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湖边的清波门,穿越南山路,往东走进清波街第二个十字路口便是蔡官巷。蔡官巷23号,诞生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
关于林徽因出生地,一直有着两种说法,有人认为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吴山脚下的蔡官巷23号;另一种说法则是,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杭州陆官巷的林家大宅里,1909年迁居蔡官巷的宅院,林徽因随祖父母、姑母等居住在此处。
但不管哪一种说法,才女的童年,藏在杭州市井中。
昨天,是林徽因诞辰120周年。
在杭州寻找林徽因的足迹
至今依然有居住在林家故居附近的古稀老人回忆起她当年的居所:“彩色玻璃的大房子,还有一口井,很气派。”
直到8岁后,林徽因才跟着父亲林长民,先是到上海,后又定居北平,很快她又远赴欧洲,邂逅徐志摩;后又跟梁思成双双赴美留学,林徽因才与杭州渐行渐远。
为了纪念这位“杭州的女儿”,2006年8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在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为林徽因建造了一座纪念碑。镂空的黑色碑面中呈现出身穿白色衣裙的林徽因剪影,完美融入身后西湖的湖光水色之中。
林徽因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古建筑的保存和修复奋斗,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考察古建筑,是中国建筑学科奠基人之一。她还参与设计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改造了景泰蓝,还留下了不少传世文学作品,尤其是那首著名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虽少小离开杭州,但杭州美丽的山山水水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杭州风土的描写和赞颂。
这片西湖山水,也从未忘记她。这个端午假期,杭州很多文人墨客自发举办“纪念林徽因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年活动”,来纪念这位才女。
她和梁思成量过
六和塔里的每个斗拱
林徽因是父亲林长民和母亲何雪媛结婚8年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备受疼爱。
翰林出身的祖父林孝恂,也是非常欣喜,为她从《诗经》中精挑细选出了名字“徽音”,典出《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后斯男”,林徽因直到长大发现有一位同名的男性作家,才改名徽因。
林徽因祖籍福建闽侯,林家是一个累世官宦、簪缨不绝的大家族,源于闽侯而世居福州三坊七巷,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闽侯林家”,其家族中另一位为世人所知的著名人物,是晚清重臣林则徐。
写下《与妻书》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是林徽因的堂叔。
晚清时,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宦游来到浙江后,因为喜爱杭州的山水,便在杭州城中置业,然后举家搬迁来到杭州。
在林徽因的人格成长过程中,对她影响最深的,是她的父亲林长民。林徽因自小聪慧被父亲寄予厚望,在外治学的父亲时常给林徽因寄送家书,“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林徽因更是从小将父亲视为“偶像”和目标。
林徽因童年启蒙教育的具体执行人,则是大姑姑林新民。林新民出嫁后,仍常年住在娘家。林徽因异母弟林暄曾回忆:“大姑姑比父亲大三岁,为人忠厚和蔼,对我们姊兄弟亲胜生母。”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30岁的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回到杭州,还认真制订了一个关于重修六和塔的计划。可惜的是因日寇入侵,该计划最终未能实施。
那一年,梁思成、林徽因在杭州呆了10天,六和塔里的每一个斗拱,他们都一一量过,再用这个尺寸、用材和《营造法式》对比。最终他们得出结论:现存七层砖砌塔身的形制、用材、体例、浮雕图案都符合《营造法式》里的规制,为南宋原物。
选修建筑系的林徽因
成了建筑系的助教
上个月,林徽因因为迟到的学位证书,上了热搜。
这一事件,也让大家重新认识林徽因的另一面。
1955年,林徽因因肺病早逝,她的墓碑上只刻了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她用自己的一生证明,她是一位真正的建筑师。
不久前的美国当地时间5月18日18时(北京时间5月19日上午6时),在202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宾大正式向1927年从该校毕业的美术系学生林徽因颁发建筑学学士学位,以表彰她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先驱的卓越贡献。
林徽因外孙女、梁再冰之女于葵女士代表林徽因接过了这份迟到近百年的学位证书。
林徽因和梁思成1924年秋入读宾大,当时都想攻读建筑学位。但彼时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只好在美术系注册。
在即将出炉的新书《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中,于葵详细回顾了林徽因当年就读宾大的过程(有删节):
1924年秋,林徽因、梁思成与陈植三人一同抵达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陈植都顺利地注册入学,成为宾大建筑系的学生。而林徽因被告知该校建筑系“不收女生”,理由是“建筑系学生经常要整夜画图,女生无人陪伴无法适应”。因此,林徽因只好转而成了美术系的一名学生。过去,我们家里人一直认为,林徽因是满怀希望,直到抵达宾大时方知“建筑系不收女生”,同时受到意外打击。
后来,我们从宾大了解相关细节,才知道情况并非如此。林徽因在前往宾大注册之前就已经明确知晓“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曾先后通过中国妇女留学委员会和美国大使馆给宾大写信,提出希望进入建筑系,然而她两次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复。她是有备而来,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硬闯”的!
在交谈中,我们和宾大的教师们都觉得,林徽因当年的“抗争”还是颇有技巧——由艺术专业入校,走“曲线救国”之路,绕着圈子再返回建筑系“选修建筑学”。说她是“选修”,其实林徽因的选修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建筑课程(除了男体写生和入工地现场等课程不被允许外)。学院评估机构认定她“成绩甚至优于同班优秀的男生”。
2007年,我曾同央视编导胡劲草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找到了林徽因、梁思成当年入学注册的档案。看到林徽因的成绩单上记录着不少“D”,我不觉微微皱起了眉头。档案管理员见状笑着解释道:“别紧张!‘D’代表着Distinction(杰出),也就是最好的成绩!”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宾大档案显示—— 从1926年至1927年,在宾大求学的最后一年,林徽因这位非建筑系学生竟然受聘为“建筑系助教和建筑设计的业余指导教师”。
于葵执笔的这本《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书中大量家藏珍贵影像、文字史料都是首度公开面世,更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切入,真实、客观、立体地再现了林徽因的风采,还就涉及林徽因生平思想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解说或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林徽因传记领域的某些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