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精美器物的“长江口二号”古船 昨天凌晨成功打捞出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1-22 08:32   

桅杆粗得两三个人都合抱不过来

昨天凌晨0时40分,长江口的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一艘古船缓缓露出长江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这艘古船长约38.1米,宽约9.9米,连同由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打捞沉箱,总重量达8800多吨。它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

最先露出古船的巨大桅杆

两三个人合围抱不过来

2015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等单位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时,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了一艘木质古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

为进一步摸清“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性质和年代,从2016年开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等国内专业机构,每年对古船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和多学科研究。来自浙江宁波的水下考古工作者也参与进来。

昨天凌晨,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的李泽琛目击了“长江口二号”的出水始末。

记者:这次打捞为什么在凌晨进行?

李泽琛:这两天天气比较反常,据天气预报这两天都是有大风的。本来计划打捞是在25日左右,但是天气预报25日左右都有大风,所以提前到了今天凌晨。在有风浪的情况下,沉船的打捞难度是很大的,一定要选一个好的时间点。

记者:沉船打捞上来,最先看到的是什么?

李泽琛:沉箱里只露出了船体的上半部分,可以看到一个斜着的大桅杆。这艘古船的桅杆非常巨大,两三个潜水员都抱不过来。还有看起来很明显的一道道隔舱板,古船的整体看上去还是比较完整的。当然它的那些桅杆、隔舱板,因为沉入水下一百多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所以不会像正常的船只一样那么完好。另外,它的桅杆断裂。

“长江口二号”的船身很大一部分,都埋在江水泥底,但视线可见范围内,看上去还是比较完好,这是一个好兆头。

记者:这场水下考古持续了七年,看到它的出水,内心是什么感受?

李泽琛:凌晨的时候,开始正式提取那个沉箱,到凌晨三点钟,才把沉船和沉箱一起从水底提出到水面,放到打捞船“奋力号”的水池中间。出水的时候,心情肯定是很激动的。毕竟这个项目,我们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的诸多人员,从

2015年开始就和上海方面,一起合作参与。这么多年来,每年我们单位都有人员一起参与这个项目,能够亲眼见证把它整体打捞出来,内心还是非常激动与兴奋的。

记者:在风浪中工作,大家是不是经常晕船、身体会不会不适应?

李泽琛:我本来就是宁波人,家在鄞州,小时候经常在水里玩,我工作的地方是在北仑春晓街道那边,经常与海洋打交道,所以对晕船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当然也有其他队员同事身体会不适的,比如有些内陆来的队员会有晕船。

晕船了只能躺在甲板上,有工作了还要坚持起来干活。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程潇龙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昨天凌晨0时40分,长江口的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一艘古船缓缓露出长江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这艘古船长约38.1米,宽约9.9米,连同由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打捞沉箱,总重量达8800多吨。它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