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姑娘王楠和殷梦蝶搭档拿到皮划艇静水项目女子500米双人皮艇金牌,随后,另一位杭州小伙王丛康,搭档队友卜廷凯,在第一个计时点还落后的情况下,后半程疯狂追赶成功逆转,以1分36秒658的好成绩,拿下了男子500米双人皮艇冠军。
曾经在西湖里练皮划艇的少年,如今在富春江畔拿到了亚运金牌!
至此,杭州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已收获9枚金牌。
差点弄丢的皮划艇之缘
别看王丛康已经在国内外的各级大赛中斩获荣誉,他的皮划艇之路却充满了“意外”。
小时候的他不到10岁就被选入浦江县少体校的柔道队,接着又加入了田径队。而他与皮划艇的缘分,就是从田径开始的。
“应该是2008年的时候,我们去浦江体校选苗子,就看见他在田径场上跑得飞快,手长脚长个子还高,比同龄人身体素质都要好。”杭州皮划艇队总教练陈春生回忆说,还有他身上一股子“愣劲”,真是练皮划艇的好苗子。
见到王丛康,陈教练就像发现了一块璞玉,立马给了他一张名片,还叮嘱他好好考虑。
然而,刚刚六年级的王丛康没当回事,转身就忘了,还把名片弄丢了。还好后来教练联系上了王丛康的爸爸。六年级下学期,王丛康就走进了杭州皮划艇队。
训练基地在茅家埠茅乡水情湖面。这里风景如画,游人不如外西湖多,更安静,杭州队的队员们,常年都在此训练。
“去之前我们对皮划艇也没概念,但一到那里,看见其他孩子在湖里练皮划艇,他的兴趣瞬间上来了,毫不犹豫地上艇,划桨玩水去了。”王丛康的爸爸王成伟说。
剪刀都剪不动的老茧
水上项目有多苦,只有练过的人才知道。
就像前两天拿到杭州亚运会首金的邹佳琪,双手的老茧看着就让人心疼。王丛康手上虎口和脚跟也都是老茧。“很厚很厚,剪刀都剪不动。”爸爸王成伟说。
无论酷暑严冬,水上的训练是不能停的。据教练介绍,在市队时,王丛康每天6点半起床,上午要去陈经纶体校上文化课,下午训练。一天的训练量在20公里以上,他每天就在西湖里一直不断地挥动着手里的桨。
然后是进入省队,训练加了几倍不止。而且每个步骤都是严格安排好的——6点多起床,7点吃早饭,8点半训练,12点吃午饭,下午2点半继续训练,饭后拉伸放松。
“每次10公里长跑练体能,百米冲刺跑练爆发,还有雷打不动的20公里水上训练……一天80%的时间应该都在和水、艇打交道。”王丛康说。
桨划多了,脚跟磨船底用力了,手和脚上就开始起水疱,接着就是新茧、老茧反复长,有时候发炎了,也要咬着牙、和着血,继续练。
就在这个最需要坚持下去的时刻,王丛康得到了2009年浙江省皮划艇锦标赛男子1000米、4000米冠军。“这两块金牌来得太给力了,没有它们,我可能就要放弃了。”王丛康说,
2016年,王丛康首次参加国际大赛,代表中国队参加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青年皮划艇锦标赛,虽然只取得第12名,但对20岁的他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刻。
东京奥运会上,在欧美众多强敌的围追堵截下,王丛康和卜廷凯组合奋力向前,最终以3分19秒612的成绩获得皮划艇静水男子1000米双人皮艇第八。
杭州亚运会前,由王丛康、卜廷凯、张冬、董毅组成的中国队在德国举行的皮划艇静水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了男子四人皮艇500米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1米9的大高个是暖男
生活中,王丛康是个大暖男。
在王丛康被选拔进入省队后,父母为了多赚点钱培养他和哥哥,开拖拉机的爸爸早出晚归,在家做家务兼做手工的妈妈也到服装厂去上班。
“我能拿到好成绩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吧。”王丛康说,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强实力夺得名次,为家乡争光,为父母争光!
爸爸王成伟告诉我们,王丛康还特别喜欢吃醋。
“从小就好动的王丛康不仅运动量大,饭量也大。小时候一到饭点,回家就干完一大碗米饭。他什么都喜欢吃,不挑食,而且都吃得津津有味。王丛康尤其喜欢吃酸的东西,有时候王丛康会自己再往饭里加点醋,一碗醋饭,是他最爱吃的美食之一。”
这次亚运会,王成伟也早早地买好了票,在赛场边为王丛康加油。“在亚运会拿一块奖牌一直是他的目标。现在他的目标实现了,我们也真心为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