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宋服衣袂飘飘、一盏薰炉如雨后天青色,令人无限遐想!
新年的央视跨年晚会上,出现这么一场情景剧:男主着一袭宋服,女主手捧一盏青瓷薰炉亮相全场……
这场情景剧,其实是来自800多年前的宋朝生活写意。而衣服和青瓷道具,全是“浙江制造。”
这些“浙江制造”背后有哪些故事?橙柿互动联系了相关考古领域和博物馆的专家。
青瓷篇
节目中的那盏青瓷香炉,其雏形就是浙江台州黄岩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北宋沙埠青瓷香炉。
它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二楼的常设展览“浮屠奇珍”展厅中。
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大多爱熏香,调香、品香已然成为高雅艺术,宋代更是推崇此幽静风雅之气。
这盏青瓷香炉,要从1000多年前的烧窑历史说起。
台州黄岩的沙埠镇,半个世纪前曾发现一片青瓷窑址群,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多年来,沙埠窑出土了宋人的碗、盘、盆、盒、执壶、盏、盏托、炉、枕各类陶瓷遗存,色泽呈青,形象得妙,是宋人生活盎然的真实写实。
宋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名窑辈出,百花齐放。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先生曾言: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
浙江地区一向以生产青瓷著称于世,以越窑和龙泉窑为代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沙埠窑考古工作站站长谢西营告诉橙柿互动,“在北宋中晚期,沙埠窑是制瓷技术的集大成者。厚厚的遗存堆积,由此可以窥探当年沙埠窑的繁荣。”
沙埠窑址群的青瓷类产品可归为越窑系,其釉色丰润雅丽、滋润光泽、透明如镜、似冰如玉。
这些“青翠”缘何能如此神奇?
考古发现其中的机密:瓷器的胎体、釉料乃至装饰材料,都来自于黄岩当地。
古人的做法是,把蕨类植物烧成的草木灰入釉,这样的釉料在经过火炼后会显现出翠青、叶青泛黄、淡青诸色,形成了沙埠镇青瓷独特的魅力。
沙埠青瓷题材以飞禽和花卉为主,亦有云龙、婴戏等纹饰。其中,刻划鹦鹉纹是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
北宋中晚期,装饰技法演变为了双面刻划花,花纹图案秀丽生动,素雅明净,十分具有地方特色与艺术风格。
在沙埠镇的山野间,谢西营考古团队坚守了多年,从泥土里发掘青瓷遗存、从碎片中拼凑构建一段段完整的青瓷历史……
2022年的新作业从2月份开始,他们早上八点就开始野外作业,春夏秋冬四季不耽搁。
“目前的工作实施方案是,对黄岩沙埠竹家岭窑址作坊区域进行考古发掘,明确作坊区域内的功能布局。”
橙柿互动了解到,目前,谢西营考古团队筹备了“过渡·转变——黄岩沙埠窑考古成果展”,已经在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
想了解这段宋人的“天青色”制造历史,建议橙友们可以去看看。
随着沙埠窑考古工作的持续,谢西营认为,“有可能,以后随着我们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将改写中国的陶瓷史。”
衣袂篇
央视节目中的男主,身穿宋服衣袂飘飘。
黄岩博物馆馆长罗永华告诉橙柿互动说,“这件宋服的蓝本,就是黄岩赵伯澐墓出土的一件宋服……”
这件宋服的专业名称有点长——南宋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目前被黄岩博物馆收藏。
它的主人,是800年前一个叫赵伯澐的南宋官员。
2016年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黄岩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南宋赵伯澐墓。
到目前为止,共清理出以丝绸服饰为主的五代十国至南宋文物76件(套)。
其中,出土的服饰形制丰富、织物品种齐备、纹饰题材多样、纺织工艺精湛,堪称“宋服之冠”。
距今800余年的文物“重见天日”,成为宋室徙居、南宋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等历史的见证。
棺木洞开,就像打开了宋人的衣柜,宋人的风雅及对衣饰文化的讲究,一览无遗地展现在今人的面前。
对于赵伯澐墓的考古发掘,罗永华馆长一直亲力亲为。
他介绍说,“发现赵伯澐墓时,随葬品中有大量丝织品,它们将棺里塞得满满当当。央视上这件当然是复制品。原件在当年6月份出土,就送到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进行了修复维护,当年9月份就在G20峰会展出了。”
虽历经800年,它的色彩却依然鲜亮。
通常情况下,中国古代墓葬中随葬的丝织品,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
那么,这件800年前的纱袍为什么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这有赖于南宋人以防腐为追求的“深埋而密闭”的葬制。
放进棺木后,在棺木与墓壁之间的少许空隙处,填进去松香、糯米汁、三合土,整体“浇灌”,石板压顶,想实现棺木的干燥和封闭性。
罗馆长说,“可能在当年,古墓还保持了数十年的干燥。遗憾的是,后来随着地下水位抬升,水还是渗进棺木中。因此,这批宋服能够保存下来,实在非常珍贵。”
赵伯澐墓出土的服饰,形制多样、织物品种繁多、纹样典型,真实体现了宋人的礼仪性服饰及日常穿着。
去年11月22日晚,在杭州鼓楼,还举行了以黄岩出土76件(套)南宋赵伯澐丝绸服饰为参照的全国宋服设计大赛。
罗馆长向橙柿互动透露说,“像南宋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这样的宋服,还有十几件正在修复中。这次宋服能在镜头中亮相,距离老百姓走的更近,让文物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