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在科普战线的他 期待越来越多的优秀科普读物问世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05 10:21   

走进龙爱民的办公室,就能一眼看到茶几上放着一本翻旧了的《三体》。

作为浙江省科协科普部部长,龙爱民最近正在重读这本经典的科幻小说,但和初读时的眼光不同,这次他是站在一名科普工作者的角度重读这部作品,思考的是:我们新时代的浙江,何时也能创造出一部类似《三体》的经典科幻小说?

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现在耕耘在科普战线,在龙爱民看来,阅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科普。工作也影响着他的阅读与信息获取的习惯,比如因为最近正在全省推进“新质生产力”专项科普,他格外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文生视频等前沿科技方面的内容。

龙爱民说,从功能来分,科普大致可分三个层次: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方法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养成。科技发展史表明,前两者虽然也离不开科普阅读,但可以通过科普活动、科普讲座和科技实践来完成;但科学精神的养成,是一种文化层面的认同,需要大量的、系统的、润物细无声的科普阅读来完成。

他认为,当前科普阅读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把科学的书当成文学来读,从而一味地追求书中故事情节的曲折感、离奇感,也因此认为科学类的书不好读、看不下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广为流传的“牛顿因苹果砸中脑袋而发现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解开了皇冠之谜”等故事的误读:大家不是去认真体会其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而是去争论其情节的真假。

关于读些什么科普读物,龙爱民说,早期的科普读物可能更注重具体的知识性和操作性,比如新中国刚成立时,乡村里曾流行着《怎样养猪》《怎样养鸡》等知识性的科普读物。后来,《十万个为什么》成为全民共读的科普读物,这一现象级的科普读物风靡全国。现在科普读物的种类更多了,大家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等进行阅读,因长知识、学方法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是科普的最终目标——科学精神的养成,还是需要大家沉下心来,去认真地阅读一些科学传记、科学史、科学文化类的书籍。

快报:有哪些书是反复阅读的?

龙爱民:刘慈欣的《三体》,其实刚出来的时候就读过一遍,当时更多的是从科幻文学的视角,欣赏文学的魅力。最近又在重读,更多的是从科普的视角,我在想浙江何时也能有人写出这样一部经典的科幻作品。

快报: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什么?

龙爱民:《科学:无尽的前沿》。这本书是美国科学政策的“开山之作”,作者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是“曼哈顿计划”的提出者和执行人,也是一位传奇科学家。他应罗斯福总统要求编撰了这份科技报告,规划了战后美国科学发展的蓝图。作为科普工作者,阅读这本书很受启发。当下的中国和当时的美国状况类似。我们的科学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严重依赖国外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在很多关键领域被核心技术卡住了脖子。透过《科学:无尽的前沿》研究美国当前科学大发展的原因,培育全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加大对于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的投入。比如书中提到的让科研人员自主选题、重视科学研究等等观点,对当今我们科学发展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快报:有没有哪本书曾经让你深受触动?

龙爱民:徐迟的科技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先锋文学,徐迟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当时一批兢兢业业恪守在自己岗位的专家,尤其是陈景润,他在专业领域如痴如醉的钻研精神与当时的大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大学时读这本书,更多的是从文学角度,感受到科学家们身上这种对科学的信仰力量,给我很大的冲击力和心灵上的震撼。现在从事科普工作,更能感受这本书在塑造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方面的独特魅力,是一本增强青少年对科技文化认同的优秀科普读物,也期待新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科普读物问世。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孙蒨  编辑:吴阳杰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