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千年运河是最牛的文创土壤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0-13 06:31   

带着运河文化剪纸去迪拜,她一下子被外国友人围住了

杭州日报讯 国庆期间,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并机直播推出的特别节目《江河奔腾看中国》,让大运河又火了一把。而在镜头之外的杭州,大运河也在惊艳“上新”——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项目的小河公园正式开放,杭州主城区30.4公里的运河沿线运道实现全线贯通,杭州的热门打卡地又多了。

“我已经带着家里人去过了。”从小生长在运河边的周意说,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后,好多朋友、同学为她点赞,“老早以前他们可不会这么说,话里话外多少有点嫌弃这边。”

中学时期,同学曾和周意说了这样一句玩笑话:“你们那边湖墅南路以北没什么好玩的,都没有高过8层楼的房子。闻到臭味,就是运河了。”因为这句话,周意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我当时就想,总有一天,他们会抢着到运河边来玩。”周意说,如今大运河早已名列世界遗产,自家门口成了“没有围墙的景区”,充满“非遗”特色的老街吸引着市民、游客前来领略运河文化,学生时代许的愿望,已然化为现实。

2012年

12月16

真是充实的一天,早上8点30分出门,和小伙伴工作到天黑,晚上又和朋友畅聊,未来、计划、心态、面对……

2010年,周意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毕业。初入职场的她算得上是个“拼命三娘”,手头兼着3份工作。“出去要带3套名片,有时候一下子掏出来,都不知道该递哪一张。”她说。

一年多的时间里,“996”是周意的常态,通宵达旦成了家常便饭。父亲心疼她,却劝不动她,倒是一位家中长辈在饭桌上打的比方,让周意醒觉:“那你就好比是运河里的一艘小木船,现在突然把你丢到汪洋大海里,惊涛骇浪会把你掀翻的。”

周家几代都居住在运河边,对运河有着特殊的感情,长辈的当头棒喝,让长期高负荷工作的周意停了下来,认真思考自己该走向何方。2012年,她选择辞职,回到运河边,在丝联166文创园区扎根,专心做起了围绕大运河的文创品牌策划。

2012年的运河两岸,经过长达数年的运河综保工程,厂房林立、机器轰鸣、河水发臭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到2013年,大运河拱墅段持续以治污为重点,开闸清水截污、生态治理。“在我看来,我们的运河站到了重新焕发生机的起点上。”周意说,当时她就下了决心,就做运河里的一条小船,“兴许有一天,这条小船也能慢慢驶向大海呢?”

运河姑娘回到运河边做运河文化的传播者,创业之初,周意的团队算她在内只有3个人,但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和资源积累,小团队还是能接到一些活。2013年,一位区领导到园区调研,走访了周意团队。“小姑娘,你很有情怀,但有没有想过,怎样让你的情怀支持你和你的团队更好地活下去?”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在周意心里,这是至今为止敲打自己最重的声音。自己的团队如果仅仅做视觉传达,没有产生后续落地的价值,设计就不值钱。于是,团队业务开始从设计拓展开去,涵盖了制作、施工,以及空间的运营、文创品牌的输出。

于是,那个没日没夜忙工作的周意又回来了。

2017年

12月10

不论结果怎样,第一步,让文化走出国门,我们做到了。凡事用最好的态度准备,以最好的心态面对。两个女汉子布展,简直太感谢爸妈给我刚刚好的身高了,差1厘米我都够不到,感觉我的手臂都拉长了不少。

创业中的周意感觉充实而兴奋,可父亲对于女儿的那份情怀感到心里没底。见周意经常加班到深夜,父亲忍不住来拦一把:“如果实在太累,就找份轻松安稳的工作算了,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因为这事,父女俩吵了一架。

其实,父亲的担心也不无道理。那时候,周意的一些同学、朋友已经开始接触数字金融,有的很快实现了所谓“财富自由”。而周意却成天围着运河转悠,每天睁开眼就是方案和执行。“那些看不懂的东西,我不会去碰的。”周意说,团队不是她一个人的,还有两个外地来的小伙伴,“我是杭州人,可以吃喝不愁,他们呢?”听女儿这么说,父亲嘀咕了几句,便不再说什么了。

这场父女之争过后没多久,机遇来了。北京时间2014年6月22日15时19分,卡塔尔首都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委员会执行主席敲下木槌,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运河申遗成功了。两个月后,作为优秀文创企业代表,周意以文创导师身份受邀参加了“一河串百艺”首届杭州(国际)运河文化创新设计营,指导大学生、在杭高校留学生围绕运河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研学实践。许许多多年轻人的创意表达,让她感受到年轻人对运河的深深热爱。

2015年至2017年,周意的团队扩容,连续3年承办了大运河庙会,推出了名为“运河南端话手作”的“非遗”手工集市,将“非遗”与文旅商品融合,以活态展示的方式,让游客体验运河文化。

终于,运河里的小木船迎来了扬帆出海的信风。2017年12月,周意作为杭州团代表受邀赴阿联酋,参加了中国文化创意和设计“一带一路”巡回展。那次,她带着与杭州剪纸“非遗”传承人方建国大师“破次元”创作的“拱宸邀月”“桥西人家”“富义留馀”立体剪纸文创产品参展,大运河南端历史遗迹以一种传统而富有新意的形式惊艳亮相迪拜。展会上,许多外国友人找到周意,饶有兴致地向她打听起那些极具东方特色的建筑和历史悠久的运河。

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周意的生活像是坐了一趟过山车。在运河边,她认识了自己的另一半,2016年,两人喜结连理。可就在夫妻俩携手并肩,把小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2018年,周意的父亲被诊断出患有食道癌,坚持了不到一年就过世了。2020年,周意产下一女,一颦一笑间,有点外公的影子。“爸爸是很喜欢小孩子的人,可惜他没能看到外孙女。”初为人母的欣喜之余,周意难免遗憾,“还有这个家和家门口的运河,都变得越来越好,爸爸都看不到了。”

2022年

10月04

家门口又多了一处可以打卡的地方,是不是值得庆祝一下?小河公园,我们不曾间断的念想。

近些年,周意团队的业务版图慢慢扩大,从立足运河的文旅IP开发,到辐射全市乃至省内的社区文化打造、农旅品牌提升、乡村振兴文化输出,团队的步子越走越稳。

今年4月,周意盘下了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间临河物业,作为自己文创公司的对外展示平台。国庆节期间,经过近半年装修布置,对外展示平台正式开门迎客。在外墙上,周意设计了“运河南端有个我”几个大字,这是她中学时代许下的心愿,也是如今自己的文创品牌,创业的第二个10年就从这里开始。

如今,沿着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行走,除了工艺美术、刀剪剑、扇、伞等不同主题的国字号博物馆,还有手工艺活态馆、吴理人民俗馆、浙派古琴馆等“非遗”特色场馆依河而立。从前的杭一棉、土特产仓库等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了以运河景观、历史建筑、工业遗存为特色的国家级博物馆群落,各类历史遗存星罗棋布,形成了“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展示着运河两岸千百年来的发展变迁。“世遗”与“非遗”在这里构成了特别的组合,周意和运河边的杭州人,还在想办法让流淌的大运河与流动的日常生活有更多元的结合。

坐在新的工作室里,周意推开窗就能看见大运河与拱宸桥,货船从河中驶过,传来熟悉的马达声。当夜幕降临,拱宸桥上会出现更多“走运”的人,桥东面的广场上,充满生活气息的舞曲和歌声交织成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我最喜欢这些声音。”周意说,“我觉得这就是运河,活的运河。”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钟玮  编辑:汪浩
返回