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发现!长三角最早的玉石生意 可能诞生在杭州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5-16 14:48   

两个石器加工场距离很近

王宁远在此前良渚考古发掘研究工作中,就重点围绕良渚石器石料的来源进行过深入研究。他发现,不是所有的石头都可以拿来做石器,而是某一种特定的石料来做相应的石器。而且这种特定的石料不是所有地方都有。

打个比方,呈现流纹层理的硅质岩被认为是石锛的主要材质;像斑点角纹可以用来做石刀、石犁、石镰;火山岩适合做石钺等。

“分水江这里,一定是有这类特定的石料,所以良渚时期的人们才相中了这里,建石器加工场。沈家畈遗址,对我们研究良渚时期石器,以及考古良渚石料的源与流,又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实物资料。”王宁远说,“沈家畈遗址距离方家洲遗址,非常近,方家洲遗址年代还要早一些,位置也处在更下游的地带。这里存在一种可能,是不是随着年代的推移,最下游的卵石已经采完了,加工场的位置随之往上游迁移。”

现场专家团考察结束后,5月9日下午,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指导,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桐庐县博物馆、分水镇人民政府承办的“分水镇沈家畈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在桐庐县分水镇召开。

十多年前,方家洲遗址被发现,当时在国内就极为轰动,因为此前国内考古发掘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玉石加工场。现在沈家畈遗址的发现,同样是罕见的,专家们认为它对未来系统性、完整地去认识研究分水河谷地带石器加工的历史变迁,是一个非常好的样本。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13年前正好是方家洲遗址的考古队领队。“当年方家洲发掘工作结束后,我们也曾沿着分水江寻找有没有同类型遗址的存在,后来未果。现在沈家畈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当年的空白。”方向明说。

当年加工好的石器卖到了哪里?

和方家洲遗址一样,沈家畈遗址同样存在大量未解之谜。

在遗址现场,发现的绝大多数都是未打磨精细的石器,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断,打磨平整的那些,已经被订购运走了?

既然是“加工场”,那么加工完成后的石器产品,都卖到了哪里?又是怎么运输出去的?“加工场”对工人又是怎么管理的?

专家们普遍认为,根据目前的资料,这些问题都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关于那些成品石器的去处,只能做合理的猜想。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林留根认为,有一种可能是流向长三角如上海及嘉兴等平原地区。“这些地方,基本上没有山,当地先民要制造大量的石器是很困难的,所以他们有可能会向方家洲遗址、沈家畈遗址这些地方的加工场进行采购。当然,具体的采购细节,比如买方拿什么东西去交换石器,又通过什么方式运输回去等,这些问题现在还是未解之谜。还有,为什么这类加工场只在分水河谷地带被发现,目前别的区域还没有发现这些作坊,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