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还没到,西溪湿地里已经有人在准备龙舟赛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22 16:57   

橙柿互动消息 5月初到6月的周末,去西溪湿地走一走,很容易就会被锣鼓声吸引。

蒋村龙舟胜会即将举行,近日,在西溪湿地,村里的精壮小伙握桨争渡,劈波斩浪,为端午的龙舟赛事备战训练。

端午前一个月,蒋村龙舟队微信群和天气一样热和起来。有人提议,周末龙舟下水,很快,一群人响应。

俞国彬,土生土长的蒋村人,37岁,是一名互联网从业者,也是他们村龙舟队的主力队员。

俞国彬和龙舟队员们是一起光屁股长大的玩伴,平日里,大家各忙各的,也只有每年这个时候,才不约而同地往西溪湿地赶。

“一些应酬都推了。”俞国彬说,甚至外出的人也要回来,这是村里的重要“节日”,比过年还热闹。

上周末,我跟着俞国彬,见证了端午龙舟赛的赛前训练。

过去,赛龙舟的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每年的农历四月廿四至五月十三,有“舌老(眼馋)龙船廿四看”的传统,在此之前是不允许划的。

随着时代发展,龙舟训练时间上不再严格限定,只是龙舟下水还是沿袭了传统,供龙王、吃龙舟酒。

龙舟下水有个仪式,放炮,给船套上龙头。

炮声、锣声、鼓声、号子声,热气腾腾的,船下水,目标是老地方深潭口。

古云:“深潭口,非舟不渡,闻有龙,深潭不可测。”这里水深、河道宽、且长,河道交汇处,岸堤上也好站人,是龙舟赛事的绝佳处。

西溪湿地“龙舟胜会”,有记载西溪龙舟竞渡始于唐代,盛于南宋,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被御封为“龙舟胜会”,从此声名远播。

现在,蒋村、五常的龙舟胜会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老人说,西溪蒋村、五常的龙舟胜会是为了敬请一条深潭小龙。

四镇(古荡、留下、三墩、仓前)八乡(良渚、勾庄、祥符、西行、蒋村、五常、何母、闲林)的船都来了,各地的游客也来了,水面和岸上呼应,一个尽力,一个尽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俞国彬的龙舟队叫“王家桥青年”,一艘龙舟,可乘二三十人,有把控龙头压首的,有分列两边划桨的,有摇旗的,有敲锣打鼓的,一条船满满当当,大家各司其职,俞国彬在队伍里负责船尾押尾控桨。

训练的目的在于让队伍在比赛时整齐划一,口号、发力、方向要齐整,形成整体劲,这样才能又快又准。稍有偏差,输了比赛,还会沉船闹笑话。

俞国彬有30来年的划龙舟的经验,他说,一年一度的划龙舟,是群体记忆,老人小孩都喜欢,一起长大的玩伴,都是泡在水里长大的。

“氛围感真的好。”俞国彬说,近两年,龙舟赛事越来越有声有色,这是一项民间传统活动,加上地方文旅的支持,越来越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来源:橙柿互动  作者:记者 刘抗 摄影 江玥  编辑:高明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