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峰会上,专家学者热议——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狂飙出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5-13 07:44   

这两天,在第12届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峰会现场,记者从参会的编剧、导演、影视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等的讨论中,捕捉到几个关键词:“现实主义”“人间烟火”“真情实感”“温度与质感”。

回顾往届峰会举办史,它以“创新”为媒,探讨的是行业新趋势,最终要为整个中国电视艺术行业树起新航标。

作为近年来比重持续攀升、品质不断提高,可以称得上是当前国产电视剧创作主流的现实题材剧,成为本届峰会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狂飙》《漫长的季节》等剧赢得口碑、收视双丰收,现实题材剧究竟靠什么火爆“出圈”?接下来,它又该如何实现新的突破?会场内外,电视行业的大咖们有话要说。

要把生活咀嚼透

“现实题材电视剧不断涌现,在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峰会上,曾获飞天奖等奖项的导演毛卫宁分享了一个数据,近年来,现实题材剧占比已经达到60%至70%,并仍有继续上升的迹象。

飙升的数据背后,有着共通的逻辑。“总结起来,就是‘真实’二字,它是现实题材剧的核心要义。”在毛卫宁看来,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作为浙产剧《我们这十年》的艺术总监,他以该剧为例告诉记者,《我们这十年》是以“我们”为主角,11个单元的主角都是小人物,每个故事里都有生活的真实根基和平凡人的伟大。他说:“比如《一日三餐》单元,以一家肠粉店十年的变化为主线,通过百姓视角写出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改变。”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也表示,讲好中国故事就要讲述中国人民实实在在的真实生活,体现中国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展现中国人的创造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应该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

在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看来,现实题材创作要表达的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未来的生活力量,这种力量主要以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素材。他说:“不妨回顾下那些已经播出的叫好又叫座的现实题材剧目,这股力量正涌现其中,它其实就是普通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情感和人性之光。比如《人世间》中的平民子弟周秉昆、《风吹半夏》中的个体创业者、《漫长的季节》里的司机王响等,创作者从生活出发生动描摹了这些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而这种力量也是文艺作品要为广大观众提供的精神力量。”

不能简单复制生活

毛卫宁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电视剧创作曾陷入一种迎合流量的‘怪圈’,一部剧火了,很多人就开始跟风创作同类型的剧。”

的确,现实题材塑造的生活真实感,既来自现实生活本身,也来自创作者充满真情实感地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知,更是在真实生活之上的艺术化和审美化创造。

李京盛也指出,现实题材剧不能简单复制生活。“现在有些剧就是过于强调生活,但也被观众吐槽是悬浮,因为这样原生态的复制体现的并不是主流大众的生活。”在他看来,创作者不能回避和粉饰生活,但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活,要发现日常以外的大千世界,从中去挖掘人生的胸襟与怀抱,以及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比如爆款剧《狂飙》,是从安欣和高启强为代表的正反两条线,展示了中国近20年法制和经济的激荡变革;又比如曾掀起收视热潮的电视剧《人世间》,把大时代的每一个郑重的回音,都落在了每个具体的平凡人身上,不仅是一部温暖厚重的百姓生活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史。

其实,观察这些“出圈”剧作也可以发现,创作者往往以精准的判断力去发现生活中的诸多细节,以小见大,发掘细节背后能够提振精神境界、鼓舞人心的亮点,而不是一般性地铺叙碎片化的生活内容。如此,现实题材剧才能拥有具有引领性的精神能量,带来更广泛深入的社会关注。

同质化怎么破题

作为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主脉,现实题材剧一直伴随时代发展经久不衰。

导演姚晓峰说,现实题材剧是基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感而发的创作,时代在变,观众诉求在变,创作题材自然也在变。因此,大到宏观的精神,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等,创作者应该善于发现这种改变,并跟上这些变化,这样才能让作品更真实贴切,从而赢得观众共情。

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式离婚》到《我是余欢水》《装台》《小别离》,再到《去有风的地方》《漫长的季节》等,姚晓峰表示,这些作品展现的是不同时代观众应对生活的态度。

“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现实题材剧创作的增加,现在不少剧本同质化非常严重。”王小枪是《县委大院》《追击者》等多部电视剧的编剧,他提出,观众往往是喜新厌旧的,都想看到新的内容,那么在创作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进行突破。

与会嘉宾表示,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成果频出,但仍需在思想高度、认识深度、社会温度等方面继续发力,创新表达。如此,接下来才会有更多电视剧火出圈。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听雨 沈琳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