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场赛事和演练 43所高校 19384名志愿者“小青荷”已露尖尖角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8-24 06:19   

为亚运暂缓就职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完亚运后会留在杭州工作”

在所有志愿服务中,服务亚运村的工作任务更为特殊和辛苦——服务周期长、服务对象多样、服务岗位分布广泛。从今年6月起,志愿者团队就陆续入驻了亚运村。

亚运会赛事期间,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600余名志愿者,将为亚运村里的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以及媒体人员等群体提供志愿服务。

不同于其他志愿者的是,浙外2019级英语(师范)专业林惟昕是2023年的应届毕业生。由于亚运会延期一年,已经毕业找好工作的她,是应该先就业还是选择继续服务亚运?她的内心经历了一番挣扎。最终,服务亚运盛会的念头占了上风,在工作单位的支持下,她决定坚持服务好亚运,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亚残运会赛事期间,运动员的轮椅、假肢、拐杖等辅助器具,就像他们的“手”和“脚”,是他们身体外延的一部分。辅助器具维修师们就是一支特殊的“医护团队”。在亚运村的维修中心,林惟昕的任务是登记运动员辅助器具的损伤情况,协助维修师检查辅助器具维修情况,确保损伤器具维修完好,让运动员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全顺利地参与比赛。

“测试赛期间,运动员之间的对抗相对来说没那么激烈,等到亚残运会时我们应该会忙碌许多,希望我们可以成为运动员们的好帮手、好伙伴。”

谈到以后的打算,林惟昕表示:“服务完亚运后,我会留在杭州工作,这座热情、友爱、温暖的城市,正是我理想的定居城市。”同时她也开心地向记者透露,自己这个决定,得到了云南老家父母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外,学校为像林惟昕一样坚守亚运志愿服务岗位的毕业生志愿者提供了诸多支持和帮助,解决了他们的住宿问题,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

9月正式上岗 愿做一颗扎根赛场内外的“螺丝钉”

毕业的老学长们在积极参与亚运服务,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新苗”们也没落后。俄语专业的石志礼同学一入学,就主动报名成为亚运志愿者。在前不久召开的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中,她如愿成为一名跟车志愿者,全程陪同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个国家的代表团踏勘路线和场馆。

在接到第一个接机任务时,得知对方只会讲俄语,石志礼不免有些紧张——担心自己的俄语水平不能流利地为他们解答问题,还担心是第一次陪同轮椅使用者会照顾不周。

因此,她早早做起了功课:利用早餐时间练习口语,午休时间则用来熟悉团长手册和相关助残礼仪,睡前也要背诵相关体育专业的俄语单词。同时,她还反复演练每次出发前的必做工作,如清点上车人数、检查轮椅使用者的安全带是否绑好、核实考察路线等,确保不出差错。

尽管如此,由于方言原因,一开始她和对方还是存在一些语言障碍,但随着对两位代表语言习惯的逐渐熟悉,最终她很好地完成了此次服务任务,并与对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对于即将到来的亚运会,这些大学生志愿者有的期待、向往,也有的紧张、激动。浙江理工大学的谭晶之关注了几十个与杭州亚运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以便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亚运信息。“我们愿意做一颗扎根赛场内外的‘螺丝钉’,通过现在的多学习、多练习,为亚运会积累宝贵的志愿服务经验。”

据了解,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将于9月正式上岗。上岗前,所有“小青荷”还将参加一系列更加细化的岗位强化演练,确保大家以最佳的状态为亚运赛事提供最规范、最专业的服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泽英 通讯员 姚祥燕 王凤栖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