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每到5月,凤凰花开,骊歌响起之时,我们总会迎来收获的季节,又一批学子收获满满,从学校毕业了。
不过,摆在毕业生眼前的依然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就业。
从此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的会议上,我们了解到,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就业话题可谓是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这其中,也包括了众多艺术相关的学生。
中国美术学院学工部部长韩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确实感到了就业寒潮的寒意,今年的就业情况进展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呈现迟缓的局面,压力很大。
艺术生的就业情况怎么样,本期我们来关注这个话题。
4月17日,求职学生在双选活动现场查看招聘信息。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就业压力大,更加“求稳”
智联招聘在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面向2024届毕业生的问卷调研显示,想在国企工作的应届生比例连续5年上升,今年达48%:47.7%希望进入国企工作,占比排名各类型企业之首;其次是国家机关,占比14.7%;期望进入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为13%、12.5%、10.7%。从求职考虑的因素也能看出,应届毕业生对工作稳定性的重视度在提高。调研显示,2024届求职毕业生中,51%认为“稳定最重要”,比例仅次于“薪酬福利”(71.2%),位列第二。与去年相比,认为“稳定最重要”的比例提升10个百分点。
毕业生期望进入国企和民企的比例变化,选自智联招聘
不久前,本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起了一个小调查,在投票中,我们可以看到,已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占到57%,选择继续深造和观望的占43%,进入企事业单位(包括公务员、教师、文博系统等)的占65%,进入私企(包括私人画廊、艺术机构)和自主创业(开培训班等)的人数占到20%,自由职业者为15%;而关于自己的工作与专业是否相关,48%的人表示有一点关系,13%的人表示毫无关系。此数据仅代表美术报自己的调查,但与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调查数据基本吻合。
面对充满不确定的宏观环境,毕业生找工作的“求稳”心态在持续加重,更希望以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提高生活质量和抗风险能力,因此博物馆、美术馆、各大高校、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等岗位成为“香饽饽”,“铁饭碗”受到追捧。不过,今年将从书法系研究生毕业的张同学表示,要端上这只“铁饭碗”也不容易,至少据他了解,他周围的同学没有成功“上岸”的。
韩亮表示,今年学校组织了以“考公、考编”为目标的职业发展训练营,这是由各个二级学院主动提出来的,往年几乎没有收到过这样明确的需求。
此组数据来源于美术报5月12日官方微信调查
就业多样化、个性化
艺术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记者也查询了往年国内知名美术学院的就业质量报告。
202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情况,选自《中国美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国美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显示,毕业半年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以文化艺术类、设计类、互联网类、建筑规划类、文化传播机构、教育培训类机构为主,主要集中于各类民营企业,占比49.44%。签约政府机关、国有企业、高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教育单位的毕业生人数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超过21%。杭州、上海、江苏、广东、北京及浙江省内杭州周边等省会发达城市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向,占80.9%。
2023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个职业分布,选自《天津美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天津美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行业布局与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相契合:毕业生主要流向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6.29%)、教育(24.00%)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1.14%)。毕业生主要选择在天津市外就业(58.22%),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其中,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市内就业占比分别为35.50%、57.96%。此外,市内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天津市,占比为41.78%。
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选自《中央美术学院2022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就中央美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来看,教育业(35.1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6.1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89%)是就业人数最多的前三个行业,教学人员、文学艺术工作人员是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职业。
综合以上的几个案例来看,美院毕业生大多选择文化艺术机构、博物馆、美术馆、教育机构、设计公司等多种类型企业和机构任职;就业时往往会选择经济相对发达的一二线城市。
此组数据来源于美术报5月12日官方微信调查
不过,专业不同,差距也很大。设计艺术类毕业生大部分会选择去艺术设计类公司、广告类以及网络科技公司做设计。“设计类学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中有不少亮色,今年举办的几次大小招聘会上,工业设计类和游戏类岗位受到毕业生青睐。”韩亮介绍到,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充裕的就业岗位,工业设计类人才需求较大,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走入各大艺术院校进行宣讲,储备人才。网络游戏公司因提供优厚的待遇,如知名企业米哈游、网易游戏等对青年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就业训练营、校招宣讲会报名热度很高,成为就业季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但是纯艺术的专业,就业方向基本上还是原先那些。
“缓就业、慢就业”情况不在少数
“今年的就业市场十分不景气,想找一份薪资待遇不错、体面的工作很难,”今年将从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的郑同学告诉记者,“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工作,是真的没有岗位”。
美术院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趋势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同时,“缓就业、慢就业”情况不在少数。慢就业是指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的“暂时性不就业”状态,具体表现为部分毕业生选择游学、考研考公或者创业等方式来延缓就业。这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也不是中国特有的。
此组数据来源于美术报5月12日官方微信调查
据智联招聘的问卷调研显示,应届生慢就业的比重从去年的18.9%增长到今年的19.1%。就中国美术学院而言,“慢就业、缓就业”的人数也占毕业生的10%以上。
具体原因也不难看出,如就业形势不明朗、职业规划不清晰、就业期待值过高、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个人想继续深造等。据了解,在不就业、缓就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备战二次考研或申海外院校。
“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对于就业岗位期待值偏高,对于自我定位与职业规划并不明晰,中小企业又难于成为备选项,以至于错过了不少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家庭的财富积累使毕业生父母能够持续地给孩子提供生活来源,可以接受孩子缓就业、慢就业,甚至不就业。”韩亮表示,艺术生的家庭从小培养孩子艺术学习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等于说完成一定程度的筛选,相当一部分家庭对子女缓就业、慢就业有较高的接受度。“当然,我们也在尽力做学生的工作,让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抓住机会先就业。”
“我们也提出了‘先就业,后择业’,”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也表示,找工作当然一步到位最好,但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希望美院的学生在没有找到最理想的工作岗位前,也能自食其力。
学校各出其招,助力就业
就业一直以来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环境,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26条举措,要求各地各高校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们看到,各地各高校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通过多种形式的措施尽可能地为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岗位。总的来看,主要措施可以分为“引进来、走出去”两种途径:“引进来”主要针对企业。日常由校方层面做好与企业的关系维护,毕业季时学校增加招聘会频次,引进更多企业进入学校开展招聘会、宣讲会,让毕业生有更多岗位选择;鼓励校友企业回校招生等。“走出去”则是侧重于让学校走出去、让作品走出去。
4月26日,西安美术学院举办2024届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艺术类联盟春季招聘会,双选会分为两个会场,主会场位于弘美广场,招聘岗位多样,分会场位于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主要针对学院特殊教育毕业生,专业需求以工艺美术为主,两个会场共有200家用人单位现场参会招聘,提供岗位6000余个,吸引了3000余名毕业生到场应聘。
5月10日,中央美术学院举办2024年“院长带看毕业展”活动,邀请相关行业用人单位代表到校,由学校及各院系领导带队观看2024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向用人单位推介毕业生。110余家文化艺术行业企事业单位的200余位代表到校开展深入交流。当天下午,学校各二级院系与来访用人单位开展“访企拓岗”交流活动,通过参观院系、工作室、座谈等形式,向用人单位介绍本院系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历年毕业就业情况等。用人单位对所属行业基本情况、发展趋势、招聘需求等进行了说明。“各个院系给今年的毕业生召开专题会议,建立一人一档,辅导员和专门负责就业的老师一一落实。”王晓琳表示,学校还发动了工作室老师、研究生导师和专业老师等,共同为毕业生搭建平台,提供更多更好岗位。与此同时,学校也在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活动,把创业变成就业“前奏”,让学生具备创业能力,以便在求职时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优势。
韩亮告诉记者,在就业方面,学校主要有三方面动作,一是升级就业管理服务政策体系,二是压实教学单位的主体责任,三是适应灵活就业的大趋势,推动艺术作品向产品甚至向商品的转化。“现在就业不仅仅是思政线的事,学校层面校领导主抓,二级学院层面书记、院长们主抓,往年一直在做的招聘会,从去年以来频次开始加密,今年还组织了首次美院校友企业的招聘会,”韩亮介绍到,今年以来,学校层面共接洽了27家知名企业开展进校招聘宣讲,院系自行联系对接的也有不少。他们还积极主动地走企访岗,上门去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与建议,建立了就业吸纳量大的“金名单”,维护好重点企业,拓宽企业招聘的渠道。
此外,和其他很多专业的同学不一样,艺术院校的学生往往都有作品产出,学校通过搭建多样化的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宣传,由学校为学生背书,促进作品的成果转化,既符合市场需求,也符合学生意愿。据了解,其中包括申报奖项、申报专利、作品售卖等多种形式。
“我们正在积极推动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下的创业培育,设置创新培育奖,即将来临的毕业展是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契机,强化毕业创作作品的成果转化力度,全员动员共促就业。”此外,韩亮还告诉记者,学校今年将首次尝试在毕业展期间,组织拍卖公司来进行拍卖,既能让学生获得收入,同时能进一步带动毕业创作向产品商品转化。
企业与学校齐发力,努力让毕业生有归处。毕业生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实现更好的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