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繁花》是国剧卷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1-08 14:29   

《繁花》让人们看到了电视剧艺术

的无限可能和魅力所在

中国新闻周刊消息 从开播到现在,《繁花》的热度居高不下,除了对剧情、演员、台词、小说改编还原度等常规讨论外,从剧集延伸出的对时代环境的考究,以及沪语方言、上海建筑和地标、饮食、服饰乃至电视电影语言等的讨论,让《繁花》不再只是一个娱乐文化的消费品,而是激活了人们对一个地域、一个时代和一代人的心灵感知,在剧集内外和观众之间,构建起了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和情感连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繁花》为当下的电视剧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但由腾讯视频与王家卫联手打造的《繁花》卷起来的国剧繁荣远不止这些。

镜头里的“繁花美学”

无论是否喜欢《繁花》,没有人不承认它镜头里的美景与美人。演员辛芷蕾(饰李李)在看到成片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我吗?这是我吗?”

对“美”的敏感,似乎是导演王家卫的一个“绝活”。举两个经典的例子,《花样年华》中,雨天、闭塞的角落,灯光只照亮了画面一隅的墙面,光影在演员的脸上流动,男女主角各自靠在一面墙上各怀心事,光与影、情与动在这样狭小压抑的空间中演绎地淋漓尽致;《重庆森林》中,则是鲜艳多样的色彩和布光,特效营造的眩晕恍惚效果,以及高速晃动的追踪镜头和手持镜头,高度风格化的摄影,让人看到镜头内外富有想象力的意象传达。

这次在其首部执导的电视剧《繁花》中,王家卫用电影的手法拍摄电视剧,写实细腻的描摹创作和浪漫诗意的审美风格,给人带来一种新奇的观剧体验,这也是《繁花》这部作品首先展现给行业和观众的价值之一。

《繁花》以9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阿宝、玲子、汪小姐、李李等众多小人物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沉浮。“90年代”“上海”是镜头语言的关键词,为了真正呈现导演所说的“还原当时人当时的感受”,剧组1:1复刻了黄河路等街道景观,并通过虚拟拍摄特效,呈现繁华养眼灯光辉煌的上海。

同时运用光影和色彩来营造氛围,把胡歌(饰阿宝)的侧脸、马伊琍(饰玲子)的脚、唐嫣(饰汪小姐)的笑、辛芷蕾的背和眼神等演员的美放大,让每一帧画面仿佛成为一幅幅生动诗意的画卷。

不同于常规电视剧的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繁花》中的镜头犹如实感,也被纳入叙事系统中。比如爷叔出场的时候,镜头里是一个背景+窗户形成的轮廓光,营造了神秘冷峻的氛围,而玲子、汪小姐的画面多用暖色调或接近自然光和生活感的偏弱、柔的光源,李李出现的画面则反差很大,冷色调且暗部比较多,刻画出危险而神秘的感觉。一个光影镜头,就交代出人物的背景和性格,而光的强弱、冷光甚至方向,直接影响画面表达的故事感。

从拍摄手法来看,这是通过单机拍摄实现的。单机拍摄,顾名思义是一台摄影机拍摄,这要求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保持相机位置不变,通过移动镜头、调整焦距和角度等手段来捕捉画面。以往这种拍摄方法多在电影中运用,比如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荒野猎人》中小李子被熊袭击的场景,或是《八佰》中残酷战争场面,都是单机拍摄完成。但作为一部30集电视剧,《繁花》使用单机拍摄,对于多机位拍摄占据电视剧制作主流模式的当下,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除此之外,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许婧基于2022年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播出观察提出,电视剧叙事,说白了就是主要角色审视、调整、平衡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而《繁花》的特别之处就是重构了人物之间、人物与时空的关系。王家卫运用擅长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使得故事时空变得模糊而多维。

比如第19集中,玲子欲重新装修夜东京,镜头里一面是店面被砸的尘土飞扬,一面是过去玲子与阿宝一众人庆祝夜东京即将开业。时空的跳跃和交错成为一种独特的叙事语言,通过这种手法,观众需要不断思考和解读每个场景的时空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故事的深层含义。同时也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体验到了不同时空与记忆交织的美妙与震撼。

这种突破传统的镜头美学,成功刷新了电视剧给人的刻板印象,也奠定了腾讯视频出品的《繁花》目前无法被替代的事实。

细节控的福利

作为镜头美的“国剧卷王”,《繁花》在细节上的考究也卷出了新的高度。

这个“细节”,不是国产剧中某个物件的单一呈现,或只注重故事情节推进而干脆被忽略掉了,而是以“细节”为针线,为观众织就出一个真实而细腻的世界,让人能轻易进入到逼真的时代背景和氛围,在品味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世事变化。

以被人乐道的阿宝的行头为例。阿宝变身宝总,爷叔为其爆改行头的一幕,从西装的布料,到做二件套、三件套的款式,到什么料子做垫肩、口袋、夹里,花样之繁,说透了彼时上海人对穿着的讲究。这一幕的最后,爷叔道“穿西装要人穿衣,不让衣穿人”,不单单是在说穿衣,而是在说阿宝的行为得配得上这一身派头,从此黄河路上就是宝总的战场。

道具的细节融入剧情,也融入机锋台词里,推动整体叙事节奏的流畅。颇为经典的,要数第12集汪小姐与小卖部老板景秀的一幕。景秀为了安慰汪小姐,一边打开可乐瓶,一边说到:“黄河路就像一个汽水瓶,你不开它不响,但你只要拿起子轻轻一撬,它马上就喷出来,瓶子开了,关不住了。”

这段台词出现在汪小姐听到宝总和李李的绯闻时,内心犹疑、酸涩,结合那个场景里她的微表情和肢体动作去看,是暗示也是伏笔,暗示黄河路流光溢彩的表象之下,其实暗流涌动,同时也为接下来梅萍举报汪小姐、宝总为汪小姐与玲子起冲突等一系列剧情做了铺垫,他们就像被人撬开了汽水瓶盖,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这样的“细节”考究,出现在《繁花》的每一个角落,比如代表宝总和汪小姐革命友情的“排骨年糕”,或是第6集宝总点的一份“干炒牛河”,成为剧情推动的重要一环;以及镜头对准的和平饭店、黄河路、南京路、牯岭路、进贤路等上海的地标建筑和街道,以及玲子所住的逼仄的巷子弄堂,呈现出上海既有繁华街道上的“大”时代,也有巷子里的“小”生活。一幅90年代上海的拼图,就通过这些细节完整的拼凑出来。

正因如此,《繁花》导致了全网的追剧狂欢,甚至引起了一阵“海派城市考古”热。有人种草了剧中角色衣服和90年代的妆造,有人科普正宗的西装文化,宝总同款干炒牛河和排骨年糕勾起大众的儿时味道,甚至有人分帧教学王家卫的摄影构图,教你如何拍照更美,还有人被种草剧中的上海地标、建筑,纷纷跑去线下打卡……

就连剧中的配乐,都能平均每集出圈一首,《偷心》《执迷不悔》《安妮》《东京爱情故事》《不再犹豫》等,因为这些歌曲不仅与剧情完美配合,也是时代的缩影,当熟悉的旋律响起,让人瞬间就被拉回那个轰轰烈烈、浓墨重彩的90年代。

可以说,《繁花》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即使有人仍认为剧中的场面有些许浮夸,但它燃起了无数人的青春记忆,让年轻人看到时代洪流中小我的奋斗价值,让海派文化再次被关注。这也是一部电视剧不可忽视的价值。

“繁花效应”不止

明晚(1月9日),《繁花》就将迎来收官,但人们关于它的讨论仍在持续。豆瓣评分8.2,成为开年第一高分剧集;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破31000,进入腾讯视频“爆款俱乐部”;#剧集繁花#微博话题阅读量35.8亿,互动破千万。

观众的讨论已经不限于《繁花》剧情、演员、台词、镜头、制作等剧作本身,“繁花效应”还体现在其对90年代时代的呈现、对城市面貌的还原、对沪语环境的激活、对海派文化的塑造,呈现了方言、文化、生活方式、电影感拍摄和深层内在价值的表达,为电视剧行业带来的创新和可能性。

尤其是严肃文学的改编。前期观众对于《繁花》的争议,很大一部分在于对小说的“魔改”。《繁花》改编自上海著名作家金宇澄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小说中以平淡和日常中徐徐铺开,交叉描写了六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两个时间段里,上海人、上海城的风貌描写,卷帙浩繁。而剧版《繁花》只是选取了其中1992年到1993年的一段叙事,且把原著出场的二三十个人物删减提纯,对阿宝这一个人物重置,把原著中的时代旁观者、性格不突出重置为绝对主角,并将其塑造为有情有义的外贸商人。

有人认为原著写的是上海的A面,是弄堂里烟火气的上海,而剧版《繁花》呈现的是上海的B面,是纸醉金迷的印象上海。

但就如原著作者金宇澄所说:“一个原著交给一个导演,他来做一个东西,它是一个新的生命。”从已播出的内容和热度来看,剧版《繁花》足够“新”,也足够有生命力。

王家卫以高度风格化的电影语言呈现了一代人的成长和上海的成长,而且通过浓郁氛围中的情绪叙事、极具机锋韵味的台词,以及沪籍演员用沪语演绎的方式,令《繁花》生长出不一样的风貌和生命。

确实是“新的生命”,剧版《繁花》着力呈现了在时代的大潮下,阿宝从默默无闻的平凡青年到商界后起之秀的奋斗史,用一位网友的评价就是,“在补齐书中阿宝的故事”。而注重强情节、戏剧性的同时,浓郁氛围中的情绪叙事、极具机锋韵味的台词皆令《繁花》呈现出独特的内核和气质。

这种对高水平的制作标准和艺术的追求,不仅吸引了更多观众对国剧的关注,也激发了行业内其他创作者的创新意识,为当下严肃文学的改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对此评价,2.0版的王家卫开出了电视剧新界面,一种你不希望被其他事务干扰的电视剧。

影像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对集体记忆的建构和巩固有着超乎寻常的力量。《繁花》以上海为缩影,挖掘本土文化和历史,并进行电影工业水准的还原呈现,不仅丰富了国剧的内容库,也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毕竟人的记忆总是有偏差,都是因几个瞬间就构成了对一代人、一个时代的记忆。而《繁花》中的“瞬间”很多很密集,成为我们回看时代、回看上海、回看海派文化的锚点,这是其在电视剧行业无法被忽略的价值,甚至成为未来我们回忆现在的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刘焕  编辑:管鹏伟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