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马龙 不问终点,全力以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9-13 14:31   

昨天,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在中国代表团参赛运动员名单中,共有36名奥运冠军。其中,中国男子乒乓球队队长马龙曾连续获得过2012年伦敦、2016年里约和2020年东京三届奥运会冠军。

9月10日,乒乓球亚锦赛在韩国平昌结束,国乒队包揽了全部7项冠军。马龙队长时隔10年再次拿到了亚锦赛冠军,成为第一位亚锦赛四冠王。

35岁的马队,仍在他的当打之年!

亚运会不是终点

“马龙,巴黎见!”

在亚锦赛夺冠之前,马龙已经有两年没拿冠军了,关于他会退役的猜测满天飞。

“十年前可能一年拿好几个冠军,从(东京)奥运会后就没拿过这样的冠军了,还是非常渴望的。”赛后采访,马龙表示要继续坚持下去,“现在很珍惜比赛的机会,每一场比赛都会拼尽全力”。

亚锦赛夺冠时刻,球迷们激动得在场边喊道:“马龙,巴黎见!”

1年后的巴黎奥运会,人们期待马龙给出更多答案,但他还不想去想这些问题。唯一能给出的明确答案是,如果他到了告别乒乓球的那一天,肯定不会办退役仪式之类的东西,“太伤感了,那我肯定会哭得不行了”。

马龙的乒乓球之路,还远没到终点。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

东京奥运会男单夺冠时,马龙已经33岁。自1988年乒乓球进入奥运会以来,男单冠军的年龄还从未超过30岁。

而如今,亚锦赛四冠王的马龙延续了自己在10年前创下的辉煌成绩。2013年,他同样在亚锦赛中作为男队核心,带领队友夺得团体冠军,并获得男单冠军,实现亚锦赛三连冠,成为亚锦赛男单历史上的第一人。

“这十年感觉过得好快,十年前也是在韩国(釜山)打的亚锦赛,连成绩都一样,单打冠军、双打亚军,历史有时候就这么巧合。”

10年后的又一个亚锦赛冠军,也让外界的传闻不攻自破:杭州亚运会绝不会是马龙的终点。

天才不可怕

可怕的是天才比你更努力

5岁学球,15岁进入国家队,马龙已经和乒乓球结伴同行三十载。代表中国队征战国际赛场,赢球对他来说已经成了一种执念,“普通人可能一生只需要经历一次高考,但对乒乓球运动员来说,天天都是在高考”。

刘国梁教练曾这样评价马龙:“他身上有别人没有的那一股劲,无论比赛大小,他只想赢。这就是马龙能坚持到今天,走到这样一个高度,很大的一个原因。”

怎么保持常胜的高水平状态?即使是天才,也只有勤奋这一条路可走。

一次,刘国梁在周日上午去训练馆突击检查,想看看有多少队员在利用周日补课。“男一队只有一人在训练,30个冲下旋击中29个。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比你更努力。”刘国梁口中这个“可怕的天才”就是马龙。

2006年,18岁的马龙随队出征不莱梅世乒赛,并摘得团体冠军,首次获得世界冠军。此后,他开始成为国乒重点培养的对象。然而,2007年第一次出征世乒赛的他止步16强,接下来的2009年、2011年、2013年马龙都成功入围四强,却从未拿到过一张决赛门票。

2014年,国乒男队开始“改朝换代”。这一年的男乒世界杯上,马龙决赛3比4不敌张继科。这场失利差点成为压垮马龙的“最后一根稻草”,马龙一度想要放弃乒乓球。

刘国梁经过深思熟虑后,建议马龙换掉用了多年的反手胶皮。这是极为冒险的一件事情,但刘国梁和马龙赌对了。

在26岁这一年,马龙第五次征战世乒赛,在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斩获男单冠军,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那一年,势如破竹的马龙还拿下世界杯、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单冠军,成为一年内连夺这三项冠军的历史第一人。2015年也被称为“马龙年”。

就在外界期盼着马龙续写传奇的时候,2018年,马龙陷入了伤病的困扰。2019年,他接受了手腕和膝关节手术。“做完手术腿动不了,康复动作也挺枯燥,可是心里急也没办法。”马龙说起那段经历语气是轻描淡写的,但背后的煎熬和焦虑只有他自己知道。

做完手术的马龙回归赛场,经历了一年的“冠军荒”。2020年底,他站上了国际乒联总决赛的最高领奖台。

不问终点 全力以赴

“不问终点,全力以赴”,这是马龙乒乓球之路的初心,也是他给大家的承诺。这么多年,马龙一直在用心诠释着这句话,他一直都在。

记者:考虑过退役吗?

马龙:当身处深渊,退无可退的时候,眼前就只剩下向上走的路。要么退役,要么坚持,我没有退役的勇气,那么就坚持吧。

记者:如果你有一种超能力,你是想回到过去,还是去到未来?

马龙:回到过去重来一次啊?那我肯定不会回去。去未来看看?我也不想去。现在挺好,我也不想变老。

记者:乒乓球最残酷的地方是什么?

马龙:打第二名。

记者:(2019年)什么成绩都有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挑战自己?

马龙:不问终点,全力以赴。

记者:怎么评价中国乒乓球队?

马龙: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强,不是因为某一个运动员强,而是因为我们背后有强有力的团队和国家。中国乒乓球强是因为我们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是几代乒乓球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的底蕴、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坚定造就了现在的中国乒乓球。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成嘉怡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