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走进国家博物馆之路——国宝重光背后的热爱与坚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1-28 11:44   

日日夜夜,怀抱热爱与责任

一场场展览、一幅幅高清打样稿、一个个不眠的夜晚……早已将“大系”团队凝聚成一支坚如磐石的战斗团队。每一位成员都绞尽脑汁、全心付出,只为让这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散发它真正的光辉,每一位成员心中,都充满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责无旁贷。

经过多场巡展的认真打磨、反复推敲,“大系”展览已形成了自身的鲜明风格。“从展墙颜色,到墙面文字的字体字号,小到展签的排版,都经过好几轮的设计与实验论证”,执行策展人黄雪以展签举例,既要考虑美观度,又要确保观众在一定距离内能清楚地辨识展签文字,还要保证每张画对应的信息二维码能被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识别读取,小小的展签就打样、实验了不下十次。

“大系”展览的核心之一就是展示“大系”的书籍,如何把220余册书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展示出来,还要能邀请观众翻阅,成为展览设计的一项难题。从书架、书桌展示,到投影书墙,再到如今展览中广受好评的“镜厅”形式,展览方式也随着巡展的推进不断升级。执行策展人周洁谈起设计初衷,“利用镜子是总策展人王小松老师和团队在一次深夜的‘头脑风暴’会上的灵光一闪。通过镜子可以使书籍展示区域产生不断复合叠加的空间效果,就像‘大系’也将对于文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一样。”

由于每次展览的主题各有侧重,“大系”团队成员林李硕和同事们需要查阅众多资料,从“大系”入编的12000余件(套)作品中筛选出符合特点的展品,提供给学者和团队。

任柏桦在“大系”团队中负责图版说明的审核撰写等。她记得,8月6日的早晨,从9点半开始,策展团队集中到位于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的出版社,参与国博展览的选画会议。十余本小册子,汇聚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优秀绘画作品,以及提前筛选的一版“多胞”绘画、不同朝代作者创作的同一母题作品等。大屏幕上一张张熟稔的图像不断闪过,大家深入讨论该图是否入选国博展览清单。

那天,两份盒饭加一杯咖啡,一直到凌晨一点,仍然没有筛选完浩如星海的历代名家画作。

由于范围巨大,需要根据展厅现场情况取舍,从策展开始直至开幕前,展品的目录与展签一直在动态调整。

于是,晚上改目录、加作品,夜里送去做画框、做展签、核对,凌晨装车运去北京,成了常有的事。每一个与灯火相伴的夜晚,都带着“大系”团队对展览的一份极致追求。

国博展有着高规格的要求,文字全部使用中英文双语。浙大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徐雪英是负责翻译工作的一员。她在几乎排满的教学计划中挤出时间,为“大系”翻译展览大纲,改稿常常在凌晨两点半完成、发出。徐雪英一直坚持着,直到精疲力竭,才去休息。

国博展是“大系”团队成员张仲元参与的第一场展览,他发现最难解决的,往往是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画框出厂后如何辨认、如何运送,乃至到展厅后的上墙与核对。由于过程环环相扣,当这些十分基础的事情数量放大数十倍,直至面对上千件展品时,需要耗费的时间与人力就变得难以想象。

在“大系”团队成员徐耀的记忆里,随着时间流逝的,是天天赶赴装裱工厂的画作清点,是每日更新的墙面调整,是持续不断的展签更改与内容核对,是在北京画作运输车辆的通宵接收,是一次次席地会议的随机召开……一件件琐碎的事情,一簇簇忙碌的人群,无形中推动着展览顺利进行。

策展后期,每天夜里,“大系”驻京团队与国家博物馆策展部的工作人员都聚在一起开会总结,分配接下去的工作。在国家博物馆巨大无比的展厅中,每个人或靠坐着或依偎着,仿佛胼手胝足的垦荒者围坐在篝火旁边。这时的讲话声很轻,为了能休息些许,为了能更快投入下一波忙碌。

深夜的展厅里,还能看到整理画作、施工印刷、核对展签的人们来来往往,有人脚上磨出了血泡,有人干脆席地而睡,或在走廊的木质长凳上缩成一团短暂休息……

开幕前的夜晚,王惠泽和另外3位同事9月29日凌晨4点多从国博的北门离开。他们遇到了众多正在排队等待天安门升旗的游客。游客们目送着这4个年轻人一路向东,眼神里充满了疑惑。一位游客拦住他们问道:“今天不能看升旗了吗?你们为什么往反方向走?”4人笑着回应:“不是不是,我们这是刚刚下班!”

他们就这样一路欢声笑语地离开,先前在展厅的困意似乎已经消散,只剩对当天盛大开幕式的无比期待。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李娇俨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