月》等。她笔下的主角们,有着沉鱼落雁般的容貌,穿着白衬衣搭配卡其裤,绝杀职场。她们清醒,她们掷地有声,她们从未出“洋相”。

亦舒在作品中强调女生要自重自爱,然后爱人,“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她希望大家看清生活的真相,然后勇敢前行。“风景这么好,我们的生命还有很长一截,路的确是弯曲一点,但有什么关系?我们终会到达罗马。”

倪匡曾谈起亦舒的作品,“我写科幻,可以天马行空,她写的只是两个男的,一个女的,或者相反,三个人来来去去写了几百本书,真是本事。”

亦舒感情经历: 性格刚烈,敢爱敢恨

亦舒的感情生活同样耐人寻味,媒体称她“未婚先孕,插足闺蜜感情,拒与儿子相认”。

17岁那年,亦舒遇到画家蔡浩泉,倒追对方。以为爱情就是一生一世的亦舒提出要和蔡浩泉结婚的请求,父母不同意,以死相逼,最终拿下一纸婚约。结婚前的爱恋有多热烈,结婚后的吵架就有多激烈。三年婚姻,消耗了所有力气,两人经常为钱吵架,为蔡浩泉的酗酒而争吵。刚烈的亦舒更为他“喝了三辈子可能才喝得完的酒”,脾气越来越暴躁。原本就不被看好的婚姻,在儿子蔡边村1岁那年戛然而止。

离婚后,亦舒和演员岳华有过一段感情经历。据说岳华原本的女友是郑佩佩,而亦舒是郑佩佩的好友,所以才有了她“挖闺蜜墙脚”的说法。这段感情最后也闹到鸡飞狗跳,以分手结束。40多岁的时候,亦舒遇到现在的丈夫,之后移居加拿大。

亦舒儿子蔡边村11岁后,亦舒就再没联系过他。后来,蔡边村成为一个导演,拍摄了一部《母亲节》,记录自己寻母几十年的经历。当时,44岁的蔡边村公开呐喊,想见母亲——纪录片的结尾,蔡边村意外地在温哥华拍到亦舒。

对于不认儿子的解释,或许早已藏在亦舒的小说《妈》里:“你的父亲已经浪费了她的前半生,你又何苦再来浪费她的后半生。”当然,亦舒也在微博上吐露心声:“小宝,相信我,我是爱你的。”

读原著《玫瑰的故事》,发现爱与不爱,是自由也是勇气,像极了亦舒轰轰烈烈而又特立独行的前半生。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